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伟丽 《双语学习》2007,(8M):154-154,156
“问”的双宾语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来分析。第一步,表问询对象的名称性成分逐渐取得了“问”的宾语位置,“问+于+NP1”变为“问+NP1”。这样,“问”就拥有了两种语义类型的宾语一对象宾语和内容宾语。第二步,“问+NP2+NP1”和“问+NP1+NP2”的竞争,汉语历史地选择了后者作为它的双宾语结构,“问”从一个二价动词变为三价动词。  相似文献   

2.
《论衡》双宾语句有两种结构形式:1.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2.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第一种结构占据主体地位,它的间接宾语或为直接宾语转移的到达地,即受者,或为直接宾语转移的出发地,即来源。第二种结构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类:A间接宾语为述语关涉对象,B间接宾语为述语行为指向的处所。《论衡》中,只有A是名词或带有名词色彩的“谓之A”结构才可认为是双宾语式。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英语之中的双及物结构由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构成,前者的词序为SVO102,即NP0 V NP1 NP2,NP1为间接宾语,NP2为直接宾语.与格为NP0 V NP2 to NP1,介词to引导间接宾语.  相似文献   

4.
考察唐五代时期的双及物结构,以刘坚、蒋绍愚主编的《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为主要语料来源,以其中的双宾语句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带双宾语的动词分为"给予""取得""等同""其他"四大类,并对宾语构成成分以及动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存在双宾语句,但对双宾语句的认识到现在还没有统一。双宾语句的核心问题是动宾关系以及两个宾语之间的关系,从这两个关系入手研究双宾语句,确定双宾语动词,找出谓词性直接宾语的双宾语句与兼语句、主谓宾语句的不同,有利于统一对双宾语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存在双宾语句,但对双宾语句的认识到现在还没有统一。双宾语句的核心问题是动宾关系以及两个宾语之间的关系,从这两个关系入手研究双宾语句,确定双宾语动词,找出谓词性直接宾语的双宾语句与兼语句、主谓宾语句的不同,有利于统一对双宾语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一、双宾语和复合宾语的区别英语中某些及物动词后能跟双宾语 (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或复合宾语 (宾语 +宾语补语 ) ,这两种宾语形式上有点相似 ,但结构与意义却不同。区别如下 :1.从动词上区分。跟双宾语的动词常见的有 :give,show,pass,bring,read,tell,leave,lend,teach,write,wish,throw,cook,pay,choose,find,draw,send,post,sell,buy,sing,take等。跟复合宾语的动词常见的有 :let,see,watch,hear,help,wait,think,get,call,make,find,tell,ask,want,have等。如 :1He gave me a letter yesterday.(双宾语 )2 I found him clever.(复合…  相似文献   

8.
在详尽研究甲骨文祭祀动词句型的基础上,结合统计的方法,对祭祀动词的三宾语句和双宾语句作了全面的描述,并探讨了三宾语句衰亡的原因和双宾语句的流变。  相似文献   

9.
1.只有一个宾语的主动句变成被动语态时 ,把宾语变为主语 ,主语变为介词的宾语。如 :He opened the door。(他打开了门 )The door was opened by him。 (门被他打开了 )英语的大部分被动句都没有说出行为主体 ,因为行为主体往往不明确 ,不易说出 ,或没必要说出。2 .带有一个间接宾语和一个直接宾语的句子变被动语态时 ,只把其中一个宾语变为主语 ,一般是把表示人的宾语 (间接宾语 )变为主语 ,主要是为了强调主语。He asked me a question。 (他问了我一个问题 )Iwas asked a question。 (我被问了一个问题 )3.带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是“…  相似文献   

10.
双宾语结构是述宾结构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宾语可分为近宾语(或间接宾语)和远宾语(或直接宾语)两类.双宾语结构中的动词都是及物动词.本文以《孟子》这部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双宾语结构的判断标准、双宾语动词的分类、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几个问题,分析出《孟子》中有双宾语动词28个.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语言现象的丰富,语法研究的深入,双宾语的所指扩大了。一些原来与双宾语差别颇大的语法现象也被当作宾语了。怎样规范双宾语,使双宾语有个明确一致的标准,是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一、双宾语的历史一般认为,双宾语中的一个动词支配关涉两个对象,这两个对象一个指人,一个指物。根据距动词的远近,可以分为近宾语和远宾语,近宾语叫间接宾语,远宾语叫直接宾语。如吕叔湘、朱德熙先生认为:“两个宾语,一个动词有时候会有两个宾语,多半是一个指人,一个指物。例如:‘他教了我们一个好方法’。”这是典范的双宾语的定义。例句也是典型的,成为…  相似文献   

12.
双宾语结构是述宾结构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宾语可分为近宾语(或间接宾语)和远宾语(或直接宾语)两类。双宾语结构中的动词都是及物动词。本文以《孟子》这部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双宾语结构的判断标准、双宾语动词的分类、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几个问题,分析出《孟子》中有双宾语动词28个。  相似文献   

13.
《孟子》中的动词所占比例之大,不容忽视,其后带宾语的情况也非常丰富,本文从宾语与谓语的关系、可以担任宾语的词类、特殊宾语——双宾语三方面总结研究了《孟子》中动词带宾语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近来,网络媒体上非作格动词性成分带宾语现象日益增多。首先分析了NP1+VP+NP2的论元结构,认为NP1为表示人的名词性成分, NP2为表示人或处所的名词性成分,而动词VP为在语义上关涉两个名词性成分的协同动词、针对动词及一元二位动词性成分。然后分析了NP1+VP+NP2结构的构式义,觉得当VP为针对动词及一元二位动词性成分时, NP1一般为得失主体。而当VP为协同动词性成分时,则VP1、 VP2都可以为得失主体。最后通过NP1+VP+NP2结构分析三个平面的关系,认为语义是语用的一个基础,而语用又是影响句法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英语228个可以带N1-N2的动词进行考查和分析,发现有38个动词后的N1是N2的逻辑主语,N1为宾语,N2为宾语补足语;有190个为“授予”动词,N1作间接宾语,N2作直接宾语;一个动词不能带两个直接宾语。  相似文献   

16.
与格动词属于结果动词和转移动词。与格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这一形式转变成与格动词+直接宾语+介词+间接宾语的形式时,如果与格动词是隐含向外方向的转移动词,介词用to;如果与格动词不隐含方向或隐含向内的方向的转移动词,用介词for;如果与格动词是结果动词,介词用for。间接宾语加直接宾语与双宾语有区别,文章提供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使用与格动词和直接宾语加间接宾语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习惯使用与格动词+直接宾语+介词+间接宾语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与格动词属于结果动词和转移动词.与格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这一形式转变成与格动词+直接宾语+介词+间接宾语的形式时,如果与格动词是隐含向外方向的转移动词,介词用to;如果与格动词不隐含方向或隐含向内的方向的转移动词,用介词for;如果与格动词是结果动词,介词用for.间接宾语加直接宾语与双宾语有区别,文章提供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使用与格动词和直接宾语加间接宾语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习惯使用与格动词+直接宾语+介词+间接宾语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双宾语和复合宾语在结构上有时很相似,不少同学易混淆这两个概念。本文试结合典型例句,点击它们的用法要点,以供同学们参考。点击一、双宾语的定义及用法要点英语中,有些及物动词可以接两个宾语,即指人的间接宾语和指物的直  相似文献   

19.
宾语是述语的连带成分,是述语支配关涉的对象。双宾语句,就是在一个句子里,一个述语支配关涉两个对象的句子,也就是一个述语带两个宾语的句子就叫双宾语句。双宾语句中的两个宾语,通常是靠近述语的一个指人,叫近宾语(也有叫间接宾语的),靠述语远的一个指事物,叫远宾语(也有叫直接宾语的)。现代汉语中能带双宾语的词并不太多,主要是表示给予意义的一些动词,包括一些给予意义不太明显的动词,象:叫、骂、称、认……  相似文献   

20.
古今汉语的双宾语句式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双宾语句式中的两个宾语都放在动词的后面,一前一后,紧紧相连。例如“遗赵王书”(《史记·廉蔺列传》)、“给他录音机”是双宾语句。如果说成“以书遗赵王”、“遗赵王以书”、“把录音机给他”,就不是双宾语句了。第二,双宾语句的两个宾语在结构上不发生直接组合关系,而都同支配它们的谓语动词发生联系,其联系又有直接间接的不同——其中一个宾语是谓语动词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内容,可以称之为直接宾语;另一个宾语是和谓语动词动作行为发生间接关系的对象,可以称之为间接宾语。例如“遗赵王书”中,“书”是“遗”的直接内容,“赵王”是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