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运动员技术、体能水平的提高需要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负荷,但过度的大负荷,不但不能使运动员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反而会产生劣变性,造成过度疲劳,因此在大负荷训练期,应加强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和疲劳监控。在具体训练实践中,由于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教练员给他们安排的负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加强对个体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监测和评定,进行个体实例分析,为教练员安排个体训练计划提供参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游泳训练中,广泛采用大运动量。在大运动量训练过程中,对身体刺激大,变化剧烈。在一定范围内,刺激越大,变化越激烈,工作能力和体质就能迅速提高。但是当刺激加大,体内变化剧烈时,运动员会出现暂时不适应的现象,表现为胸口发闷、失眠、女运动员月经失调等现象。这是对大运动量刺激的不适应反应,在不适应阶段存在着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是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提高和巩固,身体机能提高;一是由于不适应的发展而演变为疲劳的积累而产生过度训练,身体机能下降。在医务监督工作中,要力  相似文献   

3.
优异的运动成绩是在高强度、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方针指导下实现的。如运动量过大极易引起过度疲劳,出现各器官、系统机能失调的现象。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合理应用补益药,能迅速消除疲劳,增强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本文就辨证施补、合理配伍、切忌滥补和宜通补而不守朴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如何应用补益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异的运动成绩是在高强度、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方针指导下实现的。如运动量过大极易引起过度疲劳,出现各器官、系统机能失调的现象。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合理应用补益药,能迅速消除疲劳,增强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本文就辨证施朴、合理配伍、切忌滥补和宜通补而不守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确对待和尽快消除疲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疲劳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后出现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也就是机体超过正常运动而严主的暂时性的生理机能减退现象,是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亏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时所引起的不可避免的身体机能的变化。在运动训练中大家统称为疲劳反应。“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这是教练员们常说的一句话,所以产主疲劳是训练的正常反应,不必担心,更不可怕。对于疲劳,有的教练员认为:“疲劳是检查训练效果的一个标志。”训练和恢复是一个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恢复过程的性质既可以促进运动能亢的提高,也可引起运和能亢的下降。所以消除疲劳…  相似文献   

6.
根据每个运动员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运动量是合理制定训练计划重要的问题之一。实际上,许多教练员往往形式主义地安排运动量,有时以《越多越好》为指导思想,其结果出现过度疲劳,过度紧张,甚至导致受伤,在重大比赛中失败。中央体院和立陶宛体院体操教研室详细研究了适合高级女子体操运动员广泛采用的对运动量进行教育学监督的方法。运动员要完成几个最简单的静止平衡动作,根据保持平衡的时间对运动量情况进行监督。我们设想,体操专项训练量的累积效  相似文献   

7.
皮划艇运动是运动量较大、竞争激烈的比赛项目,训练的强度、密度较大,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机体能够承受尽可能大的运动负荷,使机体适应大强度、高频率的比赛要求。长时期高强度的训练必然带来运动员的生理疲劳,导致训练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皮划艇运动员的训练恢复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测量法跟踪调查了33名游泳运动员6周大负荷游泳训练中的心理、生理疲劳和应付方式,目的是为教练员科学进行大负荷训练提供心理和生理依据。结果显示:POMS量表和10项自我陈述测验一定程度可以反映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疲劳;训练中最高心率、血红蛋白、血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的目的大运动量训练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有效训练手段,早已被国内外所公认。大运动量如何掌握,怎样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安排运动量和强度,近年来对于这些问题,我国已对有些项目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用心率遥测观察女子短跑运动员在不同训练段落对心率的影响尚未见到更多的报道。本文主要对女子短跑运动员几个生理指标的变化,不同距离的训练对心率的影响,心率和运动成绩的关系,间歇训练时心血管机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初步的观察和分析,以供教练员、运动员和医务监督时参考。二、研究的对象、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省女子短跑运动员共9人,除一人  相似文献   

10.
训练期间的生理评定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很重要的是要给予运动员以生理知识的指导。从15—20年前,就开始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接着花了较多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忙于试验,这样我在训练上的时间就少了,别人的运动员就会超过我们,所以我还得多抓训练,因此,近几年我几乎没有在生理上进行研究。但是我还是拜访了专门从事搞生理的人,问运动生理方面有什么新发现,有什么超出了我在“论游泳”一书上所写的东西。十多年来,我没有发现任何实际有用的科学情报对我有所帮助。但是我们还应经常不断地注意有关科学情报,因为运动生理对掌握运动负荷是有用处的。生理学家应当记得运动员要创最高成绩,就要经常保持处于受过度刺激的状态,即运动员要保持在相当疲劳的状态。但  相似文献   

11.
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心理、生理疲劳和应对方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测量法跟踪调查了33名游泳运动员6周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生理疲劳和应对方式,目的是为教练员科学进行大负荷训练提供心理和生理依据。结果显示,POMS量表和10项自我陈述测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疲劳;训练中最高心率、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等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生理疲劳;在大负荷训练感受中,女运动员精神疲倦显著高于男运动员;面对大负荷训练的疲劳,男运动员倾向于采用自我激励、转移注意力和解决问题及逃避等应对方式;女运动员则倾向于采用自责、宣泄、寻求支持和幻想及逃避等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训练中使运动员承受“最佳运动量”的问题是排球界长期以来未能得到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把这个问题叫做训练过程的“理想化”。教练员一方面想让运动员承受最大限度的运动量,另一方面又怕出现过度训练的现象。因此,无论在选择训练手段方面,还是在确定对运动员机能能力来讲,最有效的训练量和强度都需要有一个标准。这种标准对于正确地安排训练与恢复都是必要的。科学理论与实践经验表明,必需区别评定训练负荷量的直接和间接标准。机体的机能能力和生化、结构方面的变化(根据客观材料)、疲劳程度(根据主观评定)、由专门性测验所  相似文献   

13.
田径径赛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合理掌握运动量及强度,科学地安排一次大强度课的训练周期,对提高运动成绩,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国外特别是苏联对运动员一次大强度训练后血清尿素氮(BUN)的变化有一定研究,并已应用于训练。血红蛋白(Hb)是目前运动员中血液检查最常用、最普及的一个指标,如何正确评定一次检查的结果,对于教练员科学地安排训练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中老年退役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卫兵 《体育与科学》1998,19(4):42-43,4
用生理生化实验方法对过去从事大运动量训练的老年退役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并与普通中老年职工进行对照,以进行较科学的评价,探讨大运动量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长远影响。本文认为,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必须科学地进行并实施有效的医务监督,而且在他们退役后也要进行有效的卫生保健,尽可能减少大运动量训练对心血管系统长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你的心脏就是你的健康”。作为运动员,经常量量自己的脉搏,是一种自我医务监督的手段,对保证合理安排运动量是大有裨益的。它能反映训练的强度、密度和运动量的大小,可评定训练水平和运动后机能恢复的情况,还是检查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重要方法之一。据研究者测量:在安静时的心跳频率(平均值)——足球队队员为51次/分,游泳运动员为50次/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竞技游泳水平的飞速发展,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的理念已经被各级游泳教练员所接受,并广泛的运用到实际的训练当中。青少年游泳训练也是如此。常年从事系统的游泳训练,必然导致着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身体能源物质的长期消耗。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之下,随之而来的就是该如何解决因负荷加大产生的疲劳问题。目前,青少年的疲劳恢复依然按照传统的方法,并没有根据训练水平的提高而改变。但是从现代训练学观点来看,身体恢复已经成为训练的延伸,具有训练广义的内涵。恢复训练时产生的疲劳,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也成为训…  相似文献   

17.
恢复训练在现代中长跑训练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长跑训练为了使运动员获得较好的成绩,都必须从事大运动量训练,伴随而来的就是疲劳的产生。如何才能使运动员的疲劳更快的消除呢?因为训练结束后恢复得好和坏与运动员的成绩息息相关,目前运动成绩的竞争,也就是大运动量训练结束后恢复效果的竞争,谁大运动量训练结束后恢复抓的好抓的紧,就可能成为明天赛场上的获胜者。  相似文献   

18.
贾萍  王健  张均 《体育科技》2001,22(2):35-38
为了进一步科学地监控田径运动训练,检查了业余田径训练运动员的心电图.结果发现有6例心电图出现ST-T改变,占12.5%,其主要原因为(1)感冒后持续大运动量训练,未调整运动量,造成心肌一过性损害.(2)由于训练不当引起过度疲劳和过度训练,造成心肌缺血.(3) ,超负荷训练而得不到较好的恢复.此外,吸烟和饮酒可能也是造成心电图ST-T改变的原因.结果提示,业余田径运动员心电图ST-T改变作为衡量训练状态的重要指标在实际工作中是可行的,心电图是田径运动员医务监督中一种值得提倡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大运动量训练对机体各种功能有着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能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另一方面如果运用不当,可导致运动员的伤病。因此,探讨适宜的运动量及对大运动量训练实行有效的医务监督,一直是运动生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同步观察了90分钟游泳运动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脾脏细胞产生间介素Ⅰ(IL—2)的活性,以期探讨机体在大运动量运动后免疫后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大学生足球运动员12人为测试对象,探讨了不同训练负荷的应激引起心率、血乳酸、血尿素氮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评定足球训练课强度,掌握运动量和恢复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不同训练负荷对足球运动员血乳酸与血尿素氮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血乳酸、血尿素氮不仅能够客观地评定足球训练和比赛的强度,同时对掌握运动量和恢复情况亦有积极作用,从而为教练员加强医务监督,合理安排训练负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