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于童 《成才之路》2013,(29):1-2
第二十一章 教育创新过程中的创新技法 第三节 教育创新过程中的技法 一、创新技法的多样性 见于陈金泽、张东跃:《类型多样的创造发明技法》。 有关创造发明技法的研究是从上世纪初开始的。1906年美国的一位专利审查人E·J·普林达在《发明的艺术》一文中,通过发明范例介绍了发明者们日常不自觉使用的各种发明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职工教育中,开设创造发明课程是提高职工创造力的最佳途径。该课程涉及的内容应包括: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培养发明技巧,传授创造技法;选择发明课题,实践发明技法;讲授知识产权常识,鼓励职工申请专利。  相似文献   

3.
检核表法,就是用一张一览表对所需要解决的创新性问题逐项进行核对、检索,从各个角度诱发多种创新思维和多种设想,以促进创造、发明的一种创新技法。检核表创新技法,由于它明确具体,便于操作,通用易行,因而有“创新技法之母”的称谓。世界各国的创造发明杰出人士。  相似文献   

4.
创造技法课,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创造技法,在创造发明活动中加以运用,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先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而后教授技法,最终达到创造发明的目的,这是我在教学小的一点体会。一、创境激趣——技法教授的前提情境教学不仅适用于语文课,同样也适用于创造技法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某种与现实生活类同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积极动脑,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从而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创造学的先驱。陶行知的创造发明思想基本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有创造力的导向、创造过程、创造思维、创造环境、创造性人格、创造技法、创造力的培养、提高和开发等。学习和借鉴陶行知创造发明思想对于当前深入开展创造发明活动、深化教育改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育文摘     
创造教育将《创造学》的原理通过教育途径,较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这种教育叫做《创造教育》,日本从一九五四年起创立了《星期日发明学校》,现在已有三十三所,又于一九七四创办了《少年少女聚乐部》苏联阿塞拜疆一九七一创办了《发明创造大学》,学生经过学习,毕业后,发明的效率提高了十倍。《创造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介绍创造发明的具体事树立发明创造的自信心,论述社会发展的同创造发明的关系,训练创造性思维方法,培养创造发明所需个性品质;实施英才教育和特殊教育等等。摘自《自学》传授教育的三种教授法美国著名创造教育家托兰认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得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海明 《教育》2014,(3):27-29
创造发明,是科技进步、时代进步的体现。为了进一步培养少年儿童的创造发明和探索意识,展示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不少中小学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科技发明创新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8.
为了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造能力的跨世纪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进展,我们莱州市三元镇中心小学从备课、课堂教学及作业设置三方面探讨进行创造教育实验,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具体做法是:一、备课创造教育备课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创造活动课和创造发明技法课备课;一类是创造性学科教学备课。创造活动课和创造发明技法课的备课,我们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程式如下:教师在进行创造活动技法课备课时,要注重学生认知策略和心理能力的发展。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教给儿童科学的认知方法和规律,发展儿童相应的心理技能。进行活动时,要以…  相似文献   

9.
我所在的长沙九中是一所全国知名的创造发明学校。我们老师在讲授知识制作技能时,常给我们介绍一些发明技法,其中“组合发明法”是我最感兴趣的,因为那项“将X光机与电脑巧妙组合形成的CT诊断仪”的发明,实在让我太钦佩了。因此,我做梦也想尝试利用组合发明法完成—项发明,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于是,按照老师的指点,我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观察身边的事物,进行强制性组合构思训练。  相似文献   

10.
青岛市总工会文化宫职工技术学校开办职工技术发明实验室已有两个年头了。实验室的产生为广大职工提供了一个发明创造的实验基地,为企业技术革新创造发明的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广大基层职工可以立足本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再也不用为发明实验、试制的场地而发愁了。 话得从几年前说起。那时成百上千的职工来到职工技术学校参加业余学习,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它们发明革新的热情。高级技工毕业答辩  相似文献   

11.
美国教育家麦克马克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和探索,提出进行“创造发明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明才智。在“发明课”教学中,第一阶段是学习科学发明的历史.从丰富多彩和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中,鼓励学生进行再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12.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探索,我们构建出以创造性思维训练系列课为载体,以创造性学科教学、创造性实践活动为两翼的创造教育模式。 我们在小学一~三年级开设创造活动课,重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四~五年级开设创造发明技法课,从小教给学生创造发明的技巧、方法,发展学生创造  相似文献   

13.
一、创造发明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以往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中,只讲前人的发明成果,不讲他们创造发明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原因在于大多数人只注重于应用性知识,不重视创造性知识。还有一些人在思想上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创造发明高深莫测,只有那些“聪明人”才能做到。这就使人们崇敬发明家,而不重视对发明创造本身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近年来有些人专门研究创造发明的具体过程,总结创造发明的规律和方法,这就是新兴起的专门研究创造发明科学的创造工程学。  相似文献   

14.
创造发明绘画技巧方法。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创新的作品要让大众读懂,重视创新的价值;身在画外,心在画中,技法与意境同等重要。合上时代节拍,够上时代高度。用新形式,新构图,新技法,新材料描绘出崭新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5.
创造发明绘画技巧方法.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创新的作品要让大众读懂,重视创新的价值;身在画外,心在画中,技法与意境同等重要.合上时代节拍,够上时代高度.用新形式,新构图,新技法,新材料描绘出崭新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介绍了五种创造发明技法在青少年生命科学课题选题、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于宙  陈振宇 《少年科学》2012,(10):24-26
折折叠叠还不简单吗?平常我们玩折纸游戏,就是折呀叠呀,难道这也能搞发明?是的,纵观全国青少年的创造发明中,运用“折叠”搞出的发明还真不少呢!其实,利用折叠术进行创造发明,看似简单,如果运用巧妙的话,往往就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发明出新方法、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文明活动的日益昌盛,创造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着,而且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创造发明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活动中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活动,而创造学正是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创造学将提供和指导人类在各个实践领域内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它也将为进一步开发人类的创造能力,促使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本身就包含着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过程。自然课教学生学科学用科学,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教他们学习发现、发明、创造。小学生不可能搞真正意义上的发现、发明、创造,我们的教学是用各种材料训练学生,启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创造精神和思维习惯。这种培养是结合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进行的,使学生通过学科学用科学的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磨炼。这样,我们的创造教育才可能得到落实。 “具体的实践活动”是指一切认识自然的实践活动。我教《热传导》时,一上课就出示一只带铁柄的铁锅: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实例论证了动漫专业学生审美素质提高对提高动漫设计水平的重要性,阐述了无论是通过美术鉴赏还是表现动漫设计的构形美和色彩美,目的都是让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欣赏美和创作美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动漫设计专业动漫专业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我国动漫设计的审美品位,丰富动漫设计的艺术表现技法,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