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义引申本质是两个词义间的认识联系,两个词义由认知格式控制,产生理据认识结成引申中介,由引申中介沟通实现引申。  相似文献   

2.
词义引申的本质是两个词义之间的认识“联系”,而不是派生、转化等等,两个词义在认知范畴和格式的控制下,分别产生理据认识,形成引申根据,然后两个认识结合成理据认识对,形成引申中介,由引申中介的沟通联系实现能引词义向所引词义的引申。在这种理论模型的背景下,本文分析古代汉语单音名词“事物”义之间的互补认知格式的引申类型。  相似文献   

3.
一群分化词的义位网络由众多环节构成,各环节的义位间具有紧密的关系,这是义位引申活动形成的结果。一个直接环节上两个义位的引申活动,要经过产生词符分化使用的需要,建立概念间的联系,进行语用活动,实现引申四个环节,方可完成。义位引申的直接环节是义位引申活动的基本单位,亦是义位引申活动考察的基本单位。概念间的联系活动乃人类逻辑认识活动之一种,受逻辑认知范畴与认知链的制约,可以根据概念联系过程中认知范畴与认知链的差别,归纳出概念联系的不同认知模式。义位引申模式的表示可采用义位范畴中间加概念联系认知模式的方式,这种模式可体现出两个义位如何经过四个环节而实现引申的过程。 以上述认识为基础,本文对古代汉语单音分化词(传统上的多义词,不包括同源词)的义位引申,以义位引申模式的差异为依据分为四个类别,进行义位引申活动具体环节的分析与模式本身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隐喻不仅是语言表达思想经济有效的手段,还是思维和认知工具。文章在对隐喻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以"粥粥"一词的本义作为研究词义引申的切入点,从隐喻认知思维模式的角度分析各词义的演变过程和引申方法,深入地探讨"粥粥"词义的演变历程,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分析隐喻在词义延伸中所起的辐射作用,并运用隐喻思维模式认识词的多义性、理解词义的引申过程及其合理性,探讨其对词汇教学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大字典》中"除"字义项众多,看起来纷繁复杂但实际上是个互有联系的严整系统,并非杂乱无章。为了能以简驭繁地掌握"除"的义项,本文将运用词义引申的规律以厘清"除"字词义引申之间的各种关系,以期对"除"字词义方面有一系统认识,也对词义引申有具体可感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大字典》中“除”字义项众多,看起来纷繁复杂但实际上是个互有联系的严整系统,并非杂乱无章。为了能以简驭繁地掌握“除”的义项,本文将运用词义引申的规律以厘清“除”字词义引申之间的各种关系,以期对“除”字词义方面有一系统认识,也对词义引申有具体可感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人类认知的发展和深入促使汉语产生了大量多义词。多义词义项间联系密切,大多通过词义引申或词类活用产生。从修辞角度研究多义词的产生机制,多义词各义项间的关系,及多义词词义的发展规律,并联系对外汉语教学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反训"传统训诂学术语,学者对其看法不一。我们肯定了"反训"的存在,从本质上看,"反训"是一种汉语词义引申所导致的一种词汇现象;其性质也决定了"反训"的范围只属于词汇学;其产生的根源是"一个词从不同的角度中心引申",而"引申的结果恰好是两义相反"。  相似文献   

9.
词义的同步引申是指一个词义的延伸影响扩散到与之相关的其它词,带动后者词义的变化。义同、义近、意义相关和相反以及有声转关系的两个词都有可能产生词义同步引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同场同模式的词义演变趋势是体现在不同语言词义演变中的共性规则.而认知原型则是词义引申过程中思维联想的认知参照点,是联想扩展的基础和依据.在词义引申过程中,存在着“概念原型”、“事件原型”和“事物原型”三种不同的认知参照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认知原型指导下的词义发展趋势也有着同场同模式的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英汉词义引申进行对比,引入词义引申线索的概念和理论,并从人的心理的角度,按照词义引申产生的动因将词义引申分为借喻引申和借代引申两种,对这两种引申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举例分析和英汉语之间的对比。  相似文献   

12.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而词义的引申派生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是按一定的方式和顺着一定的脉络实现的。词义引申的根据和方式主要有相似类比、相关借代和相因推导;词义引申的脉络主要有"放射式引申"、"连锁式引申"和"综合式引申";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部分到全体、由实词到虚词。  相似文献   

13.
从心理学角度看词义引申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关于词义引申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缺陷,即了忽略了词义引申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上,人们的心理活动在词义引申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词义引申的心理机制是联想。而词义的联想引申有两个基本途径 ,即相似联想引申和关系联想引申。  相似文献   

14.
"抓手"是一个因词义引申而广为使用的语词.本文结合"以……为抓手"这一格式阐释了"抓手"的概念,并联系语义具体分析了进入该格式的三类语法成分,认为工具书应当为"抓手"立项释义.  相似文献   

15.
所谓词义引申,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这样解释的:“所谓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词义的引申是指某些词产生了新的意义以后,并不排除原始意义。”而有关词义引申的基本原则,在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认为:词义引申是客观事物不断发展,人类思维日益发达的反映。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达的内容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是词义发展的基本方式。从这个基本原则看,汉语词义的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命"的本义的探究说起,结合文化因素以及人类的认知特点,以古籍中的用例为基础,从"发号令"和"命令"两个基础意义方向分别考察"命"词义的引申情况,最后得出"命"词义引申的脉络。  相似文献   

17.
“反训”传统训诂学术语,学者对其看法不一。我们肯定了“反训”的存在,从本质上看,“反训”是一种汉语词义引中所导致的一种词汇现象;其性质也决定了“反训”的范围只属于词汇学;其产生的根源是“一个词从不同的角度中心引申”,而“引申的结果恰好是两义相反”。  相似文献   

18.
词义引申是词义发展演变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和词义假借的主要差别在于基础义和引中义有各种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词义引申的基础义和引申义之间具有相同性、相似性、相关性以及相反相成性.  相似文献   

19.
词义引申是词义运动的基本方式。对于古汉语词义引申的原因、方式和机制,前修时贤多有论及。古汉语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词义引申方式——“动词词义裂变式引申”,其引申过程为构成一个完整动作的几个不可缺少的分解义素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裂变而形成新的引申义位。  相似文献   

20.
词义内部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引申,关于词义引申的研究,各家之说不尽相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其一是没有把引申途径和引申方式区别开来,往往混为一谈;其二是分类缺乏统一标准,往往出现交叉现象;其三是没有着眼全局进行研究,多是举例性的;其四是忽视了引申义在语言中产生的过程。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就词义引申的途径和方式谈谈个人一点体会。 一 词义的发展变化是在语言内部进行的,因此我们研究词义的引申不能离开语言的社会性和语言的限定性。我认为从语言内部运动规律出发,词义引申的途径只有两条:一是由于词义活用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形成的临时意义约定俗成而产生词的新的义项;二是由于语言修辞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形成的临时的修辞意义约定俗成而产生词的新的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