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女性写作是19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道颇为靓丽的景观。在这道景观中,女性的躯体呈现为一个醒目的主题。这一主题的凸现在当下的文化语境和社会环境中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躯/身体写作”是当代女性意识复苏的产物。是“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自觉地思考自己价值的性别写作,它将为在社会中建立起一种自由的女性话语空间而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躯/身体写作”的理论与实践思索“女性解放的命题”,发现当代女性在女性解放的道路上明显前进了一步,但距离女性解放的终极目标却仍然路途遥遥。或许,这本来就是一个永远在追寻的命题,永远也难以得到圆满解决的命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文坛"身体写作"研究概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身体写作”引发批评界的热烈讨论。本文在梳理讨论中主要观点的同时指出:该概念内涵与外延的逐步窄化导致文学中“身体”概念的窄化;在以西方女性主义“身体写作”理论为参照对本土的写作实践展开批评的过程中,时常出现忽视二者产生语境与内涵不同的倾向;虽然性描写在批评中成为焦点,但关于“身体写作”文学及文化意义的争论的实质,还是个体性文学能否取得合法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卫慧的《上海宝贝》为代表的“另类小说”,不但是对宏伟叙事和全权意识形态话语的一种反驳,也是对传统价值观念和话语方式的一次颠覆性尝试。建基于反思的知识学批判——“反拨”,则是对人的身体性的正当性的论证,并突显了偶在个体的生存意义问题。应把这一文化新现象置放在时代的现代性思潮背景中,抱以理解地同情,同时也应对这一现象采取分析的姿态——同情地理解。卫慧们的身体写作与法国女性主义创立的“女性写作”理论惊人契合,是中国女性书写的一次新尝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西方文学所具有的许多特征都可以说是源自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影响,其中“自由写作”理念无疑是最能体现“现代性”复杂的文化内涵的特征之一。西方文学“自由写作”理念是自文艺复兴始,经启蒙运动发展起来的“现代性”孕育而生成。由于种种原因,“自由写作”理念与“现代性”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一理念最根本的价值却正好是“现代性”自身的异己因素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杨玉珍 《文教资料》2009,(35):26-28
西苏在《美杜莎的笑声》中提出,女性通过写作,通过“写身体”、“用身体去写”的策略,颠覆男权、建构女性话语.在写作-话语-身体-女性主体间拉起了一夸紧密的关系链.直接影响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女性写作和“身体写作”。但因其理论资源、核心概念及表述方法的悖论.对人的社会性及文化特性的生物性窄化,其思想和观点时常互相抵牾.在解蔽的同时也不断地遮蔽,甚至自我消解。故身体写作理论在发端处,即含有其无法超越的尴尬宿命。  相似文献   

6.
从词源学、哲学、社会理论、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等五个方面对“现代性”概念进行语用清理,以及从整体性和时间观上反思这个概念,可见其内涵实在太繁杂、太宽泛了。“现代性”和“现代化”这两个概念有区别,前者内含有大大超过后者,而两者部分外延又相互重叠。中国的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同时,要充分意识到现代性反思的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对现代概念及现代性问题的阐述、马克斯·韦伯对现代性诊断的合理化思想以及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批判,构成卢卡奇“物化”理论及其现代性批判的思想渊源。卢卡奇“物化”思想的现代性批判意蕴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物化现象和现代形而上学的双重维度的批判;二是这一批判是在现代形而上学范围内即知识论路向上展开的,其最终结果只能陷入革命的“乌托邦”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8.
丁玲以“代替自己给这社会做一个分析”的写作方式,建构女性自我的历史主体性时,表现出女性意识与政治意识的血肉般的内在牵连;并在人类性和现代性所构成的坐标轴上,展演着对于女性自我及其存在的哲学性反思。面对轻盈的理性与沉重的肉身之间与生俱来的动荡和冲突,丁玲写作的现代性可以表述为丁玲的女性之思、身体之思。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暴兴的“身体写作”,与中国改革开放后商业化多元化语境的形成密不可分,也是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神的误解。其动因一是传媒与网络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其推波助澜,二是巨大的商业利益及男本位视觉文化驱使“身体写作”者们,在市场运作和操作中,媚俗地出卖着自己的身体。“身体写作”道德承载匮乏,诗性缺失,人文追求丧失,彻底背离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蕴涵着深刻的“现代性”和“文化学”维度。澄清该问题有利于更为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现代性”和“文化学”两个概念,但他在有关社会发展理论的相关论述中,“现代性”和“文化学”维度已经内涵在其理论中。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既是一种时间概念,又是一种价值观念。现代性的发展史即现代性的反思史,现代性问题之浮出水面是必然的。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新阶段而非终结。我们应该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解构与建构一种现代性的诊疗学方案。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对“现代性”概念作具体论述,但其“现代性”思想内蕴于其整个社会发展理论中,具有历史性、总体性和全面性的特征。文章试图从马克思社会发展视域出发,用资本逻辑、历史和全球性的观点来透视“现代性”的逻辑及流变,在分析、借鉴和反省西方现代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马克思社会发展视域,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须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科学阐释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历史超越,阐明其建构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路径,从而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新现代性”。  相似文献   

13.
摘要:“现代性”是与社会科学范畴的“现代化”对举的人文科学范畴,它不是指客观外界事物的性质,而是指人的心性气质以及外界对象在主体对象化意义上的性质。“现代性”不是单一的性质,而是流变性所构成的矛盾性。这一特性排除将现代性视为任何具体的单一价值的立场。“现代性”运用于艺术史等人文学科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研究运用“现代性”观念时,忽略了“现代性”首先应该作为一个中性描述性概念运用于对象。必须重视“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冲突,这尤其是艺术的特性所在。抗衡现代化一全球化的本土或传统取向。属于现代性的表现。晚清以来所有中西之争其实都以古今亦即现代性为生活世界前提。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其理论内涵一直无法界定。学术界对于“文学现代性”的讨论有着很大的盲目性与时尚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历史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海派文学在内容上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现代性的批判,在美学品格上体现为颓废唯美的倾向,这构成了审美现代性的特征。海派作家借鉴现代主义的手法、用感性、欲望的描绘来恢复现代社会中被异化的"人性"和"诗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不好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等同划一;中国现代文学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五四”开始的中国现代文学在文学观念、价值取向、创作原则、艺术形式和语言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性"实践的百年历史,成为探讨20世纪80年代从"新启蒙"到"文化寻根"现代性实践的知识资源与问题视域的逻辑起点。在"新启蒙"的"现代性"诉求中,文学书写与政治实践共同完成了对中国现代历史连续性、完整性的叙述,"现代性"的内涵始终处于国家意识形态和启蒙知识分子"新时期共识"的框架之中。"文化寻根"作为"新启蒙"的逻辑展开,试图借对传统文化之"根"的挖掘以完成"现代性"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想象性建构,而"文化寻根"的困境,显示的正是"现代性"的普遍主义和中国"本土化"的"现代性"遭遇时难以规避的矛盾与悖论。  相似文献   

18.
教育观的现代性危机与新路径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所谓现代性,主要体现为以数学和物理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理论以及启蒙运动引发的理性精神和历史意识,特点为“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智”来评判一切。现代性的核心理念为理性、主体性和世俗性。在启蒙精神的指引下,教育理论也开始了现代性之路,主要表现在目的观、研究观、课程与教学观、教师观上。现代性及其教育观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因为现代性没有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现代性的教育观也没有丧失它存在的合理性。现代性的教育仍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性的教育观之出路在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教育观的有机整合,即走和合之路。  相似文献   

19.
在1949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中,17年文学的经典文本,是对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史诗式的展现。在新时期文学中,“现代性”则更多表现为对“个人主体”的探索。80年代初期,启蒙现代性又回到人们的视域,“现代性”一度成为文学主题,为文学提供了终极价值和梦想。但直到90年代以来的“后新时期”文学,对“现代性”的追问才成为一个主要趋势,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女性小说、新生代小说等都从不同角度去积极反思“现代性”,并走向多元价值判断的文学道路。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兴的"现代性"话题实际上是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被提问与阐释的。现代性的论述者对现代性的隐忧进行了多方面的质疑,"谁的现代性"这种提问再次提出了文化中心主义问题,把对现代性的质疑转变为一个现代性的多样化方案思考。这一思考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思想界。现代性的多样化方案有两种取向值得重视,其一是查尔斯·泰勒试图从社区主义那里寻找资源,以文化差异性来建构非中心化的世界图景;另一种是设想从传统主义那里找到新的依据。在中国,现代性处于一项未完成的事业,但传统主义的影响依然深厚,即使是较大限度可以接受西方现代性基本理念的论说者,也设想依靠传统主义来建构中国的现代性思想文化基础。论文认为,超出简单的中心/边缘,同质化/多样性的对立,回到个体"本真性"的基础,建构一种"主体最小值"的思想文化,可能是适合当代中国文化语境的一种设想,它可以作为新的起点,在保持现代性基本价值理念的前提下,通向更具开放活力的后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