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僧人饮食在敦煌饮食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一些特殊的用语和名词,与僧人饮食戒律、造食用途、食物来源等有密切关系,是探讨僧人饮食必先搞清楚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父母必读》2014,(11):104-105
健康饮食对孩子全面成长与发展非常重要。父母为孩子提供有营养的饮食,不仅有益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使孩子的心智得到发展。如何帮孩子学会选择健康饮食?你一定想知道! 饮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学会选择健康饮食要求孩子具备好几种自我调节能力,比如控制冲动、延迟满足感、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食物等。以下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这些能力,教会孩子学会选择健康饮食,其实,饮食教育就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3.
赵荣光先生是中国饮食文化从饮食史研究到食学建构重大转变的主要奠基人,其饮食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赵荣光先生倡导、身体力行的中华食学研究,已经从单纯的饮食史研究、烹饪研究,扩展到了饮食思想、地域饮食、饮食礼仪、不同阶层饮食、饮食传播和交流、饮食安全等领域。他开创了与国际饮食文化界对话、交流、合作的新时期。其倡导及开启之功,使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有了今天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4.
《师道》2010,(1):63-63
感冒时,要特别注意饮食.这样才能较舒适地度过感冒病期。感冒期间饮食有五大禁忌。 1.饮食难消化 要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菜汤、稀粥、蛋汤、蛋羹、牛奶等。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地理特征、气候环境、民族文化、社会历史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西方从而形成了不尽相同的饮食背景,中西方的饮食器具和饮食礼仪同样各有异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众社会价值观的建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饮食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中西方各有差异的饮食文化。文章将从中西方饮食器具与礼仪的多个方面进行文化解析,以期促进中西饮食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6.
李渔与袁枚都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两者的饮食观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相异性。相似性表现在:都重视饮食的清洁卫生、强调文明饮食、强调“自取自食”、反对铺张浪费;相异之处表现为:李渔更祟尚自然,袁枚则提出饮食要保持自身特色,反对落入俗套,总体而言,袁枚比李渔更讲究饮食,其饮食观也比李渔的更系统和完善。研究两人的饮食观有利于发展现代社会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7.
贵州少数民族饮食的嗜酸特色非常鲜明,酸汤、腌酸、独山三酸为贵州少数民族的三种主要酸品。贵州少数民族嗜酸饮食习俗有其典型表现,可从自然环境、物产、饮食历史传统、健康养生、族群性格等多方面分析其成因。贵州少数民族饮食嗜酸既是当地居民利用物产、顺应自然、适应环境的选择,也是科学饮食、健康养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健康状况与饮食行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是生命的源泉,饮食是维持生命的基础.为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笔者对湖南科技大学10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普遍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标准,饮食行为也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并且健康状况好的学生比健康状况差的学生饮食更合理.建议:大学生关注健康,注重饮食;高校在传授专业知识同时,加强健康、饮食教育.  相似文献   

9.
饮食习俗看似小道但能够体现出各个时代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阶级斗争状况和国内各民族的交流情况,因而,对某一时代饮食习俗的研究必将有助于对当时社会的全面认识。本即是一篇探讨元杂剧中饮食习俗的字。本以大量的资料说明并论证了元代饮食的情况和总体特征,使我们对有元一代的饮食习俗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童年社会学带来了童年研究新视角,儿童作为能动的建构者积极构建自己和周围生活的关系,儿童中心主义让研究者把目光投向儿童个体,“儿童体验”变得更加有魅力。童年时期的饮食总是值得回忆,就像“儿童”的发现过程一样,“童年饮食”也在经历一个慢慢显现的过程。儿童饮食与消费文化,饮食空间与餐桌权力,儿童作为饮食能动者,这些童年饮食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加深了人们对儿童与饮食关系的认识。随着对童年饮食研究的深入,在饮食实践中的饮食空间和氛围、食物设计上,成人应更加关注儿童的具身性饮食体验。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包含大量有关饮食的诗篇,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饮食文化。主要有:追求美的饮食,娱乐身心;讲究阴阳平衡,以饮食益生;饮食思礼,以亲和人际关系,是中华健康饮食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厨房》是吉本芭娜娜最有代表性的运用饮食叙事的作品之一。其中的饮食叙事,可以分为饮食的疗愈功能、饮食与人际交流以及家庭关系的建构、饮食的象征功能三个方面。具体而言,这三个方面指的是主人公借助饮食来疗愈自我的内心世界,通过饮食来增进与作品中其他人物的交往以及构建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以食物来象征母亲的生命状态以及暗喻男女主人公的恋爱关系。可以说,饮食叙事在小说主题的烘托、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推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元人忽思慧所撰《饮膳正要》为元代食品学和营养学专著,对食物种类、食物特性,饮食禁忌和医疗功效及饮食理念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为颇具价值的古代食谱和食疗典籍,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今食物种类、饮食问题和医疗功效。  相似文献   

14.
江湖菜,泛指极具巴渝地方饮食特色的一类有着重料、重味的本土原创菜品,是渝菜风味体系重要成分之一,是渝菜地标美食的代表。江湖菜代表着巴渝饮食的江河文化、乡土文化等,其重料、重味的烹调技法和不拘一格的大气、豪放、粗狂的饮食形式,从血脉里传承了古巴族和巴人彪悍、勇猛、豪放的性格及饮食习俗。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2008,(3):48-48
在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中心主任王锡昌教授提出,应当尽快让“食育”走入中小学课堂,成为与德、智、体、美、劳并列的一类教育。 所谓的“食育”,也就是饮食行为教育,是通过食物、饮食及相关教育,让孩子懂得各种食品有什么营养,有哪些危害,从而能够自觉地科学饮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6.
简论中国饮食养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维持生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人在丰富的饮食实践的基础上,在不断的理论探索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养生理论和文化,这些理论和文化对我们今天的饮食生活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论语》中 ,孔子对饮食多有论述 ,史界对此评价不一。本文以《论语》为主要依据 ,联系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 ,力求客观地、较全面地分析孔子的饮食观 ,旨在揭示孔子饮食观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8.
高校饮食行业成本控制节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我国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高校饮食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服务的管理费也有一定增长。高校饮食行业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员工,如何控制成本费用,找出控制成本费用的节点,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中西方饮食观念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赴宴的时间、衣着观念,还是备宴的营养搭配、铺张程度、饮食种类观念,还是和饮食相关的其他观念都大相径庭.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于消除误解和加强沟通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饮食成本的构成、成本管理的作用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高校后勤饮食成本管理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