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Labiodentalization of the retroflexes[ts],[ts‘],[s]in Ningyang dialect.From the general knowledge of phonology,this paper will firstly focu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Ningyang dialect and the articulation of these three sounds.Then,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field work,the labiodentalization of[ts],[ts‘],[s]is explained from two aspects,one is the assimilation of the vowel[u],the other is the hierarchical change of phonology.This study concludes with the reason of the labiodentalized process of[ts],[ts‘],[s]in Ningyang dialect over time,and points out a further trend of this kind of phonological change.  相似文献   

2.
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河北枣强话中今读为ts ts两组,与《中原音韵》三组声母的分合情况基本一致,但略有差异,反映了三组声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郑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中的郑开片,具有官话的共性,又具有方言的个性。中古精见两组声母分化出如今普通话中舌面音音t?、t?‘、?,而在郑州方言中古精组声母不分洪细仍读ts、ts‘、s,见组声母洪音前仍读读作k、k‘、x,细音前分化为t?、t?‘、?。  相似文献   

4.
长沙、湘潭两市毗邻,语音面貌近似。它们在知三章组读音上表现基本一致,中古开口呼大致分立ts、ts‘、s(知二庄组)和ts、ts‘、s(知三章组)两组。综合比较湖南长潭地区的语音及其变化,发现知三章组读音(ts系)虽然一致,但长沙话的ts是由ts而来,这是受权威方言影响发生的权威逆转。而湘潭话的ts是由ts或ts演变而来,这是一种自然音变。  相似文献   

5.
西安方言属中原官话区关中话片,与北京音系比较,西安语音系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有唇齿塞擦音pf.pf‘,即在北京话中声母ts、ts拼合口呼时,在西安话中声母是pf、pf‘如: 中 捉 朱 虫 床 出 北京话 西安话西安话的这一语音特点并不是古已有之,而是语言长期演变发展的结果。本文将从语言系统内部对其的历史演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古精组、知组和照组声母在吉水话中因韵母而异,精组拼三等和四等音为[ts]组(止摄例外),其余则读[ts]组,知组和照组拼二等也读[ts]组,知组和照组拼三等读[t]组。通过描写各组声母在吉水话中今读音,分析比较各组声母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7.
在普通话中,[1]韵母只和声母[ts]、[ts‘]、[s]相拼。而在合肥方言中,[1]韵母除了和[ts]、[ts‘]、[s]相拼之外,还可以和十个声母,一个零声母相拼。相拼后和普通话相比有的声母不变韵母变了,有的声母韵母全变了,变成另一个音节。下表可以显示合肥方言[1]韵与普通话[1]韵和[i]韵的大致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东部隶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但同时又是以侗族为主的壮侗语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其方言土语的特征十分鲜明。在分析当地方言语言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时候,我们发现,其语音的模样,既与壮侗语族音系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又与古汉语的演变规律相吻合,这类现象相当多。限于篇幅,本文只能就舌尖类声母的有关问题谈一点心得。 在黔东南东部范围内,以锦屏县——侗语北方方言第三土语区——为中心的一带地区,当地人不仅读不出舌尖后音[ts、ts′、s]等,甚至连舌尖前音[ts、ts′]也读不出,舌尖中音[t、t′]有时读不出,这类问题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一、没有声母[ts、ts′],[ts]组,[ts]组几个音位通通由[s]代替了。也就是说,普通话里[ts、ts′、s、ts、ts′、S]几个声母在当地方言中都读[s]。例如:杂志[sAsl]、制造[sl sau]、操场[sausa]等。  相似文献   

9.
分布在阳朔县葡萄镇的桂北平话称为“平声话”,其声母的特点非常突出。主要几点是:与中古40声类的框架相近。古全浊声母今天仍然保持着独立的浊音类别。古次浊声母各自一分为二,一套浊音色彩较重。一套浊音色彩较轻。知庄章三组全面合流。读[ts]等。精组遇洪音读[ts]等,遇细音读[tG]等,与见组不混。  相似文献   

10.
长沙、湘潭两市毗邻,语音面貌近似.它们在知三章组读音上表现基本一致,中古开口呼大致分立ts、ts‘、s(知二庄组) 和t(s)、 t(s)'、(s)(知三章组) 两组.综合比较湖南长潭地区的语音及其变化,发现知三章组读音 (t(s)系) 虽然一致,但长沙话的t(s)是由ts而来,这是受权威方言影响发生的权威逆转.而湘潭话的t(s)是由t(s)或t(s)演变而来,这是一种自然音变.  相似文献   

11.
舌尖前音声母z、c、s和舌尖后音声母zh、ch、sh在普通话里有辨义的作用,二者不能相混。汉中话里也有这两组声母,但却是以分混状态来辨义的。本文对此分混状态进行了深入全面细致的分析梳理,归纳出了与普通话的整齐的异同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2.
灵山横州话与北京话音系有较大的差异。声母方面,灵山横州话有声母[n η ],没有声母[st s sh s z],声母[f t t h ]为二者所共有,但与韵母的拼读情况不一致。韵母方面,灵山横州话比北京话多了12个韵母。灵山横州话没有舌尖元音韵母[ ]和卷舌元音韵母[ ],有丰富的带辅音尾[m n η p t k ]的韵母和声化韵母[m η],[ou]为二者所共有韵母,但所辖的字不同。从调类来看,灵山横州诂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下阴入、上阳入、下阳入十个调类,比北京话复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参照《方言调查字表》对知、庄、章三组声母在四川大邑方言中的读音进行分析,揭示其演变规律。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大邑方言中基本合流为舌尖前清声母ts、ts‘、s,基本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舌尖后音声母t?、t?‘、?一致。部分声母例外读音的发音部位与普通话相同,发音方法上稍有差别,是语音历时演变不规则在共时层面的反映。还有极个别字不符合大邑方言语音演变规律,读音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发音相同,原因尚待考证。  相似文献   

14.
文章问卷考察了144名维吾尔、哈萨克族大学生汉语声母习得情况,提出要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声母习得偏误:差异型和错误型。前者十分接近正确形式,不影响交际;后者误导交际,是声母习得的真正难点所在。依据教学经验把声母的习得难度等级分为低、中、高三级,然后依据统计数据对属于高难度等级的8个声母进行难度排序:难度最大的是■,其次是t■和tsh,再次是■、s和t■h;难度最低的是■h和■。主张在汉语高级阶段坚持开展语音教学,教学内容应抓住重点和难点,以4组声母■—t■、■h—t■h、■—■、s—tsh为主,重视声、韵的音节配合,发音和知觉听辨训练同时并举。  相似文献   

15.
汝南方音     
汝南方音,属于北方方言区中华北次方言区的一个小分支,在发音上有独特性。本着“每县一点”的方言调查研究原则,这里着重以汝南方音的声、韵、调系统与北京音(普通话标准音)的差异,来谈汝南方言的语音系统(以城关发音为研究对象)。一、声母汝南方音的声母共有二十个;b[p]、p[p']、m[m]、f[f]、r[v]、d[t]、t[t']、n[n]、l[l]、g[k],k[k']、h[X]、j[t]、q[t]、[n]、x[]、z[ts]、c[ts']、s[s]、[z]。其中没有北京音中的舌尖后音zh[ts]、ch[ts']、sh[s]、r[z]这四个声母,但增加了[v]、[z]、[n]这三个北京音中没有的声母。(注:方…  相似文献   

16.
常州方言中,古知庄章精见五组声母的合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知章精见组合流为舌面音[渤]、[渤‘]、[礰],其中有部分字的声母因受舌面前元音i、y的影响,而变为舌面前辅音;另一种是知庄章精组合流为舌尖前音[ ts]、[ ts‘]、[ s],先是知庄章组合成卷舌音樣,继而平舌化与精组合流为ts。这一语音现象在许多方言区都普遍存在,只是各地的发展不够平衡。  相似文献   

17.
中古知、庄、章三组声纽字的读音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各方言中的发展演变是不同的,它们的演变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方言调查字表》中古音系统的声韵配合关系,以论文《安徽庐江方言音系》为根据,简介了庐江地理和方言,以文中考察的顺港乡为代表点的庐江城关片话的读音为准,把《方言调查字表》所收录的中古知、庄、章三组声纽的字的庐江城关片话的今读音列表,归纳讨论了它们在庐江方言中的演变.还分析了庐江方言读ts、t 的类型,并指出且分析了庐江方言把普通话里声母是t 组的字的一部分读成ts组的现象和原因,最后指出了操庐江方言的人们学习普通话时要如何注意分辨t 组和ts组。提高普通话水平。  相似文献   

18.
长沙、湘潭两市毗邻,语音面貌近似。它们在知三章组读音上表现基本一致,中古开口呼大致分立ts、ts‘、s(知二庄组)和t■、t■‘、■(知三章组)两组。综合比较湖南长潭地区的语音及其变化,发现知三章组读音(t系)虽然一致,但长沙话的t■是由ts而来,这是受权威方言影响发生的权威逆转。而湘潭话的t■是由t■或t■演变而来,这是一种自然音变。  相似文献   

19.
南城是《广韵》作者陈彭年的故乡。南城话属赣方言抚广片,内部多差异但能通话。本文以县城所在地建昌镇话为基础,它使用人口最广,是南城话的代表。南城话共有声母十八个:[P]、[P‘]、[m]、[f]、[t]、[t‘]、[n]、[l]、[ts]、[s]、[t(?)]、[t(?)‘]、[(?)]、[k]、[k‘]、[η]、[h]和零声母[φ]。现将南城方音声母分成七组依次论述。同时为了比较的方便,亦将南城方音六声调列出:阴平调11,阳平调35,上声调51,阴去调3,阳去调24,入声调5(注于例字音标后)。  相似文献   

20.
太原南北郊区方言的声母有五个特点:①生书禅母字读为齿唇清擦音f;②日母字读为齿唇浊擦音v;③精清心邪母读为舌面音tc,tc6h,c(限于止摄合口三等,蟹摄合口三等);④见溪群晓母读为舌尖前音ts,ts^h,s(限于止摄开口三等以及蟹摄开口四等);⑤精清从心母读为舌尖前音ts,ts^h,s(限于蟹摄开口三等、四等及梗摄开口三等、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