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认知逻辑相结合,转化成切实的教学逻辑,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才有可循路径。时空观念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基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功能,可将时空观念素养概括为“知道时空事实”“建立时空关联”“建构时空解释”“运用时空思维”四个层面。与学生的认知逻辑相结合,历史教学以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感知时空特征,以教学问题的探究来建构时空关联,通过问题的拓展引导学生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和解释史事,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知识与素养的辩证促进,培育学生深层的时空思维,启迪学生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业质量标准改进评价的路径,以统编教材《探寻新航路》教学实践为例,按照历史课程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和历史学科的一般学习规律,借助历史学科大概念统摄历史知识,形成结构化认知系统,从历史思维品质培养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关联等视角,探析质量测评的路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跨学科课程建设理应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历史逻辑上,跨学科课程的发展源于人类课程文化的构想,对跨学科课程的探讨应该回归人类的历史文化之中去考察其已有样态。在理论逻辑上,跨学科课程建设是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和个体生活世界的结合而形成的,可以从其经验命题与存在哲学入手,厘清跨学科课程建设的科学内涵与理论特点。在实践逻辑上,跨学科课程反映了跨学科素养与课程育人相结合的教育样态,其实践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立足素养导向,践行跨学科教学实践;整合课程知识,以主题式引领学生跨学科学习;立足生活世界,以跨学科“共同体”培育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4.
许珍祥 《甘肃教育》2023,(21):112-115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热点。就历史学科而言,探究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重要课题。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研究中,以中外历史进程为线索,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凸显历史时空观念;挖掘历史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涵;纵横联系、点线面三位一体,增强知识的系统性、结构化;对比分析、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系统思维,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文科课程,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全球视野,促进综合思维发展,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本文以活动课《跨越时空的文明——丝绸之路》为例,阐述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高中历史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具体来说包括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以时空观念为核心的思维方式、以史料实证为核心的方法、以历史解释为核心的能力,以及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价值观。伴随着课程改革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十分重要。文章主要探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中学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化学思维、创新思维与探究意识等,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因此,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需要优化教学模式,以化学学科的素养能力培养为指导,通过创新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历史作为一门文化性极高的学科,学好历史对学生了解国家和世界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各门学科都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内容,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初中课堂讲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理论、历史核心思维、历史核心方法、历史核心能力以及历史核心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掌握历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初中历史新《课标》中指出:“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注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结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论述了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意义,从思维导图、多元情境、教学拓展、深度探究、实践教学五个方面探讨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的鲜明特点就是课程核心素养的自觉转向,而中考则集中反映了学生经过三年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也是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实践之道。我们可以从大课程、大思政、大单元、大概念四个维度优化学习设计,以活化综合课程、内化价值定位、点化结构知识、自化历史思维,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课程核心素养的落地。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通过学科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课程实施新的目标指向。然而,实践场域中这种愿景并非随处可见。辨伪寻真,从同课异构的案例中解析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的真实样态,进而在学理层面解构出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法则:以与学生经验的内在关联为起点,以文本的深层互动为依托,以世界的积极探险为方式,以知识本质与意义的相遇为归宿,同时还要妥善处理课程实施中潜藏的多重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的中学历史学科,逐渐形成“历史专题”与“历史模块”的教学内容形式。学习这些历史知识内容时,通过充分应用归纳法与演绎法,可让学生将“学习、思考、实践”进行融合,真正地实现“教、学、思、做”合一的历史学习。能让学生认知历史知识概念、深入思考、内化历史知识,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应用归纳法与演绎法思维,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有效地渗透数学学科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进行系统性地学习历史,应用归纳法与演绎法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紧密围绕教学主题内容形成教学逻辑,  相似文献   

13.
<正>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关注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本质联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其中,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几个层面。在此基础上,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模式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向。基于此,本文以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灭亡”一课为例,探讨如何通过通史、寻史、释史、鉴史达成历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考虑国际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的维度划分,以及当今时代我国学生数字素养内涵要义的基础上,《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确立了以培养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为目标的课程核心素养,并划分了四大维度。其中,信息意识是对信息的敏感度与判断力,计算思维是可迁移应用的思想方法,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数字素养育人价值的核心体现,信息社会责任是参与数字生活的基本保障。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是开展信息科技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数字素养规模化培育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人才的前提条件,是培养维护国家安全的创新型人才的基本保障。培养学生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组织逻辑关联的课程内容;从“科”“技”并重视角变革教学模式与方法;建设并完善真实性数字教育资源和信息科技实验室;打造高质量的信息科技师资队伍;落实数据驱动的数字素养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中增加了“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主题,重点强调实践育人,是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探究能力、劳动素养的有效教学手段。本文根据初中生物学不同的专题模块,以知识链条为逻辑主线,设计以生物学为基础的跨学科课程,以跨学科实践课程的方式,带动其他主题的学习,并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培育指向要求“培养以创新为特征的专家思维”。大概念是专家思维的典型特征,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大概念视域下的深度教学需要遵循逻辑,运用科学思维方式优化教学设计,如遵循课程建构的学科逻辑运用逆向思维优化目标、遵循评价建构的整合性逻辑运用综合思维优化评估、遵循情境建构的生活逻辑运用协同思维优化情境、遵循问题建构的实践逻辑运用创新思维优化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大概念,掌握学科核心和本质。  相似文献   

17.
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具有高度复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生物界的学习载体。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获得实用的思维方式与探究方法,更好地认识生物学现象与规律,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形成实践学习的能力素养,更好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提高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与态度责任等核心素养。文章分析了项目式学习与生物核心素养的内在关联,以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材中“家蚕的生殖与发育”项目式学习为例,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生物项目式学习的策略,为初中生物的项目式学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其中生命观念是生物学课程独特育人价值的显性化表现;科学思维集中反映了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承载的育人价值;探究实践体现了生物学课程实践育人的关键途径;态度责任与学生未来参与社会生活直接关联,这一核心素养反映了生物学课程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社会需求和生物学发展。它们集中反映了生物学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育人价值,是生物学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必要的组成部分。这四个方面是彼此关联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彼此割裂的线性串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李敏 《教学月刊》2023,(5):15-19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跨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在提倡基于跨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的当下,地理教师更应深入研究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融路径。数学思想方法在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地理事物的表达和解释、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将其有机融入地理教学,可丰富地理学习的手段,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具体教学中,教师应以大概念为统领架构思维逻辑进路,以知识融合为基础加强学科关联与协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引导学生科学探究世界,以评价为指引助推跨学科思维的形成,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对历史逻辑问题的把握离不开历史思维,历史思维的核心要素是时空顺序和因果关系。理清历史因果关系就需要学生在历史逻辑中理解历史事件的联系,这需要在复杂的情境中靠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才可能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原理是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下运用知识和能力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1]。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之一是“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因此情境教学是核心素养落实的有效操作途径。如何创设历史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