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赵晓丹 《华章》2007,(10):114-114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二语习得的重要概念,也是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石化现象阻碍了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水平.本文根据石化现象的内外成因入手,提出了教师应该从情感因素、母语干扰或母语迁移、目的语输入、教学任务与评估及正确对待学习者错误这五个方面考虑如何提高外语教学效果,最少的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个普遍现象。一般认为,母语对二语学习会产生两种影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外语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母语正负迁移现象,认为正迁移有利于外语学习,负迁移则阻碍外语学习,只有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促进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3.
许多研究表明:学生经过多年的外语学习仍不能像母语者那样流利的表达,基于这种现象Danesi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提出概念流利这一术语,希望外语学习者能够形成一套新的概念系统,从而地道使用外语,也就是用外语思维、表达。本研究对非英语专业73名大二学生进行实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对词汇掌握的概念流利度较低,学生多借用母语概念来理解、表达外语词汇。  相似文献   

4.
李鸣翠 《教学与管理》2012,(12):112-114
一、语言习得中的语际干扰语际干扰(interlingual interference)或母语干扰是语言学习者在一种语境中学会的东西对在另一语境中进行的学习的干扰,是学习外语时已有的母语知识和经验对外语学习产生的影响,也称为负迁移。由  相似文献   

5.
外语学习最佳年龄的探讨已经历了50多年,至今仍未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然而,外语学习"年龄越小越好"的说法却大行其道。究其因,是将歪曲了的假设当作完整的理论大肆宣传的结果。具体地讲,是因混淆了"二语与外语"、"习得与学得"、"关键期假设"等概念引起的。因此,通过讨论儿童学习外语的语言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理论依据、外语学习的环境及母语的重要性问题,让大家对这些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分析国内外外语学习者日趋低龄化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让那些仍被误导的盲从者以理性的态度学习外语,那么"语言学习可以从任何年龄开始"的理性做法必将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原有的母语知识会对学习目的语产生影响。语言学家们也注意到这种现象并对此作了研究,提出了“对比分析”理论。这一理论的其中一个观点就是: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会使学习者学习目的语产生困难,这种母语知识对学习目的语的干扰被称为“母语负迁移”。母语知识的负迁移是学习者学习外语过程中所犯错误的根源之一。“某些研究发现,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所犯的错  相似文献   

7.
中介语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出现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具有系统性、渗透性、动态性和僵化性等特点,对目的语的学习有直接影响。中介语和语言迁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迁移是指来自母语和已习得的其他语言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它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通过英汉对比,在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文化背景层面上分析了中介语在汉语中的负迁移现象,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利用母语知识,减少母语的干扰,消除母语负迁移,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语言迁移的概念及母语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后,提出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表现形式及其母语的恰当运用对二语学习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英语为例,简述了不同语言问概念结构差异及其在词汇和句法上的表达特点、外语学习过程的概念隐喻思维的认知特点,并在概念合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外语学习过程的概念合成输入空间主要有单一目的语输入、母语与目的语合成输入和母语补缺输入三种基本的概念合成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二语习得中的"过渡语"这一重要概念以及其石化的成因。过渡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二语习得区别于母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特征。关于石化现象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关注。对过渡语石化的研究有助于外语教师有效地采取措施减少或防止过渡语的石化。  相似文献   

11.
在心理学上人们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现象。这一现象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外语学习也不例外。20世纪50年代,迁移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回顾了半个多世纪迁移研究的历史进程,从对比分析研究、错误分析理论、中介语假设、以及语言标记理论阐述了语言迁移现象,发现:虽然对迁移现象的研究及解释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甚至有些学者从根本上否定了母语迁移的作用,但迁移作为一种理论对二语习得的研究有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更是不能疏忽的。  相似文献   

12.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研究者都认识到了母语知识对目的语习得的影响。学习外语不可能完全排除母语的影响和作用。调查发现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作口头表达时会使他们联想到其母语发音习惯的特别口音,而进行书面表达时又常会使用一些借自母语的、不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特殊用法。同时,由于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外语学习者一般都具有相当的思维能力,已有相当的母语知识,且习惯于母语思维,排除母语对外语学习者的影响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母语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影响成为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它指的是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3.
补缺假说认为目的语语境知识的缺失会导致母语语境知识发挥补缺作用,进而激活大脑中相应的母语表达式,这一观点为外语学习提供了新视角。对补缺假说的论证仅限于英语是不够的,是否适用于日语学习。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是否也会发生母语补缺以及对日语学习和教学的启示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4.
母语文化失语症主要表现为母语文化知识匮乏、母语表达能力低下和母语文化的目的语表达欠妥等方面。在跨文化交际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二语习得中的母语文化失语现象进行探讨,归纳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二语习得中母语文化的导入对策,以激发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兴趣,培养学习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全球意识,加深其对母语文化的认同与理解,从而提高学习者感知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文化鉴别能力,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间语石化现象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城的关注。不仅因为它具有普遍性及特殊性,同时也是外语学习者中介语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外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中介语的石化是第二语言习得区别于母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特征。文章在对中介语及石化现象的概念与特征进行概述后,并对其成因和如何减少中介语石化现象在教学中的出现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言迁移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之一,而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母语负迁移的现象。论文以母语负迁移下的词汇学习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词汇概念的分析研究,探讨母语负迁移对词汇搭配的影响,并指出母语负迁移对词汇学习过程中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提出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17.
二语习得是针对除母语之外语言学习的研究。美国语言学家S.D.克拉申提出的"监察理论"正是二语习得领域上的一座里程碑,对世界范围的外语教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外语教育的当下,将此理论与外语课堂相结合,对外语教育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以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分析该理论带来的的启示与思考以及如何在课堂上应用这一理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外语性质、学习外语。  相似文献   

18.
二语写作中母语迁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母语在第二外语习得中的角色讨论,主要探讨母语迁移在二语写作中的影响,中国大学生在运用第二外语写作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都受到母语的正迁移及负迁移两种现象的影响。笔者对这两种迁移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在二语写作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中介语的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区别于母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特征。关于石化现象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城的关注。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二语学习者应明确外语学习目的,注重学习策略的选择,从而减少或防止中介语的石化。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外语教育体制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系统设置,母语及母语文化教育没有得到教育政策的保证和支撑,外语教育一味脱离实际地逃离母语语境而泛化目的语,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却轻视母语文化的教育和输出,导致母语文化"失语"严重,不但妨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更阻碍着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外语界应科学认识外语教育的地位,重新审度和调整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推行外语教育改革,加强母语文化的外语表达研究,促进外语教育中母语文化回归,提高我国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以及传播民族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