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在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的指导下,以主要用对话的方式来完成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为例,关注会话含义在翻译中的再现,旨在归纳总结人物对话会话含义的翻译技巧与方法。作者通常选择违背合作原则的手段以产生言外之意。而将人物对话中的言外之意再现给目标语读者则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在正确理解原文和译文的意义方面给予了译者有效的指引。  相似文献   

2.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下实际交际过程中的运用与理解。小说中的对话翻译就是一种在特定情景中的间接交际语,译者从人物对话中获取相关信息再将其传递给译文读者。小说对话翻译的好坏,不仅影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而且影响读者能否顺利阅读等等。所以在翻译小说对话的过程中,译者要结合原文语境,正确推理并理解会话含义及原作者意图,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恰当的词汇进行原文信息的传递。通过《聊斋志异》的两个不同英译文本对话翻译的对比分析,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方面来阐释语用学在对话翻译活动中的作用,进而阐明语用学在对话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类言语交际行为提供了分析工具。小说人物对话虽经作家深思熟虑但毕竟源于现实生活,也就必然存在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以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张谷若先生的《德伯家的苔丝》译本,探讨译者如何准确传递对话中的隐含意义,再现小说的艺术魅力,帮助读者理解小说语言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推导理论为理解人类交际过程中违背交际准则的对话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小说对话中作者通常故意违背交际准则以达到传递会话含义的目的。在翻译小说对话时,使用"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推导理论,使译文与原文在语用效果上等值。《红楼梦》两译本中对人物对话的处理为总结小说对话翻译策略提供了原材料。  相似文献   

5.
小说对话体现的是交际功能和语用意义,在翻译理解过程中,可以结合Levinson的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来合理推导会话含义和理解说话人的互动,提供翻译的标准;可以采用增词,增加超语言信息及其他技巧来帮助目标语读者推导语用含义,如实再现原小说的对话场景。  相似文献   

6.
周舞云  范献花 《双语学习》2007,(11M):189-190
本文以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及“会话含义”理论为指导,对小说对话的理解与翻译作初步的探讨。结合这一理论产生会话含义的典型情形,以《名利场》中人物对话翻译为例,总结出具体的翻译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H.P.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为框架,以英国著名作家Austen的代表作之一《傲慢与偏见》为文本,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这本小说中的对话,揭示小说中作家塑造极为成功人物的鲜明性格,展现其高超的人物塑造能力。同时也力图证明小说人物的对话与"普通"语言中的对话一样,均可在会话含义理论框架中得到诠释,这不仅可以进一步验证会话含义理论应用与文学作品赏析的可行性,也使我们对这一理论应用于具体文本分析的有效性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的对话有着丰富的会话含义,其英译本中对话特殊含义的重构对人物的塑造至关重要。本文以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和斯珀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为基础,对《红楼梦》对话的四个英文译本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揭示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和最佳关联的实现效果。  相似文献   

9.
"会话含义"在小说对话中的翻译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就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及“会话含义”与小说对话的理解与翻译作初步的探讨。结合这一理论产生会话含义的典型情形,通过考证来自小说《名利场》原作及译品的诸多实例,证明了应用合作原则指导翻译的可行性,同时说明语用等效翻译也是译者追求的标准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小说中的对话是小说刻画人物性格和传达作者写作风格的重要手段,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把握好小说对话的翻译,是重现作者写作风格的的重要步骤.本文主要从表达方式、句式变化、词义选择等方面对《傲慢与偏见》两个中文译本中人物对话部分的对比分析,讨论如何还原小说人物特征,再现作者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席娟  陈莉霞 《考试周刊》2014,(25):28-29
对话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主要表现手法,不仅是生活的再现,更是作者的艺术创作。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运用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以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对话片段为语料,分析其中不同角色在特定的语境下违反合作原则四条准则所传递出的会话含义。通过分析主要人物之间的对话,得出以下结论:电影利用违反合作原则的方式制造人物对话的会话含义,从而表现戏剧冲突和人物内心活动。了解了人物对话的会话含义,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人物形象,解读电影作品意义。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电影中对白的会话含义,无论是对英语理论研究还是对跨文化交际,都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中篇小说。该小说幽默滑稽,其中不乏很多经典对话。而作为语用学核心内容的会话含义理论,在分析人物会话和言语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对该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进行细致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的理解,更好地了解小说中的言语幽默,从另一个崭新的视角解读这篇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3.
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运用对话描写艺术生动刻画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本文基于对话理论,通过分析王科一先生汉译本中的语言对话,展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三个原则(准确传达原文意旨、遵从译语语言习惯和切合语境)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会话含义在英语小说会话中的翻译,大量学者做了努力。本文以格里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任何形式的交际都要依赖于交际双方的合作,格莱斯的特殊会话含义的产生正是基于合作关系之上的。举例对英语小说中对话汉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杨绛女士的小说《洗澡》及其由梅珠迪、史耀华执笔的英译本为例,探讨小说翻译中有效再现原作语言风格的问题,论述了在《洗澡》这部小说中,作者个人风格的三种表现方式及影响作品人物风格的三要素,评析了译者采取的再现原文风格的具体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李海玲 《考试周刊》2009,(20):25-27
小说中的对话对于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翻译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决定译作再现原作人物形象的成败。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边城》两个英译本对原文对话部分的处理,认为两个译者在个别地方均未充分掌握原作人物话语的语调、语气、情绪和节奏,削弱了译入语对话对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原作人物形象的传达失真。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个别人物话语提出了新的翻译见解。  相似文献   

17.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对话,而人物对话也有其自身个性化和口语化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巫宁坤的译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探讨在翻译中译者如何发挥其主体性,再现小说对话的个性化和口语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通常情况下,遵循合作原则有助于会话的顺利进行和信息的有效传递。但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并不一定造成交流上的障碍。相反,这种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行为,往往会产生特殊的会话含义和语用意义。文章运用Grice会话含义理论和合作原则,以《呼啸山庄》为实例,分析了小说人物的对话中所包含的会话含义以及特殊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发生的复杂的对话活动,译者作为这一对话活动的主体,能动地参与原文意义的构建,运用创造性的语言再现原文的艺术美,其主体性地位不容忽视。文章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译者主体性在张爱玲译作《老人与海》中的体现,旨在说明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从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和言语行为出发,探讨《红楼梦》杨宪益译本中人物对话的语用阐述的适切性,分析其翻译是否达到了原文的语用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