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多技术手段联合使用: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飞鸣 《编辑学报》2007,19(2):108-110
介绍在期刊编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技术的经验,包括纸质原稿与电子原稿相结合、多种软件联合使用、编辑人员与技术人员相结合、机校与人工校对相结合.探讨编校对象不同时的具体编辑方法.认为只有联合使用多种新技术及传统方法,才能有效提高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2.
编校质量是评价期刊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从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局和民间团体定期举行的编校质量评奖或编校理论研讨会可见一斑。那么,如何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呢?笔者认为,须讲究编校策略。所谓编校策略,是指编校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为了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编辑学界前辈和同仁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和实践了许多有益的方法,如三校一读制、编校合一法、互校法、对校法、审校法、分项校对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对编校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董子源 《出版与印刷》2015,(2):12-13,23
科技类学术期刊作为承载科技成果传播的最主要平台,编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期刊在业内的声誉。在数字化时代,鉴于绝大多数原稿均为电子文件,出版物的编辑环节前移,编辑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对文章真实性和事实性内容的处理上;与之相应的,后续校对环节的工作也产生了新的变化,校对环节更多是在做“校是非”的工作,而不再是以“校异同”为工作重点。由此可见,在数字化技术与出版行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编校质量的控制势必产生一些全新的变化。本文将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笔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高健 《出版科学》2009,17(6):25-28
当今编校工作已发生深刻变化,编辑侧重选题策划、出版周期缩短等,造成文字加工粗疏,校对承担着编辑职责“后移”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校是非”的挑战,编校流程不顺畅甚至矛盾重重,编校质量打了折扣。必须对编校进行重新定位,加强编校沟通,协调编校关系,建立起新型的编校合作模式,使编校工序流畅有序,保证图书编校质量,缩减编校成本,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5.
编辑加工和校对是一个耗时且烦琐的过程,而传统的校对软件设计僵化刻板,存在大量误报现象。为了减轻编辑在编校论文时的工作量,提升编校效率,本文将最新发布的人工智能文本处理工具Notion AI引入中文科技期刊的编校工作中,提出了用Notion AI编校论文的方法步骤,并且提供了一个使用示例做具体展示。Notion AI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和段落的语义,通过使用Notion AI可实现对论文的自动编辑润色,提高字词、语法和标点等使用的准确性和论文的流畅性。此方法可显著节省期刊编辑的时间和精力,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佟伶 《现代出版》2013,(1):62-64
编辑归编辑,校对归校对。即使现代出版业产生了编校一体化.这也不是纯粹的谁吞了谁的“编校合一”问题,两者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上交叉重叠,但业务性质上各自独立。用哲学的眼光审视现代校对工作,便可较为清晰地了解校对的渊源,对其未来也不再有惶恐。  相似文献   

7.
"编校合一"模式及其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计算机时代"编校合一"的优势 关于"编校合一"的问题,编辑出版界内部讨论得比较多,探讨的侧重点多是"编校合一"模式的弊端及其改进措施,归纳起来大致是编辑加工稿件不认真、校对技能不熟练、不按校对规律去校对等问题.对于这一工作模式对编校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但又不能过分关注于此.究竟是编校合一好,还是编校分离好,这不是由哪一个人的主观意愿而定的,是否有利于提高编校出版质量才是某种工作模式优劣的最根本的评价标准.根据多年来的编辑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电脑广泛运用的计算机时代,"编校合一"对于简化工作程序、提高编校质量有着不容置疑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校对工作是期刊编辑出版的重要环节之一。校对工作的质量如何,与出版物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怎样又快又好地进行校对,应该是每个期刊出版工作者时刻关心和探索的课题。期刊出版部门一般人手紧张,工作量固定,编校合一不失为有益的方法。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编校合一在科学性、合理性上不及编校分工,加之编校合一要求编辑人员在编辑和校对两种角色之间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基于编校合一模式的护理期刊校对工作管理方法。方法:基于编校合一模式下加强护理期刊校对工作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随后探讨了当下编校合一模式下护理期刊校对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相应问题,从多个角度入手,提出了护理期刊校对工作管理策略。结果: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增设作者校对、采用交叉校对方法、加强传统校对方式改革的方式可提高护理期刊校对工作质量。结论:当前在编校合一的模式下,针对护理期刊的校对工作开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护理期刊的稿件出版质量,必须要加强对校对问题的分析探讨,采取应对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护理期刊稿件校对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线.如何守住这条生命线,是关于业者长久以来一直关注和思考的话题,为此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但经过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观察和实践,笔者发现编辑和校对之间普遍缺乏一种交流和沟通的制度安排.为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保障图书的质量,本文提出了建立编校互动制度的新观点.其具体措施是编辑和校对之间应具有平等意识,建立畅通的交流沟通互动机制,并将对方视为“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编辑和校对才能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从而有效地保证图书的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编辑加工中体现科技编辑的学术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方华 《编辑学报》2008,20(5):404-405
科技编辑的编辑加工责任包括文法修辞与规范化加工、发现并修正作者在学术层面疏失2部分内容.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探讨科技编辑在编辑加工过程中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科学知识图谱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知识图谱是科学学和科学计量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本文利用引文分析、共被引分析、多元统计分析、词频分析方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可视化的图形展示科学知识的结构、热点和趋势。认为将科学知识图谱应用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能对期刊选题策划、遴选审稿专家等提供重要参考。强调科技期刊编辑应加强科学学和科学计量学理论的学习,熟悉先进的信息处理软件,并正确认识科学知识图谱在编辑工作中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编辑工作的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桂珍 《编辑学报》2003,15(5):318-319
通过编辑实践,认识到编辑工作具有依附性和隐匿性的特点。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依附于作者和读者;编辑工作是隐性的,这是编辑职业行为的特点,反映了编辑良好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4.
期刊编辑活动辩证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期刊编辑活动是辩证思维与辩证实践相结合的辩证统一体。具体分析了期刊编辑活动整体性和个体性的辩证统一,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的辩证统一,物化劳动和智化劳动的辩证统一。做好编辑工作必须遵循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处理好这些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傅恒 《编辑学报》1990,2(1):1-5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推动着各行各业前进的步伐,同时也促使期刊编辑工作必须面向未来那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本文提出了如何把握作者的专业化加深的必然趋势,加强编辑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职责的培养;如何适应高速发展的科技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未来的学术动态,确保学术论文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如何正确对待学术的国际性,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促成学术论文的进一步开放与交流。并探讨了编辑与作者的合作将走向一体化的趋势;同时论述了现代科技成果和科技手段对未来编辑工作的影响,指出了编辑工作的未来,任重道远,尚须努力。  相似文献   

16.
编辑工作的生命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常春 《编辑学报》2002,14(2):96-98
通过编辑工作的工作体系与生命科学的特征和生物学原理的对比,指出编辑工作结构体系类似于生命结构体系,符合生命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平衡、系统进化、生物多样性等生命特征规律,得出编辑工作具有生命性的结论,提出研究编辑工作的生命性,有利于编辑学科体系的建立,并对提高编辑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编辑系统的矛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强志军 《编辑学报》2003,15(2):79-81
分析编辑系统中几种主要矛盾的性质、特点及正确调节这些矛盾的方法。认为编辑过程始终处于这些矛盾的对立统一之中,矛盾的产生、消除,是编辑系统运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李辉 《编辑学报》2007,19(5):350-351
在编辑地学类科技论文时经常遇到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的不准确用法,以及与地质年代单位混用;用已废除的地层单位;地层代号、岩浆岩代号及古生物化石拉丁文的不正规书写;同位素及各种组分质量分数的不规范表示;一字线、半字线的不统一用法.讨论这些内容的规范表达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缓解学术期刊较长的发表时滞对期刊发展的不利影响,以《排灌机械工程学报》1年内录用和已发表论文样本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电子采编平台流程中的时间分配结构,定义了期刊编辑过程中的可控时间与不可控时间组合,提出了可行的优化方案,为缩短期刊发表时滞、提高电子采编平台的出版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何其捷 《编辑学报》2000,12(4):212-213
就一段译文的处理与期刊编辑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