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河西走廊牧区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4自治县228名幼儿教师和8名政府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从学前教育管理、经费投入、民族教育政策导向、师资队伍建设、幼儿园教育质量等方面调查此地域学前教育现代化现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缺乏专业性规划与引导,偏重于管控与制约;推进学前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经费不足;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明确的幼儿园民族教育现代化导向;幼儿园科层制管理制约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构建;教师教育目的观与教学行为非一致性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地域性中长期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划;确保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经费投入;挖掘幼儿园民族教育现代化发展内涵,明确发展目标与任务;吸收、开发与整合文化资源,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等。  相似文献   

2.
从教育资源供需水平、学前教育市场状态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了学龄人口变化对学前教育领域的影响和表现,由此提出基于学龄人口预测的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围绕学位充足供给、教育全面普惠以及教育质量提升三个方面,制定了基于学龄人口预测的学前教育现代化战略方向;结合教育机制转型、强化监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三个部分,提出了基于学龄人口预测的学前教育现代化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哈尔滨市农村学前教育存在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管理不到位、幼儿园数量少条件差、教师专业能力差、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对哈市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建议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投入的体制;完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多种途径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学前保教质量;等等.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师教育信息化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因为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态度将影响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职前幼儿教师作为后备军亦是如此。本研究以武汉市两所培养院校的学前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职前幼儿教师教育信息化态度现状,运用SPSS17.0软件探讨不同变量对于职前幼儿教师教育信息化态度差异分析,并根据结论提出改善职前幼儿教师教育信息化态度的对策与建议。1)缩小城乡职前幼儿教师教育信息化差距;2)学前专业院校"量身定做"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课程;3)保障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信息资源建设;4)建立与学前教育机构合作的实习场,增加信息技术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本科学生融合教育素养调查问卷》对645名学前教育本科生的融合教育素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总体呈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融合教育理念与师德、融合教育能力、融合教育知识,融合教育素养在性别、年级、与特殊需要儿童的接触类型三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建议优化学前教育本科生融合教育素养培养方案;提升融合教育课程质量;构建多方合作体系,提供多渠道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6.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体现在教育治理的严谨性,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督导不仅为我国教育管理活动保驾护航,还为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起着监测作用;其责任可谓重中之重。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给予了学前教育事业充分地重视,英国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发达的国家,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在世界上也是比较突出的。由于我国学前教育起步较晚,并且还在不断完善,所以英国学前教育督导制度在我国学前教育治理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原晋霞 《早期教育》2012,(11):34-36
教育实习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教育实践能力的机会。但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普遍地产生了消极感受,这已影响到教育实习课程效果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质量。本文深入剖析了实习生消极实习感受产生的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了改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和演变的价值取向突显"排富扶弱"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运用国家资源,为处境不利儿童建立学前教育机构,帮助其获得学前教育机会;推行标准化和绩效责任制,确保处境不利儿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实施补偿教育,力保所有儿童都能达到国家或州发展和学业标准。这使得其国家资金投入增加、受益儿童数量递增,学前教育质量提高。我国目前仍面临着入园难、普及率低、质量低的困境,研究和借鉴美国学前教育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国应制定和实施"弱势补偿"方案,确保学前教育机会公平;实施准入和监控制度,确保学前教育质量;通过立法保障、增大资金投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早期儿童教育,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机会,正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也要放眼未来,从新世纪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的新格局和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度思考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以使我国的学前教育真正从教育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中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中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民办园和学校办园占较大比例;标准化的农村幼儿园数量不能满足幼儿就近入园需求,农村幼儿入园率低;农村幼儿园选址布局不合理,办园条件差;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教育投入不足;幼儿教师素质不高,工资待遇差,缺乏在职培训机会;农村幼儿园教学内容和方法"小学化",不利于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为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政府应将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探索建立"县乡结合,以县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和管理学前教育的责任;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编制和待遇,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更新农村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In Sweden, preschool inclusion is embraced and preschools are open for children both with and without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number of preschool units in Sweden that provide education and care to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with regard to organisation, resources and quality. The purpose was also to provide reflections on the usefulness of different structured observation rating scales designed to assess preschool quality. Eight preschool units located in four Swedish districts were visited. A total of sixteen 5-year-old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disability and forty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of the same age participated. The data sources were structured observation rating scales (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 Caregiver Interaction Scale and Inclusive Classroom Profile), ABILITIES Index questionnaire, unstructured observation, interviews, conversations and documents. Two overall typologies of preschool units were identified: the comprehensive units enrolled children with various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disability, while the specialised units enrolled children with the same disability. The staff resources were greater in the specialised units. The overall quality in the observed units ranged from low to good. In units educating children with a disability diagnosis, the quality was never low. None of the preschool units was scored as having a good inclusive environment. The structured observation rating scales complemented each other and covered, in part, different quality aspects of the unit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is a large variation in quality between the units and that there is a need to further develop the quality of the preschool units and of the services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Swedish preschools.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点,也是激发民族地区内发动力的触点。从政策和理论视角出发以教育理念、资源供给、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监测体系五方面析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特征,可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入新时代,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加速,但同时也存在着观念、资金、师资、课程、监管方面的困境。突围以上困境,需由粗放式的基本普及转向内涵式的高质量发展,其实践路向包括: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促进民族间文化认同;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构建优质课程体系,着力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监测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着诸如整体素质较低、教师队伍保障不足、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是以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为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学前教育提出了"教育质量"的挑战。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面临政府投入不足、办园条件差、"小学化"倾向严重以及师资队伍素质偏低等问题。妥善解决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必须探索适合新型城镇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明确政府职责,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支持力度,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努力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建立农村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才能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浙江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以及对国家学前教育政策走向和国际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要进一步促进浙江省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公益属性;强化政府责任意识,明确职责,坚持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努力完善办园体制,不断增加有效的学前教育资源;建立适应公共服务需求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改善投向结构;建立统一、灵活的教师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并不断改善幼儿园教师待遇;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促进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与公平;创新管理机制,引导民办园健康发展并积极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建立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确保"有质量"以及质量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中职免费教育政策既是提升中职学校吸引力的现实需要,更是国家职教发展战略的诉求.纵观十年,该政策在优化教育结构、提高中职学校吸引力、增加初中毕业生受教育机会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面临偏离教育公平目标、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降低了中职学生向上流动机会等问题.因此,后续政策需要建立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的财政保障体系;提高中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中职学生向上流动机会.  相似文献   

17.
实施学前全纳教育是实现学前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的有力保障。学前全纳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个挑战,需要培养全纳型幼儿教师。结合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现状,对全纳型幼儿教师的培养提出以下建议:改革职前教育体制,培养合格的全纳型幼儿教师;加强在职培训,促进全纳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当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和普及中的基本语境。它影响农村的学前教育需求,对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供应提出挑战,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出现;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但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城乡二元割裂的制度,形成了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分立,二者在农村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基础、形式、内容等方面有不一样的诠释,成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和普及中的文化难题。为此,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明确以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的发展路向,立足乡村儿童教养习俗,创新机构形式,增加农村学前教育供给,在清晰农村发展语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创造农村学前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可分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公平,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在上述三方面均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在教育机会上,与普通儿童相比,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学前教育入学率相对较低,辍学率则高于普通儿童;在残疾儿童内部,不同残疾类型、不同性别、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残疾儿童之间也存在受教育机会不均衡的现象。在教育过程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较低,残疾儿童教育师资比较薄弱,残疾儿童受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在教育结果上,六年级以后残疾儿童在校生人数急剧下降,残疾儿童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薄弱,造成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断层。所以说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事业还面临诸多挑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各地办学条件和教师素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发展。电大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远程非学历教育的任务,因此有必要在提高我省学前教育质量、促进我省学前教育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