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记最初被认为是使一个音素与另一个音素彼此相对立的可判断依据,后来标记理论被应用到语言学中的每一个层次和构成上。标记可以分为规范标记、分类标记和语义标记。通过对英语中一些男性和女性术语的仔细研究可见,一些女性术语中隐藏着消极的含义,而男性术语隐藏着积极的含义,显然这是性别歧视在语言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标记概念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学史上一些至关重要的概念看似简单,实则极为复杂, 标记概念就是一个例子。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理论当中,标记概念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从特鲁别茨柯伊、雅柯布森对标记概念的研究状况,到标记概念进入生成语言学以及在乔姆斯基思想体系中的发展,到目前优选论对标记理论更进一步的认识,标记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音系学理论对标记概念的理解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联合结构的标记类型,以往的论著主要从标记的性质或者说标记的来源进行划分。笔者认为标记总是有一定的位置,不同位置上的标记,其提示作用是不一样的;根据标记所在的位置和作用的不同,联合标记可分为四类:起始标记、结束标记、续接标记、认同标记。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可以为语言的表达提供参考,为语言的理解提供依据;还可为计算机对口语或局面语的解读提供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传统路由器网络的容量小 ,速度低 ,同步串口少 ,性价比低 ,安全性差 .介绍了标记交换技术的概念 ,论述了标记交换网络的原理、工作过程和优点 .  相似文献   

5.
汉语时体标记“了”“着”的语义演变方向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关于时体标记“了”的语义演变方向,主要涉及“完毕”义动词“了”、完成体标记“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完成体标记“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完整体标记;关于时体标记“着”的语义演变方向,主要涉及“附着、放置”义动词“着”和表持续的“着”、表进行的“着”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演变关系。汉语史的事实表明,“完毕”义动词“了”虚化为完成体标记“了1”以后进而发展为完整体标记,“完毕”义动词“了”虚化为完成体标记“了2”,但汉语中尚无充足的证据表明完成体标记“了2”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完整体标记。“附着、放置”义的动词“著”同时虚化为持续体标记“着”和进行体标记“着”,但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后两者之间存在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6.
章标记效应是近年来阅读心理学的一个新领域,它对于揭示阅读心理加工过程的实质以及指导阅读教学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对章标记的含义与分类、章标记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等几方面的研究做了简单回顾,着重对研究现状进行评价,指出今后的研究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DNA分子标记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分子标记的发展,论述了DNA分子标记在基因组作图、基因克隆、物种亲缘关系分析及疾病诊断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标记理论的基本原理从形式标记、语义标记和分布标记三个方面对英语语词系统中构成两性对立的词语对立所反映的性别标记的非对称现象进行了探讨,指出这种现象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的一个表现,说明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应尊重语言的内在规律,正确对待语言中性别标记的非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9.
遗传标记作为识别遗传物质(基因)的标识,在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有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四种形式。通过对其四种遗传标记形式在植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作一综述,以追踪其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0.
标记理论是指以“有标记的”(marked)和“无标记的”(unmarked)这样一对术语为基本概念,以“有标记项”(marked term)和“无标记项”(unmarked term)的基本特征为依据来描述或分析语言成分的不对称现象的语言学理论。该理论是由布拉格学派的特鲁别茨柯依(Trubetskoy,N.S.)于20世纪30年代首创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在语言里,无标记项比有标记项更为基本、更为自然、  相似文献   

11.
标题语言与自然语言存在很多差异。本文借鉴标记理论中有关标记概念的理论,总结了汉语标题标记性的物种表现手段,即标记词、标记句式、形式标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文章标记研究的来源、文章标记效应的类型 ,重点评述了文章标记效应产生机制的两类假说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表述一件事时首先要进行主动与被动的选择,选择被动时还要考虑对被动标记的选择,因为汉语中的被动标记不是唯一的.标记词标记的对象不同,其词性也发生变化.探讨被动标记在句子中的功能,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正确使用被动标记.被动标记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限制的.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简要分析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5.
风格再现是汉诗英译中的核心问题。肯定了在汉诗英译过程中的大多数风格标记都是可以转换,并且可以在双语转换中达到比较理想的契合。在此前提之下,试图从风格的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方面入手,探讨如何从最大程度上实现汉诗英译中的风格再现,最后得出结论,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译者以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逐一进行分析,从最大程度上保证语言各个层次对原诗的适应性,并在必要时予以变通,才能达到风格的忠实再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标记理论,比较分析无标记句式“NP+V+了+NP”和两种有标记句式“NP+V+来/走+了+NP”在语义上的关联,并从语言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对不符合标记理论要求的关联进行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语言类型的标记关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者往往首先习得无标记的语言项目,然后才习得有标记的项目。本文讨论了语言类型学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并就是否应将自然习得顺序纳入课堂教学介绍了两个相关的假设。  相似文献   

18.
标记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由布拉格学派首先提出的,是语言学中用以分析语言系统的一条重要原则,其核心是标记概念。作者浅析了生成音系学、语言类型学、生成语法等对标记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标记理论,比较分析无标记句式"NP+V+了+NP"和两种有标记句式"NP+V+来/走+了+NP"在语义上的关联,并从语言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对不符合标记理论要求的关联进行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对RAPD标记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讨论了RAPD标记的优点及局限性,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