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2007年版)第72页写到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时称:“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笔者查阅了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相似文献   

2.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传教士郭士立于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创刊于广州的一份中文期刊,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期刊。一直被视为研究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和西学东渐史的珍贵资料。事实上,这份刊物在汉语作为外语学习与传播史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郭士立以其在广州创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敲门砖"。该刊所载内容广泛而新颖,对封建闭塞的中国来说具有开风气之先的独特价值,成为"西学东渐"的先例。它不仅拓展了中国人对世界历史地理知识、西方科技文化和社会政治制度的认知空间,也启迪了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成为"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开启中国大门之先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是外国人在中国领土上创办的第一个中文近代报刊, 在我国报刊史、新闻史和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它传播的主要是西方的文明, 但为了使中国人容易接受, 编纂者经常从中国人的角度出发, 主要采用了三种宣传策略, 使得它吸引了不少中国读者, 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三种方法是: 大力推崇儒家文化而批判佛教和伊斯兰教; 大量运用书信体; 借鉴中国章回小说的叙事形式。这三种宣传策略在外国人办中文报刊的历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因而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传教士威廉·米怜撰写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相似文献   

6.
郭实腊是中国近代早期新教传教士的代表人物.他于鸦片战争前来到中国,1833年在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并以此为媒介传播西学.同时,郭实腊也是当时新教传教士中唯一直接参与鸦片贸易与鸦片战争的.尽管郭实腊身份复杂,颇受争议,但其传播西学、参与鸦片贸易、鸦片战争都是源于其让“中华归主”的个人责任感.这种疯狂的责任感使其在华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传教服务,并且在基督徒恪守的新教伦理与传教目的之间,果断地选择后者——不惜以鸦片贸易和战争的方式打开中国国门,通过与中国人民的“自由交往”传播基督教.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传教士威廉·米怜撰写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序》,对《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办报思想作了阐释。序言所阐发的报学思想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去审视、清理其学理意义,在报学思想史上找到它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粟世来  田泥 《文教资料》2006,(29):82-83
作为中国近代报学思想的滥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序》开创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先河,揭开了中国期刊史的序幕,首开了西学介绍之风;在华文报学史上,它是中国报业从庭院深深的官邸走向民间、走向大众,报业开始走向独立与自觉的一个标识和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刘友林  朱振伟 《教育艺术》2010,(1):45-46,44
一、近代白话与文言的第一次交锋 《遐迩贯珍》1853--1856年在香港发行.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出版的中文月刊。在此之前由外国传教士主办的几种中文月刊如《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都只在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地发行。它是香港英华书院以竹纸单面铅印.16开线装书形式发行。  相似文献   

10.
凡是对期刊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期刊是在社会经济进人现代文明阶段以后才出现的。它是城市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815年创办于海外(马六甲)最早的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其主要目的是传播宗教文化。第一份在国内创办的中文期刊是于1833年在广州刊行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新闻、宗教、政治、科学和商业动态等。它的出现为此后西学东渐起到了文化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孟子》认为孔子作《春秋》欲当王之法,于是便产生《春秋》新王说。《春秋》以鲁为主,继而又产生《春秋》王鲁说。《春秋》新王说重在说明孔子作《春秋》的目的,而《春秋》王鲁说则突出了孔子作《春秋》的具体手段。董仲舒对《春秋》王鲁的观点作了较详尽的阐述,认为《春秋》是周之后的一新正统,鲁尚黑,绌夏,亲周,故宋。何休在《公羊解诂》中对《春秋》王鲁义理作了具体的阐释:褒贬诸侯,赞颂王化;褒内贬外,尊鲁拥王;王者当自正,恩信天下等。何休阐释《春秋》王鲁义理时有的是直承经传本意加以补充和发展,有的则曲解了经传本意而随意发挥。  相似文献   

12.
五代后蜀何光远著《鉴诫录》十卷,谈唐五代诗事者占十之六七,向为世人所重。以往仅据《十国春秋》略知其事迹。考订何光远曾著有《鉴诫录》、《广政杂录》、《宾仙传》三部著作,其中后二书宋以后失传。通过对《宾仙传》佚文的辑录考察,可以略知他的生平,确知他是一位非常坚定的道教修行者或向往者。他的三部著作都喜欢大量引用诗歌,其中《广政杂录》偏重记录朝野逸事,《宾仙传》则以传闻和虚构故事为主,《鉴诫录》所记介于事实和传闻之间,可以知道他著作的不同取向。  相似文献   

13.
"起"、"承"、"转"、"合"分别表征着一次性书写过程的开端、发展、变化和结束。正是在起、承、转、合的连续性转换过程中,书法作为时间性艺术的特点得以清楚展现,书法是"时序展开"的艺术,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而这一切都是在书法时序展开的过程中通过用笔的起、承、转、合来实现的,正是书法用笔的起承转合体现了书法形式随机生成和变化的内在肌理。  相似文献   

14.
颛顼是中华古史中仅次于黄帝的人物。约生于4300年前的若水地域,位于川西,地近青衣江、安宁河。他走出蜀门,征服九黎,建立许多新邦国,以科学理念改革人事、历法、治水原则等,使社会制度向父系转化。他是历史上最早的改革家。  相似文献   

15.
刘知几《史通》的问世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对已往史书进行了总结,并且为后人撰写史书提供了指导原则,表现出了卓越的史识。在行文中,刘知几对《左传》颇为重视,每每将《左传》视为其史学理论的根据,不仅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左传》的史学价值,而且涉及其文学价值,虽然在当时没有被普遍认同,但客观上是对唐代《左传》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在《左传》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谷梁子是《春秋谷梁传》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春秋谷梁传》的最早的作者。《春秋谷梁传》的产生先于《春秋公羊传》,荀子对《春秋谷梁传》学术特色之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其间当对《春秋谷梁传》多有损益。《春秋谷梁传》在先秦时代即有古文文本流传,《春秋谷梁传》的成书明显先于《春秋公羊传》。  相似文献   

17.
肖满省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1):13-17,22
陈第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学术上也有突出的贡献。在易学方面,他的《伏羲图赞》借易图以阐理,大胆创新。他不仅在义理、象数方面取得了特异的成绩,还运用自己所擅长的古音古义研究,撰成《杂卦传古音考》一文,在易学研究领域里开出了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对《易传》的文学价值进行了多方面论述。刘勰认为文学的本原是道,文学的作用是明道,他提出的"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这一重要命题,正是总结《易传》对《易经》的阐释所做出的概括。他认为《易传》释经不是简单的转述与琐碎的注解,而是精心创造并广泛使用了"丽辞",既多用对偶,又注重协韵,是文章的典范。他认为,《易传》在文章体裁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论、说、辞、序几种文体的产生,都与《易传》有着直接关系。他还论证了《易》象的意义,评价了《易传》的语言,分析了《易》的事象,既揭示了《易传》的文学贡献,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9.
笔者《春秋考论》一书提出“孔子所作《春秋》,非《春秋经》,而是《左传》蓝本,即左丘明编纂《左氏传》时所依据的“孔子史记”。有人却将笔者的观点称为“前人的陈词滥调”,并彻底否定孔子作《春秋》的论点,本文略作申辩。  相似文献   

20.
讨论湖北省宜昌县民间艺人刘定乡家传抄本《黑暗传》的发现、整理及其价值,这一西陵峡《黑暗传》歌本的文学性、知识性与历史性文化特征,在鄂西《黑暗传》群中独树一格。文末所附《西陵峡〈黑暗传〉全文校录》,乃作者利用明代小说《盘古至唐虞传》等相关文献精校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