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的密码     
幸福并不是单纯的生理反应,而是一种快乐和意义的结合体。真正幸福的人,不仅仅指的是他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快乐的,而是指他的生命整个状态,即使有经历痛苦的时刻,但他明白这些痛苦的真实意义,他知道这些痛苦过后,依然指向幸福。  相似文献   

2.
幸福的密码     
幸福并不是单纯的生理反应,而是一种快乐和意义的结合体,真正幸福的人,不仅仅指的是他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快乐的,而是指他的生命整个状态,即使有经历痛苦的时刻,但他明白这些痛苦的真实意义,他知道这些痛苦之后,依然指向幸福。我们的生命,不是因为讨别人喜欢而存在的,我们是自在之物,就可以欢天喜地地背负大地,面朝青天。若为了维护所有人对你的好评,就只会谨小慎微地讨好所有人,丧失了个性和主动性,成了舆论小心翼翼的婢女。写下自己的优点,回顾自己的成就,不断鼓励自己,清晨  相似文献   

3.
幸福的密码     
幸福并不是单纯的生理反应,而是一种快乐和意义的结合体,真正幸福的人,不仅仅指的是他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快乐的,而是指他的生命整个状态,即使有经历痛苦的时刻,但他明白这些痛苦的真实意义,他知道这些痛苦之后,依然指向幸福。我们的生命,不是因为讨别人喜欢而存在的,我们是自在之物,就可以欢天喜地地背负大地,面朝青天。若为了维护所有人对你的好评,就只会谨小慎微地讨好所有人,丧失了个性和主动性,成了舆论小心翼翼的婢女。写下自己的优点,回顾自己的成就,不断鼓励自己,清晨起  相似文献   

4.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作为人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应该是快乐的传播者,能够把快乐带给别人也会让自己更加快乐,快乐的人是幸福的人。快乐和幸福本质上是相同的,那么教师如何追求快乐和幸福呢?  相似文献   

5.
▲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并不是一种痛苦,而是快乐;不是悲剧的,而只  相似文献   

6.
我们一向以“快乐作文”作为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写作的理想境界,愿望似乎很好,让学生从不快乐变得快乐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其实,这仍是一个认知误区。一个人只有快乐,没有痛苦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只知道享受快乐,不愿意品味痛苦,是长不大的。写作学习也是这样。痛苦,对于人在写作上成长的意义,也许比快乐还要大。当然,这种痛苦与以往言说欲被压抑、不得不说违心的话的写作痛苦不同,这种痛苦指的是一种自觉的付出、甘愿的承受,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自虐,是凤凰涅桨似的自焚,是追求终极幸福之途付出艰辛和努力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自然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对幸福的思考以原子论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唯物主义幸福论思想。德谟克利特认为,幸福不是存在于宗教虚幻之中,而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之中;不能追求一切种类的快乐,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才是最高尚的快乐;通过教育来提高道德修养,自觉进行行为节制,才能真正获得长久的幸福。所以对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思想进行认真研究,对我们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合理地追求幸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凤林 《家长》2014,(6):27-27
天下没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有些孩子体验到的不是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而是痛苦。责任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相似文献   

9.
幸福近乎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不过,它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非常强烈和深刻的快乐,以至于我们此时此刻会由衷地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正因为这样,幸福的体验最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  相似文献   

10.
正幸福似乎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不过,它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非常强烈和深刻的快乐,以至于我们此时此刻会由衷地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正是这样,幸福的体验最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11.
幸福似乎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不过,它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非常强烈和深刻的快乐,以至于我们此时此刻会由衷地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正是这样,幸福的体验最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不管拥有这种体验的  相似文献   

12.
    
家,多么温馨的字眼!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家,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在这样的家里,没有争吵,没悲伤,时刻都充满欢声笑语。而有的家却是凄凉、悲惨的,这些人在这种不幸的家庭里,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没有欢乐。我生活在一个既不幸又幸福的家庭里,幸福的是,爸爸妈妈对我们姐弟俩特别关爱,我们生活在一起很快乐。不幸的是,弟弟在他6岁那年得了一种病,可以说是下治之症,认我们全家人变得郁郁寡欢。但妈妈是坚强的,并没有因弟弟的病而一蹶不振,而是努力挣钱,为弟弟治病。  相似文献   

13.
爱心增长课     
感受痛苦才能理解痛苦,需要帮助才能愿意帮助,让别人快乐才能自己快乐,让别人幸福才能自己幸福。  相似文献   

14.
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我的一位朋友,他很富有,又风流佣傥,追求他的女孩子很多。像这样的男孩,应该是很幸福了吧?可是不然,他脸上并没有幸福者应有的快乐,而是愁眉不展,抑郁寡欢。有天我好奇地问他何以不快乐?他说自己太不幸了,因为生活总是千篇一律,日子过得特空虚,虽然有那么多女孩子爱自己,却没有一个是为了情而真心爱他。  相似文献   

15.
冒险     
一本书,一个梦;一段旅程,一次邂逅。我一直在平淡的生活中挖掘生命的意义,在你略带忧伤的脉络中探寻人性的本质。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对于海子,我了解得很少。照片上的他看上去脏脏的,长而乱的头发,蓄着胡子,眼里是很深很浓很醇的笑意,有一点点落拓。但同时又那么快乐。只是这样的快乐在他的一生中太少了。那或许也是因为他活在尘世的时间,实在太少了。这是一个孤独的人,对于人世间最平凡的幸福,他没能来得及感受到。但他不是一个悲剧。悲剧的存在,是让读的人痛苦。读了海子,不会痛苦,你只会更加感激生活带给你的这些甜蜜的磨难。  相似文献   

16.
博客     
王伟文:谈快乐教育博客地址:http://chwww67.blog.sohu.com/快乐的人之所以快乐,并不是因为他的生活特别美满幸福,而是因为他能以坦然豁达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挫折和失意;悲哀的人之所以悲哀,并不是因为他的生活十分坎坷不幸,而是因为他习惯于以消极、悲观、脱离实际理想化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17.
生与死,这真是一个太过复杂的问题。不仅对于孩子,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亦然。原来儿子不全是因为失去朋友感到难过,而是因为直面死亡的冲击给他带来的巨大恐惧。怕死,怕痛苦,怕家人朋友伤心,怕失去幸福快乐……作为父亲的我,此时无疑应该给儿子更坚强的心理后盾,让他从恐惧和不安中解放出来,对死亡有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8.
佟春丽 《文教资料》2011,(35):97-98
亚里士多德反对一些人把快乐等同于幸福,但他并不否认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他看来,幸福才是人的目的,它同快乐一样也属于实现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并不排斥快乐,快乐是人的一种自然需求,是属于幸福的范畴,它是人在获得幸福的过程中的一种愉悦的心灵感受。幸福是至善,而至善是快乐的。幸福也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而合乎德性的生活才是精神上的真正快乐,这种快乐是持久的。  相似文献   

19.
印象很深刻的是张爱玲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里, 乔琪乔对葛薇龙说:“我不能答应你幸福,我只能答应你快乐。”这句话我想了很久,不太明白幸福和快乐的差别在哪里,快乐的人难道不幸福吗? 后来略略明白,与快乐相比,幸福大概是一种更为久远及深沉的感觉。快乐是一时的,笑过之后痛苦依旧是痛苦。幸福则不同,那是一种从心底微微渗透出来的充实感,弥漫到全身,整个人看起来都很愉快,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能够无缘无故地微笑起来。那是细节所绽放的华彩,  相似文献   

20.
李小青 《今日教育》2011,(12):42-42
幸福是什么?无数贤人和思想家都在寻找幸福的本真。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伦理学》中把幸福誉为圣洁人生的最高和最终目标,在《政治学》中把幸福定义为美德的实现。而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人生存于世的最好方式就是顺应“道”,不做与之相违背之事,“无为而治”才能达到幸福。近年来,美国哈佛大学讲师泰勒·本一沙哈尔所讲授的积极心理学在哈佛成为最受欢迎的“幸福课”。他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是快乐的现在与美好未来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