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专项力量是武术套路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和关键,由武术运动技术的特殊性而决定的特殊力量,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科学地分析武术套路运动技术所必须的专项力量,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是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力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专项力量是武术套路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和关键,由武术运动技术的特殊性而决定的特殊力量,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科学地分析武术套路运动技术所必须的专项力量,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是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力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项力量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和关键,由于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的特殊性从而决定的特殊力量,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科学地分析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所必需的专项力量,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是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力量的根本措施。研究目的:针对竞技健美操的专项特点,在评定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的基础上,探索能提高专项技能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结合教学训练的实践。结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技术训练的同时要注重快速力量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结合。建议:在发展核心力量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力量训练:设计一些与竞技健美操专项技术动作用力方向、用力技术特点相近的练习手段。增加本体感觉训练,通过影响人体感觉关节位置、运动及平衡的能力的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提高维持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能力,改善“空间感觉”和动作的空间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核心力量训练的发展,也是当今武术界的热门话题,武术套路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体育竞技项目。武术套路运动员在竞技比赛过程中,想要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战术、体能、技术外,还需要提升控制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保证每个动作完成的质量,来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文章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通过武术套路运动员平时训练和核心训练的一些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究,提出了武术专项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些方法,为武术教练员更好地实施科学训练,探索和建立武术专项核心训练策略奠定一定的基础,从而加快武术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武术套路是现代竞技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亚运会等重量级比赛上,都设立武术项目。武术套路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对身体的核心部位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强运动员核心部位的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稳定性。武术套路运动员不仅仅需要的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感觉,而且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通过研究发现,核心力量的训练对运动员的平衡能力、专项技术等都有比较明显的效果。而加强核心力量训练可以使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得到改善,以此来提高运动员的竞赛成绩。  相似文献   

6.
我国武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专项力量在武术套路训练过程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分析了武术套路技术动作对力量的要求,其次探究武术套路技术动作对速度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武术套路动作中最为重要的是提升力量与速度,最后对武术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的执行要求进行有效分析,着重探究了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析武术套路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机理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套路运动是武术的一种主要形式。套路的演练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一般综合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要获得良好的身体素质,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难免出现运动性损伤,损伤的发生,反过来又会制约运动水平的提高,影响运动员的积极性,甚至中断训练。分析损伤发生的原因,了解常见损伤发生的部位,剖析损伤发生的机理,掌握处理损伤的方法,把握预防损伤的措施,将有助于武术套路运动水  相似文献   

8.
体能是竞技体育的核心与保障,运动员要想提升竞技能力,保持竞技水平,就需要储备充足的体能,特别是高校武术专业套路运动员,基于专项体能角度,展开科学、有针对性、系统的训练,能够全方位提升灵敏、柔韧与力量等身体素质与机能,为有效完成整套武术演练奠定基础。对此,该文对高校武术套路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的相关内容展开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武术运动是技术较为复杂的项目之一,它不仅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柔韧、速度、力量、灵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还要求运动员要有掌握专项技能的能力;因此对武术运动员的训练(尤其是新手的训练),首要任务是全面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在这个基础上逐渐让他们掌握好专项技术,以便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运动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运动员掌握技术的程度,而技术的掌握又取决于身  相似文献   

10.
协调能力作为运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运动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对于武术这种难美类运动项目,其作用尤为突出。文章主要研究武术套路运动协调能力的特殊表现,探明如何培养武术套路项目的专项协调能力,以促进运动能力的培养,提高专项水平与运动成绩。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以及综合分析的方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武术套路运动的运动特点和本质特征,研究协调能力的外在表现。结果表明了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在运动中有其特殊表现形式,诸如:武术套路协调性与阴阳学说、整体观以及形神统一的运动特点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现象,进一步得出了运动员阶段是发展协调能力的关键时期,并提出一系列培养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协调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中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的检测分析,着重探讨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负荷监控的方法,对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和加强科研恢复具有指导意义,可为提高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水平、增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掌握运动员的机能变化特点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传统武术在向竞技化武术转型的过程中,长期性、高强度、大负荷单调的演练给武术形体技术上带来提高的同时,运动性心理疲劳亦日益突显。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阐述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出现的必然性,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结合东西方实证研究,提出"禅悟"即冥想训练对恢复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是可行的,是一种简单可操作的心理恢复训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武术"马步"称谓的产生源流和骑师训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武术"马步"的产生及其称谓的命名与骑师的骑姿相关联,虽然武术与马术中的"马步"在外形上有相同之处,但细节上存在差异。武术中的活桩习练法有利于提高下肢的力量、稳定性和灵活性,可为马术的骑师训练提供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的日趋发展,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的改革,对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与体力分配要求越来越高,在整套的套路比赛中,体力的合理分配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通过多年的训练、比赛实践,对竞技武术自选套路整套体力的分配进行探讨,进而提出训练建议,为今后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是不具备完全社会行为能力的社会群体,少儿业余武术训练受到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少儿家长是决定少儿参与业余武术训练的主要影响因素,家长的思想观念有时会强加于子女,子女对体育选择的支撑力来自父母。文章对家长影响其孩子参加业余武术训练的各种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浅谈柔韧素质在武术套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国内外武术发展形势,武术新规则的实施,武术事业正在朝向“高、难、新”的方向发展。为了迎合武术发展的大潮流,武术运动员根据规则的制订在不断的完善自我,武术运动员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柔韧素质是武术运动员必备的基本专项素质之一。为进一步掌握技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柔韧素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文章针对武术套路柔韧素质的现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选套路是武术套路竞赛的一个项目,近些年随着长拳套路的不断发展,不管是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以及动作难度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长拳套路编排上看,它既有适合于基础训练的一面,又有适合于竞赛、提高的一面。其优点是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技术和生理特点,可以极大地丰富武术套路的内容,使武术这一运动形式更加活泼多彩、生机勃勃,从而避免因循守旧所造成的僵化,甚至出现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与传统武术不同的是,竞技武术套路运动要考虑竞技的观赏性,在此前提下,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协调有新的解读,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基本功训练、运动员服饰、武术器械和套路编排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协调的观点看它们的发展,从而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