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是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一个外在体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有其独特作用,加快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新生代农民工在追求生活方式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延缓了其城市融入的进程.在融入城市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应当追求和谐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态并构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间的合理平衡,努力将“以成才为导向”的学习作为其日常生活方式以不断提高融入城市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其顺利融入城市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受传统政治文化、政治体制、经济因素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其政治参与意识还处于比较淡薄的状态。要真正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意识,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农民工的公民文化教育、提高政治主体意识和培育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3.
作为社会结构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却又不被真正接纳。剧烈的文化冲突使这一群体难以融入城市文化,同时对乡土文化和主流文化又有一定程度的疏离和怀疑。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同,应以变革城乡二元制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权益、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消费途径为切入点,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觉,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信,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是其融入城市的必要保障。从新制度主义观点来解读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是学界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当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因素很多,其中政治信任感、政治收益感和社会地位平等意识是影响他们进行有效政治参与的三大主观因素。由这些主观因素决定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主要有三种模式即积极主动模式、消极被动模式和权力依附模式。根据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模式的特点,着眼于提高其政治参与的实效性,从经济、制度和社会"软环境"的建设上为进一步提高他们政治参与的水平提出了一个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文章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的农民工进行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政治参与面临制度建设不完善、政治参与渠道受限和政治效能感偏低的制约,因而需要从加强制度供给,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完善组织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等方面入手,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渴望在城市就业、生活,渴望被城市接纳并最终扎根城市,但是由于受到制度、社会以及个人因素的制约,这一群体市民化的道路注定不能一帆风顺。调查发现:二元户籍制度、收入低且不稳定、住房问题、参保率低、长期留城信心不足等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障碍因素。现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构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的保障机制、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黎红 《华章》2013,(19)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宁波等沿海发达地区,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中坚力量。其中,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有着强烈的城市融入渴求,其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在城市融入中发生了同化现象,这正是新生代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主动融入城市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社区成人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之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由于现实中人为的隔阂和制度性的障碍,他们又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伴随着城市社区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与社区的关系日益密切。社区成人教育以其自身的多样性、实效性、灵活性、开放性等优势,更能贴近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养,提升他们就业技能,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对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问题,须政府、社会、企业、社区和自身等方面的思想引导,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0.
根据森的可行能力理论,采用自编问卷对232名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福利及城市融入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福利,尤其是防护性保障、工作生活环境和社会机会依然严峻.所构建的城市融入能力对城市生活福利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能力对经济状况、工作生活环境、精神感受以及防护性保障存在显著的影响,但是对社会机会不存在显著影响,最后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20.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