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一定要有区分度,以利于不同层次学校对人才的选拔.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鉴别程度.如果一个题目的测试结果使水平高的考生答对(得高分),而水平较低的考生答错(得低分),那么它的区分能力就很强.题目的区分度反映了试题这种区分能力的高低.一般认为,区分度的数值达到了0.3,便可以接受;低于0.3的题目,区分能力差.  相似文献   

2.
考生们在做中招英语的“阅读理解”题时,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有的习惯于先认真阅读文章,再回答问题;有的习惯于带着问题阅读文章,边读边回答问题等。其实,方法好与不好,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做完题目。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做一般性的“阅读理解”题(非快速“阅读理解”题),采用下面的方法比较科学有效:1.速读文章。速读短文并抓住文章的主旨,掌握文章的梗概,熟悉文章所描述的重要人物或事件。2.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应先易后难,对于没有把握的问题,应迅速查看文中的有关信息,以…  相似文献   

3.
许多考生将现代文阅读表达题视为畏途,满分18分而得分却难以超过10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做“加法”。本文以2008年高考语文湖北卷中阅读季羡林《雾》的题目为例,说说如何来做“加法”。  相似文献   

4.
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中的重头戏,而细节题又在其中占有绝对大的比例。主旨大意和确定标题也是每年必考,属重点和难点类题目。是能力拔高之处。考查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概括、判断、归纳和总结等逻辑思维能力。考生能否做对这三类题目是阅读得高分以及与其他考生拉开差距的关键.因此掌握这三类题目之问的关系.设置与解题技巧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和同学们一起探讨阅读理解细节题的技巧点拨。  相似文献   

5.
一、试题分析2013年广东卷第22题,属于考查考生的实用技巧,难度适中,有很好的区分度。原题目如下:22.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仿刚 《化学教学》2005,(11):40-42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28题化学实验题似乎对每一个考生都“似曾相识”,许多地方的模拟考出现过类似题目,但这道高考题答起来却并不容易。其实高考题并不神奇,它出自平凡,只是在设计上更科学、更严谨、更简洁,在能力考查上更全面、更能体现“综合能力”、更具有区分度。本文围  相似文献   

7.
季振国 《求学》2009,(1):60-62
主旨大意题是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四个到五个题目,占10分左右,几乎每一篇阅读理解都有一个小题。旨在考查考生把握全文主题和理解中心思想的能力,即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这类试题包括要求考生选出短文的标题(title)、短文或段落的主题(subject)、中心思想(main idea)、作者的写作目的(purpose)等。  相似文献   

8.
2002年河南省中招英语“阅读理解”题是试卷中容量最大、比分最高的重点题目。3篇“阅读理解”短文,满分25分,占整个试卷分值的1/4。《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中学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理解”题不仅是测试考生阅读的速度、理解的程度和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的准确度,也是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和  相似文献   

9.
杨来军 《现代语文》2005,(12):27-27
阅读能力的考查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且分值较大,一些考生因粗心不能准确把握题旨,导致原本会做的题目也出现大比例的丢分,非常可惜。怎样才能减少这些不必要的失误就成为解答阅读题时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考试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审题,要想准确把握题旨就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找准题目的落点。要看清题目问的是什么才能着手答题,到底题目问的是人物性格,论证方法,还是别的什么。如:第一段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题目问的是“哪几方面”,而不是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回答可只能是“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或身材…  相似文献   

10.
古文阅读题是全国自考古代汉语试卷中的一道传统的主观性试题,分值往往在20分左右,是历年来倍受广大考生关注的题目,也是考生得分率较低的题型。古文阅读题难做是广大考生的共同感受,那么应该采取何种有效的复习方式来解答这一题型?笔者分析近几年试题,探寻出古文阅读题考查的重点,其考查重点可分为三大部分:语句  相似文献   

11.
创新性电路设计题要求考生在没有现成“模板”的情况下,根据平时或从考卷上现学的内容,进行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设计,这类试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要求均较高,故这类题目一般是各省市中考的压轴题,考生的失分率较高.如何做好这类题目呢?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中考作文怎样尽快闪出语言的亮丽,一下子引起读者(阅卷教师)的注意,十分重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包装文章的题目,是闪出第一道亮丽的有效方法。下面用列表的方法荟萃2002年各地中考佳作拟题中运用的辞格,供大家鉴赏。所用辞格考生地中考作文话题考生自拟题目修辞功能借喻广东广州市阅读自然、阅读社会、阅读人生第一颗青苹果用“第一颗”比喻迷蒙的初恋,作者尝到了它的酸涩,由此感悟到“原来人生并不简单,要仔细阅读”。以喻为题,含蓄而耐人寻味。明喻湖北宜昌市语文试卷上的“幸运天使”(一幅画)(题之一)最灿烂的花朵———笑…  相似文献   

13.
周启群 《初中生》2012,(6):12-16
正说明文阅读重视考查考生对文章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所谓"信息筛选"是指根据阅读目的进行取舍,辨别正误,略过无关信息,筛选出与题目相关的信息,或对某一信息重新排列组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考生做信息筛选题主要存在哪些失误呢?一、眉毛胡子一把抓,信息筛选不准确失误分析:很多考生没有认真审题就想当然地在文中进行信息筛选,对答题有用或者无用的信息都通通提取,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找到的信息点太多,容易忽略隐藏信息,导致信息难整合,关键信息不突出,答  相似文献   

14.
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试卷的重中之重,分值最高,占40分,题量大(一般有5篇短文,20小题,时间35分钟),区分度大,容易拉开考生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生题”是相对考生熟悉的“成题”而言的,它们或者是涉及的物理情境比较生疏,或者是设问角度与平时的习惯不同,或者是某些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等等.由于生题是大家都不熟悉的,这样它对所有考生来讲就是最公平的,又由于生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考生必须独立进行思考、分析、求解并且把解答过程确切地表述出来,因此它能更有效地考查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它在高考中的主要功能是提高高分段的区分度,以利于选拔最优秀的人材,因此每年物理高考试题中都会有几个“生题”.对待生题,从战略上要有自信心,因为“生”只是形式上的,实际上所有的生题都是能够运用中学所学的  相似文献   

16.
古代诗歌鉴赏题是高考的必考题,这类题区分度大,不容易得分,因此受到高三教师的重视。但在实际复习中,学生普遍感到答案变化多端,让人捉摸不透,复习没有信心,复习完感觉没有收获,到高考时还是“跟着感觉走”,往往得分不高,以安徽卷第8题为例,近三年全省考生平均分始终保持在1.8左右(满分4分)。古诗鉴赏题难道只能听天由命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相应的复习对策?本文试以古诗鉴赏题中常考的语言鉴赏题的指导为例,谈谈古诗鉴赏复习的有效性。一、分析“答案是什么”,找出复习教学的出路 近年来,古诗鉴赏题常受人诟病,设问方式不断涌现出“新花样”,答案也常给人“随心所欲”之感。但对常考题的题目和答案作分析,明确其考核目标,还是能够寻找到古诗鉴赏复习教学的出路的。1.设题方式及答案的不稳定性 对考生诗歌语言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的考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赏析字词表达效果,二是赏析诗句表达效果,即“炼字”和“炼句”。  相似文献   

17.
高考语文卷几乎年年都出现答案有争议的题目,正是这类“异常题”作祟,让不少考生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失去分数优势而面对近在咫尺的“理想”之门怅然叹息。笔者以为,考生如果早有心理准备,考时又能积极应对,“异常题”的失分大多是可以避免的。为此,本文选几例近两年高考中出现过的“异常题”加以解析,希望对参加2005年高考的同学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高考科技文阅读题的考点内容非常明确,在做科技文阅读题时,考生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还要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才能很容易地识破陷阱,从而会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其中“探究题”(能力层级F)更让考生甚至老师感到头疼。它是文学文本阅读中最后也是最难的一道题。从江苏近三年的高考实践来看,这一题是全卷失分最为惨重的试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姚翔 《考试周刊》2011,(66):8-8
考察近年来在中考记叙文阅读题部分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失分最多的是深层含义类题目。深层含义类题目包括这样几种题型:(1)分析重点字词的深层含义。(2)分析文章中标题的深层含义;(3)分析文章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中考命题者习惯在这些题上拉开考生分数的差距.因此此类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往往不能确定答题的方向.不知道如何答题.导致答非所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