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话文里的文言虚词“于”,使用很广泛,几乎所有文章都能见到;而词性更为多样:除了固有的介词,又有词缀和助词。词缀和助词是先后出现的新生词类,虽然,词缀为数很少,但人们熟知,而助词数量甚多,用量也大,却不为人们所了解。其实按语法规律,从它们所表现的语法作用,即可识别其不同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1.构词成分“于”与介词“于” 1.1 “于”,在古汉语里除作动词外,主要充当介词,也用作助词。如: (1)昼尔于茅,宵尔索绚。(《诗经·幽风·七月》) (2)黄鸟于飞,集于灌木。(《诗经·周南·葛覃》)例(1)中的“于”是动词,例(2)中的两个“于”,分别为助词和介词。 现代汉语介词的来源不外两个途径:大多数是从古汉语的动词虚化而来;少数直接继承古汉语中的介词,“于”便是其中之一。介词“于”有较强的文言色彩,多用于书面语。古汉语介词“于”发展到现代汉语,有的继续履行介词的职责,有的逐渐虚化而成为词缀。如: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中“于”字使用频繁,用法、意义复杂,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分析、归类。现以介词“于”为例分析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耒阳土话中,与普通话名词后缀“子”相当的词缀有三种表现形式:子、仔和粒。词缀“子”是主要形式,意义基本虚化,成为一个构词标志。“仔”和“粒”是“子”的两种变体形式,词义虚化程度不如“子”,往往具有小称义。构词是“子”及其变体的主要功能,也兼有转变词义和改变词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介词“顺”和“顺着”进行共时考察后表明,介词“顺”、“顺着”在语义上各有分工,语义上的分工使得它们在句法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行历时的考察后证实,现代汉语中的介词“顺”、“顺着”来源不同,“顺着”不是介词“顺”带体标记“着”,而是由动词“顺”带体标记“着”虚化而来的一个虚词。  相似文献   

6.
介词“于”是一个用法非常灵活的文言虚词,使用频率相当高。由“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用在动词性成分之前或之后,也可以用在形容词性成分之后。“于”在上述几种情况中,表示多种意义。由于对“于”的以上各种用法不清楚,所以错用的现象时有所见。有时被混同于“以”,有时被混同于“与”,有时不当用而用。下面举例对各种错用现象试作评析。  相似文献   

7.
郭锡良先生《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是对古汉语虚词进行个案研究的一篇力作,但文中对甲骨文、金文中“于”字用法的归纳还有可补之处。喻遂生师据此做《甲骨文介词“于”用法补议》,对甲骨文“于”字的用法做了详细的补充。对西周金文“于”的用法尚可做以下补充:“于”带谓词宾语;“于”引进时间;“于”字结构的状语用法;“于”字结构的连用。另附“于”的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8.
郭锡良先生《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是对古汉语虚词进行个案研究的一篇力作,但文中对甲骨文、金文中“于”字用法的归纳还有可补之处。喻遂生师据此做《甲骨文介词“于”用法补仪》,对甲骨文“于”字的用法做了详细的补充。对西周金文“于”的用法尚可做以下补充:“于”带谓词宾语;“于”引进时间;“于”字结构的状语用法;“于”字结构的连用。另附“于”的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的介词多是由动词虚化而来,“问“也不例外。“a问c曰b”句式是“问”字虚化的基础。在这一句式的频繁使用中,“问”字语义泛化,削弱了其动词性,使其“询问”义消失,因此不再指示时间信息,虚化为介词;整个“a问c曰b,句式由连动式变为状中式。“问”虚化为介词后,对“问”字句(含有介词“问”的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形成制约;只有三价的、内向的动词才可以进入“问”字句。与“问”相应的“答”字却没有语法化,那是因为“答”字预设了前有疑问信息出现。  相似文献   

10.
"于"字的词汇化同它的词义认定及句法组合密切相关。它最初的意义应训为"到",其虚化遵循了通常的语法化规则,即与其他的动词连用依照重新分析而词缀化;且在汉语历史的发展中,其虚化历程存在着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1.
从《老乞大谚解》“们”“家”的使用看词缀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乞大谚解》大体上反映的是元末明初时期北方的汉语口语。通过考察“们”“家”的使用,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两个词缀在当时的用法及在近代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并可依此探讨词缀的界定、词缀虚化的阶段性特征及语料的局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后缀“子”     
余梦遥 《考试周刊》2012,(70):21-22
后缀“子”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缀,其中又可分为完全虚化和部分虚化两大类。然而汉语的语义演变使“子”是否为后缀.若作为后缀又归为哪一类及发音方法的确定仍处于模糊状态.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此问题。后缀“子”与实词“子”区别在于后者有明确的意义.而前者作为完全虚化一类其存在价值在于满足汉语发音双音节习惯.作为部分虚化一类则介于实词与后缀之间,可以从文字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  相似文献   

13.
“将”本为动词,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产生了介词、连词、助词等用法,语义、句法功能趋于复杂化。“将”作为并列连词是“将”作为伴随介词进一步虚化的结果。“将”的虚化路径与它作为动词的实词意义有密切关系。同一种意义的“将”发展出几个不同的语法成分,是语法化中的歧变原则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于”“於”两个虚词,在上古汉语中是通用的,在《诗经》中用法则比较复杂。“于”多用在动词或名词前面,而“於”多用为叹词。“于”在动词前作动词词头,在名词前起到介词的作用。少数“于”在句子中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於”“於乎”“于嗟”在《诗经》中的意义完全一样,都是表示感叹,叹息等。固定用语“于以”应理解为“如何”,“于时”应理解为“于是”。还是两种特殊用法:“于”通“为”,“於(于)”表示疑问,同“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了“X+着”类介词作为研究对象,从动词向介词虚化的角度出发,得出“X+着”类介词中的“着”不表示动态意义这一结论,并指出了“X+着”类介词产生的过程。同时从三个角度对“X”与“X+着”类介词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朱子语类辑略》中,方位词“上”的用法种类很多。X为名词时,“上”前面的名词有三类,分别是:具体事物名词、人体器官名词和抽象名词;X为介词时,“上”前面的介词有“在、就、于、向、从”五种。根据语句中的相应情况,对“上”字的虚化过程和隐喻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唧”在双峰话程度特指问中充当语气词,可以单用也可以连用。单用时可以拉近对话双方距离,连用时虚化为语气标记,起加强语气情绪的作用。双峰话“唧”具有词缀、结构助词、语气词、语气标记等多重功能。湘语“唧”语法化过程的起点均为词缀,但各方言的虚化程度及路径不同。引起“唧”词法层面的虚化与“崽”的喜爱、亲密等色彩义有关,句法层面的虚化与说话人的语气情绪或主观态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X+于"结构使用广泛,在句子中经历了语法化过程。而其中的"于"字经历了词汇化,逐渐由介词转变为类词缀,继而转变为词缀。本文通过采集《人民日报》新闻并基于依存语法构建依存树库,对现代汉语中的"X+于"结构句法功能以及"X+于"结构中的"于"的词汇属性进行了计量研究。研究发现,"X+于"结构在句中作动词占比最高,且"X+于"结构中"于"字可以是介词也可以是不起介引作用的类词缀或构词词缀,并从韵律特征和配价增值的角度进行了虚化可能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9.
“××门”中“门”词义的跨语言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中“门”的意义与汉语中的原意毫不相干,从语源的角度说它来自于英语中的词缀“gate”。它的词义演变经历了政治丑闻、某一方面的丑闻、带有贬义性质的事件、一般事件、双关意义等阶段,有从直译的词缀向兼有汉英双重意义词缀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天天看报纸看杂志,经常看到有些作者把“来自”用成“来自于”。如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请听来自于初中生的灰色幽默……”“来自”和“来自于”,虽只有一字之差,看起来对与不对无关紧要,但我认为,有必要辨析一下。“来自”本是两个词,而不是一个词。“自”在这里作“从”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