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何力 《新闻实践》2010,(5):62-63
报刊应有选择性地吸收网络语言 新闻语言和网络语言并不是对立的,使用好网络语言能对新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新闻语言强调鲜明的时代风格,不同时代都会有大量的新词从新闻中反映出来,如克隆、知识经济、硅谷、光谷,这些词往往是通过媒体传播才让人们熟悉并接受、运用的。充分掌握、灵活运用网络语言必然会给新闻报道增添时代性和贴近性,因而不能固步自封,无视网络语言的流行和普及。  相似文献   

2.
一、网络语言运用中的"网络文体" 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仅实现了无纸办公和换笔革命等工具性的变化,由电脑催生出来的:写作实践,更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思维习惯以及语用规范.在人类语言发展史上,尚没有哪种语言的社会变体像网络语言这样引起社会各界如此高度的重视.网络文体作为网络语言的一种运用方式,在网络媒体的交流与传播实践中同样被赋予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郭爱莲 《新闻爱好者》2010,(11):136-137
网络语言文化对网络新闻的选题、新闻语言、新闻标题及新闻风格等都有影响,网络新闻对网络语言文化的接受遵循一定的原则,反过来,网络新闻可以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能够促成健康向上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4.
当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特点,网络语言具有传播内容独特和具有时代气息的特点。网络语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具有时代特点,可以丰富汉语词库、增加语言使用修辞;另一方面,过多使用网络语言会对现代汉语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所以,新闻媒体在使用网络用语的时候,一方面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大量出现的网络新词;另一方面要对网络新词进行慎重的取舍,使新闻媒体主持人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更加丰富和规范,成为新闻传播语言用词的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濂 《新闻记者》2004,(10):44-45
语言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的语言现象。在网络时代,巨大的信息量要求网络人际交流迅速快捷,此时,传统语言的表达已不足以将信息转变成最简洁的形式输入输出,于是,有别于中国传统语言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普及和在社会中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传播是一种时尚的大众传播方式,它因前卫和新潮受到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新闻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语境中应运而生的,它出现的过程经历了语法的改造,经过了漫长时间的累积逐渐走向成熟。而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在短时间内突然拔地而起。网络语言的出现,不能简单地以好坏来评说,我们应该从它的发展、特征入手,从根源上考察它对新闻语言的影响,进一步规范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语言方面,网络环境激发了很多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依托于网络平台和网络空间得以广泛传播,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网络文化气息,以其独特的语言特色、标新立异的语言风格、喜感诙谐的语言特点赢得了大众的接受和喜爱。本文就从网络语言的定义和特点出发,分析网络语言对我们生活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是在传统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传统语言在新媒体技术下的延伸,“火星文”是现代新兴网络语言的代表,伴随着台湾劲舞团等网络游戏的流行而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所接受。在台湾的E世代中,“火星文”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次文化用语。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是在传统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传统语言在新媒体技术下的延伸,“火星文“是现代新兴网络语言的代表,伴随着台湾劲舞团等网络游戏的流行而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所接受。在台湾的E世代中,“火星文“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次文化用语。一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言习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网络诞生之日起,就随之产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作为一种带有明显标志的"社区"语言,有着与传统语言截然不同的随意性、混合性等特点,大多数语言形式有悖于语言规范化的原则,对我们的语言习惯有着极大的冲击。在中国数亿网民中,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1.
汪德平  罗颂华 《今传媒》2010,(3):107-109
网络语言是指随着网络发展而新兴的一种话语形式,它是在标准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由于大学生在网络交往实践中逐步建构出具有亚文化色彩的网络语言,使得传统德育的话语体系产生了沟通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一是语言滞后现象。语言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媒体在写新闻、播新闻时常用一些过时的语言、词汇来反映当前的生活。二是网络语言及外来词汇现象。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多,一些网络语言越来越多地被年轻人运用。对网络语言除了出于规范目的采取“堵”的办法外.更应考虑采取疏导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吕汀 《新闻知识》2013,(1):90-92
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出一种新型语言表达方式——网络语言,这是现代快节奏生活所带来的主导变化,也为网络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由于新闻的要素不变,故而网络新闻语言的语境因素就成为了决定新闻形式和未来新闻发展方向的第一要素,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网络语言特征的分析,探讨这一语言现象与各种语境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14.
自1994年至今,走过20年历程的中国互联网,带给中国公众不仅是应接不暇的网络奇观世界的同时,其多样性的语言生态景观也令人叹为观止。网络语言暴力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受网络社会技术语境的影响,网络语言暴力呈现出与现实社会语言暴力诸多的差异。图符化、群体极化等显在特征和一件件现实事件在网络社会里形成"暴力狂欢"。网民面在新闻网站、虚拟社区、BBS、微博等诸多网络区隔内留下海量的暴力痕迹。"虐猫事件"、"铜须门"、"死亡博客"等众多网络语言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报纸新闻语言一直在变化与革新,呈现了差异化的语言特性.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对报纸新闻语言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严肃、严谨的报纸新闻语言逐渐发生变化,开始注重语言的平民化、趣味性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在语言应用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报纸新闻语言也暴露了一些缺点和不足.因此,相关报纸工作人员要把握语言变化,强化语言规范,保障报纸新闻语言的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凭借其新颖独特的特点及趣味性,赋予传统词汇以崭新的意义,在人们日常交际中的应用日益普遍.但是随着新的网络语言的不断涌现,网络语言在丰富人们交际的同时,也给当下社会带来一系列语言障碍,并不断冲击着现代社会既有的语言体系.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聚焦网络语言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探寻推动网络语言良性发展的方法,以期提高网络语言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小平 《现代传播》2002,(6):128-129
网络语言是作为网络的伴生物相应而生的 ,在使用过程中初步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一般来说 ,网络传播语言由两部分内容构成 :一是普通话全民通用的语言形式 ;二是仅使用于网络交际的非全民通用的语言形式。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有如下特点。一、创新性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 ,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 ,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18.
“小鲜肉”、“亲”等网络语言等成为流行语,传统新闻媒体该如何采用这些网络体?目前,网络体、新闻体好像风马牛不相及.网络体在网络空间中传播,新闻体在报纸、电台、电视台中“江山依旧”.但是,笔者认为,随着网络体的受众群体越发广泛,网络体会越来越多地迈入新闻体.  相似文献   

19.
余艳 《图书与情报》2008,(2):98-100
汉字是中国网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从语言认知的角度,在基本范畴、意象图式、隐喻、转喻等几个层面,讨论了网络语言中汉字的语言问题。熟练运用认知机制将加深使用者对汉字以及对英语单词一词多义的理解,应用语言认知机制对网络环境下语言现象进行探索,为汉字宝库输入新鲜血液,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词语是迅猛发展的一种全新的语码系统,与传统的语符有着根本的区别。网络语言由四种符号体系组成:数字、字母、汉语和键盘符号等,主要表现为形象性、游戏性和杂糅性等语言特征,它对传统的编辑活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必须从网络语言搜集整理、网络语言规范化和网络语言辞书编辑等方面作出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