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切实加强各种例题的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好数学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教材所呈现的很多知识都是死的,例题的“二次开发”就是为了使教材知识在教学中活起来.新教材例题的“二次开发”,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从而使它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二次开发”好教材中的例题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是多年来我们就开展“初中数学新教材例题‘二次开发’的策略的研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希望能和读者一起交流.  相似文献   

2.
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学教材二次开发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数学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可以从根本上扭转教师“教教材”的传统观念。那么,如何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呢?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味与数学味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味。在数学教学中要调好数学味与生活味,使数学教学既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不缺失数学教学本身应有的数学味道,使数学味和生活味相映成辉。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内涵与儿童趣味之间寻求和谐。一方面,要敞亮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关注教学的数学化过程;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与生活世界,教学要注重儿童化的改造。数学课堂所追求的“数学味”必须具备“儿童”特质,要能激发儿童的探索天性,促使其积极地感悟数学,形成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自从实施课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但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去数学化”倾向及“数学味”缺失的现象。可喜的是,问题正在被校正“,数学课要有数学味”正在重新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然而,使“数学味”重返数学课堂,让数学课真正富有“数学味”,首要的是要从“认识”与“实践”这两个层面上找到“数学味”缘何会淡的原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既保持现有课堂的教学特色,同时又凸现出数学课必要的“数学味”。笔者以为,造成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味”淡薄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目标膨胀,数学课堂承载过…  相似文献   

6.
自从实施课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但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去数学化”倾向及“数学味”缺失的现象。可喜的是,问题正在被校正,“数学课要有数学昧”正在重新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然而,使“数学昧”重返数学课堂,让数学课真正富有“数学味”,首要的是要从“认识”与“实践”这两个层面上找到“数学味”缘何会淡的原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既保持现有课堂的教学特色.同时又凸现出数学课必要的“数学味”。  相似文献   

7.
我心中的“五味”数学是指:体现数学教学本质的“数学味”、关联数学与生活的“生活味”、体会数学知识文化背景的“文化味”、品味数学教学潜移默化而熏陶的“美味”、凸显数学学习的“趣味”。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效整合,努力构建“五味”合一、“多滋多味”而又充满魅力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8.
“三味”是指:体现数学教学本质的“数学味”,是数学课堂的原味;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和灵性,“生活味”是课堂教学的调味;数学知识背后蕴涵鲜活的文化背景,需要适时而又有效地渗透“文化昧”。只有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效融合,才能构建“三味”合一、“多滋多味”而又充满魅力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让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所以,我们在钻研教材时,不仅要吃透编者意图,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还要努力挖掘教材潜在的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0.
教育应从儿童出发,因为儿童是数学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教育要把儿童当作“儿童”,所以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应凸现“儿童味”。小学数学教学应在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关注儿童,站在儿童发展的高度,以儿童的眼光,儿童的思维,构建一种“面向儿童、基于儿童、指向儿童”的数学课堂,切实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自身价值,使数学课堂更加的高效,从而让数学课堂成为儿童成长的乐园!  相似文献   

11.
自从实施课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但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去数学化“倾向及“数学味“缺失的现象.可喜的是,问题正在被校正,“数学课要有数学味“正在重新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然而,使“数学味“重返数学课堂,让数学课真正富有“数学味“,首要的是要从“认识“与“实践“这两个层面上找到“数学味“缘何会淡的原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既保持现有课堂的教学特色,同时又凸现出数学课必要的“数学味“.……  相似文献   

12.
何波 《华章》2007,(Z1)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运用,实质上是把启发式原则具体化和形象化。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驾驭教材,掌握教材的内部结构,了解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要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依据,要估计学生“想”的可能情况,考虑、引导学生“想”的方向,提高学生“想”的质量。所设计的问题,使学生既没有感到高不可攀,又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和跨度,触及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跳起来摘到果子”,又不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并且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平等交流,提倡课堂教学中的“对话”,通过对话发现师生可能出现的错误,从而使师生从中受益,实现“教学双赢”.那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话”呢? 一、倡导师生与教材对话 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大都将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对教材进行照本宣科,既缺乏创意,又抹杀了教材中隐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与研究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改编、补充和完善,进行“二次创作”.  相似文献   

14.
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数学课堂的“数学味”,怎样的数学课堂才富有“数学味”。我想,充满“数学味”的课堂应该是既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又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富有“数学味”的课堂也是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学习的探索过程、思考过程和反思过程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实验教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环境:它大大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数学成为儿童对其经验、常识的提炼与升华的有力工具;它采取“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  相似文献   

16.
有“数学味”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对数学教学要有“数学味”的认识日趋一致,然而“数学味”的内涵尚未有明晰的界定.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把握和调整教学行为,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关注“生活味”的同时凸显“数学味”呢?首先,有“数学味”的数学课,必须凸显数学知识与技能训练.凸显“双基”即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我国课堂教学的优良传统.然而,课改以来,由于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设置不明,导致实施过程中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或被冲淡,或被虚化,或遭失落,数学课堂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失去了“数学味”.在落实“双基”目…  相似文献   

17.
王永 《河北教育》2002,(9):24-26
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实验教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环境:它大大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数学成为儿童对其经验、常识的提炼与升华的有力工具;它采取“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它以实现儿童的发展为宗旨,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猜想、思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收获自信,感受自尊。我们高兴地看到,学生喜欢学这样的数学,教师也喜欢教它。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验老师们正在努力探索新的教学策…  相似文献   

18.
<正>所谓教材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学生需求。一、教材二次开发的向度教材二次开发以教材为依托,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可以从三个向度上展开。首先,调整教学内容。教学中,我对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继承的形式、传统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传统“教教林”的观念正在被“用教材教”的观念所取代.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被赋予“二次开发”的权利.运用教林进行创造性教学已成为教师的首选途径.本文结合学生的学情及已有的教学条件,基于创新的教学设计“以能量量子化一物理学的新纪元”为例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教材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教学法是一门既与数学又与数学论、心理学、逻辑学等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课程,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小学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具体地讲,它有以下几点:1.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2.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基本内容、教材结构和各年级的教学要求;3.掌握小学数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