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上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上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听和写的任务是输出信息,用叶老的话说就是"发表".说是口头表达能力,写是书面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中,说和写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做为一个语文教师,切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又说"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由此可见,"听"和"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老先生特别强调"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他指出"听说读写宜并重""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听说读写并重的原则在现代教育语文教学中仍然不可忽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4.
叶老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的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的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渎、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可是现实的小学语教学往往只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显然,这样做有悖于学生语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便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便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口语交际能力(主要表现在听与说)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能力,也是中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放眼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课程严重缺失,口语交际教学几近空白.集中表现在教材和课时两方面.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区抓住使用语文新教材的契机,在小学语文考试和成绩核定的方法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口试和笔试相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认为听和读、写都重要。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人们接受信息  相似文献   

7.
董文 《安徽教育》2013,(4):35-36
<正>就笔者的观察,当下高中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大致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完全放弃,放任自流。二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如何让师生真正重视口语交际,并乐于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充分认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的便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的便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实践不外乎借助听说读写之手段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语文训练。笔者主要的研究策略是:多听——夯实语文基础;多说——练就语文技能;多读——培养语文能力;多写——加强语文应用。一、多听——夯实语文基础叶圣陶老先生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1.耐心倾听,培养习惯。一个人的听觉是与生俱来的,而听说的态度、方法和习惯是后天培养的,听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听说教学的意义   听和说是语言信息口头交流的过程,读和写是语言信息书面交流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读、说、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由此可见,听说教学与读写教学处在同样重要的地位。   但是,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没有给听说教学以应有的地位。尤其是中学阶段,听说教学完全成为一个被忽视的领域。目前,我国听说教学材料缺乏,进行听说教学时教师也是随心所欲,各自为政。没有专门的听说训练时…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学校里为什么要设语文课?这个问题好像挺简单,但是各人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有很大的不同。有一种看法认为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我同意这种看法。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1.
崔英华 《河南教育》2008,(11):26-26
语文课也是一门工具课。要让学生掌握这门工具,必须提高其语文能力。教育家叶圣陶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的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都得练好。这是生活的需要,工作的需要,也是参加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我们说,要给学生猎枪,而不只是猎物;要给学生点金术,而不只是黄金。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语文教学必须变重知识教育为重读、写、听、说能力训练,扎实、活泼、有序地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以满足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接受和发展,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展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说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笔者就“四能”全面训练问题作一些探讨。一、认真把…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听也是读,用耳朵读;说也是写,是用嘴写;读也是听,是用眼睛听;写也是说,是用笔来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提到了重要位置,这是因为说话能力训练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标准提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课堂不外乎借助听说读写之手段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语文训练,即要:多听——夯实语文基础:多说——练就语文技能;多读——培养语文能力:多写——加强语文应用。(一)多听——夯实语文基础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听”是语言活动最基础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课堂不外乎借助听说读写之手段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语文训练,即要:多听——夯实语文基础:多说——练就语文技能;多读——培养语文能力:多写——加强语文应用。(一)多听——夯实语文基础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听”是语言活动最基础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年,叶圣陶同志在致上海市初中语文听说读写邀请赛的信中说: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这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参加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语文学习》八○年第七期) 在美国,从小学到中学听说训练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日本,听说能力的培养被写进了教学大纲,作为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此外,法国、英国、西德、苏联等国家也都十分强调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生应该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而说是连接听、读、写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口语交际以说为主,集听、说、读、写于一体,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在作文训练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让学生想说;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让学生愿说;指导口语交际的方法,让学生会说;开展口语交际的活动,让学生乐说。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巧妙用好"听""说""读""写",能保护好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于雪英 《现代语文》2005,(10):68-68
"听、说、读、写、思"是学习语文、提高能力的关键所在.概括起来讲,通过"听读",学生的理解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说写",侧重的则是表达能力的进步."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卢彩云 《云南教育》2003,(31):21-22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了,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新的课程标准和叶圣陶先生的精辟论述阐明了语言训练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营造语言训练环境,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呢?1.用好教材使学生能说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力度大、速度快,各种版本的教材,竞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