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德育机制是和谐发展的灵魂学生是学校的基础,是教育的主体。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是每个家庭的迫切愿望。做好育人工作、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德育为先,学生的和谐发展才有根基。我们学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围绕“德育为首、全面发展、学有专长、锐意进取”的宗旨,确立了以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为目标,以现代礼仪教育为内容的德育目标体系,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学会生存、学会成才。我们通过日常…  相似文献   

2.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尤其是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起着人生奠基石的重要作用。在德育实践中,学校以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构建起了“目标引领、方法灵活、评价激励”的德育工作新机制,将德育目标具体化,分层次、分学段进行落实,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汪圣波 《教师》2011,(18):10-12
和谐德育是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传统和谐德育是指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人我和谐”“群己和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必中节”“仇必和解”为主旨思想的道德教育体系。现代和谐德育是一种以促进主体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和谐的德育机制、德育策略为内容的道德教育体系。传统和谐德育与现代和谐德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教育模式、教育的评价体系、教育社会效用等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职德育教学要从“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角度,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发展”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因而职中德育教学的目标也应为专业教学服务,并且贯穿于学校教学、实训、实习和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三生”德育整合模式跳出单一理念.以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三者的有机整合为切入点,以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目标.旨在通过探索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在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的有效整合,最终达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三生”德育整合模式跳出单一理念.以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三者的有机整合为切入点,以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目标.旨在通过探索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在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的有效整合,最终达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2014,(18):F0003-F0003
西航三校——亲亲乐园,在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园里,师生们践行着“阳光教育”理念下的“阳光德育”。这里以培养队员的生命意识和创新精神,规范队员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核心内容。全面推进生命教育;这里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推崇学生快乐、健康、和谐、个性化的发展,关注生命成长;这里以创设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教育生态、创建适合学校及大学区共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为目标,培植德育特色,打造德育品牌,促进生命和谐发展,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学校德育是基础教育的主体工程,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当前,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学校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构建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将以德治国的思想落到实处,迎春中学确立了“以德治校,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确立了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德育目标;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德育工作难做吗?难!德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要么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要么是把德育片面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更有甚者,把德育知识当作条文教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有没有快乐的德育?有没有“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有没有回归生活、回归生命的德育?泗洪县中小学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立足于生命整体,在社会公德、心理健康、理想志向三个维度,广泛开展以“诚信、自信、信念”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诚信是立身之本,自信是成才之基,信念是力量之源。由此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和谐发展,为生命奠基,小活动做出了大文章。  相似文献   

10.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而丰富的生命,自由幸福地发展是他们的需要,教育的神圣使命就是开发调动起生命的潜能,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为所有学生搭建起展示生命精彩、放飞人生梦想的舞台。作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滑坡路小学依据江汉区教育局“本色德育”实施方案的部署,提出了“适合德育”这一理念,致力于“为灵动生命的自主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提高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为目标,营造“开放、和谐、多样”的校园文化氛围,让生活于其中的师生,都能得到真实、自然可持续地生长。  相似文献   

11.
德育和心理教育都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德育正朝着“整体性德育”、“主体性德育”、“学会选择的德育”方向发展,这些都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涉及学生的心理层面,加之社会转型期学生正面临一系列心理冲突与抉择,使德育无法回避心理教育问题。现代学校德育要想提高其实效性,必须与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其内涵,扩展其功能。本文心理教育与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三方面探索二者的联系,以期构建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以德育教育为导向的模式,从而拓展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是密不可分的,教育的目标就是以人为本,也是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的的共同之处,在幸福教育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进行和谐德育。幸福教育离不开和谐德育,和谐德育也离不开幸福教育,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对学生进行最好的教育,帮助学生找到幸福感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了提高。通过分析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发现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可以相互促进让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感恩教育:一种德育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感恩教育:一种新的德育尝试 德育过程就是教化的过程,其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化,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并转化为道德行为。我们所期望的德育实效性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达到内在的质变效果。这种效果既有立竿见影的显性效果,又有隐性效果,但最终都指向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在以往长期的德育实践中,那种“高、大、全”完人式的德育要求,那种注重德育知识灌输的贫乏的道德说教,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无从体验而让学生失去了热情。那么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进入学生的心灵?感恩教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15.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巨大挑战。学校作为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担负着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使命,课堂教学又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渠道。语文课教学具有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在渗透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通过创设良好情境,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道德教育;协调智力发展与道德成长两大目标.实现教育效果“双赢”;创设互动平台,达到教师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互促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德育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现代技术与传统德育目标的“对接”。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教育,是建立在与德育紧密相关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基础之上的,这是时代赋予德育的重要任务.然而,目前高职的德育工作,在德育主体、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和德育实效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高职德育目标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一个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德育目标的缺失是高职德育一直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构建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目标体系,是高职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和谐德育是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传统和谐德育是指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人我和谐群己和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必中节仇必和解为主旨思想的道德教育体系。现代和谐德育是一种以促进主体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和谐的德育机制、德育策略为内容的道德教育体系。传统和谐德育与现代和谐德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教育模式、教育的评价体系、教育社会效用等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理念下德育原则与方法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对于高校德育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根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目标,遵循其思想变化规律,开展生动有效的德育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以1998年新编初中德育教材为基础,以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为素 材,以学生身心成长和行为发展的规律为认知框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 探讨初中阶段德育教学的合理衔接,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循序渐进的理性学习中, 学会生活,体认和谐,心理健康,遵纪守法,能够继承仁爱孝悌、谦和礼让等美德, 成为一个有强烈的“我是中国人”之意识的好少年。  相似文献   

20.
学校德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诸要素,以实现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导师”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历史教师积极开展德育渗透,让德育思想潜移默化进入学生的头脑中,真正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每位高中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