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出版交流》2001,(1):29-29
谢清风同志在《出版广场》 2000· 4撰文认为,应当充分发挥书评的作用,实现书评的使命。文章认为:  首先,书评应该独立。书评应独立于出版单位。出版单位需要书评宣传和评判其出版物,从而宣传和评判它本身,书评的存在必须以出版单位的出版物为前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书评和出版单位息息相关。但是,书评不能因为这一点而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出版单位也不能因为这一点就要求书评依附于自身,为其利用。如果这样,对书评和出版单位都没有任何好处。目前,许多书评是出版单位组织撰写的,或者是书评者为了与出版单位实现某种利益而…  相似文献   

2.
当代书评研究的意义吴平书评经过20、30年代兴盛和80年代的发展,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接受,不仅拥有了丰富的书评实践,而且也涉及到理论领域,对有关书评的一些基本问题,人们各抒己见。有的从科学的角度看待书评、分析书评,有的也试图构架书评学的框架。尽管...  相似文献   

3.
伍杰 《出版科学》2002,(3):23-27
20年来,中国书评事业经历了复苏、发展和初见繁荣三个阶段,从有评无论发展到形成独立的书评学。1985年是重要的转折点,此后各级领导更加重视书评,队伍和阵地逐渐扩大,书评数量增多,书评和读书活动相互结合,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沉重的书评     
人们对书评的议论颇多,其中对写书评者的阿谀捧场、言过其实指责尤多。这种情况确实并非个别。有的甚至以此为交易,把书评搞成变相的广告,吹捧有加,成为商业操作,这实在是有渎于书评的清誉,丧失了书评的本义。 书评,我国自古有之,古代称之为“评点”者恐怕就是它的滥觞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图书出版工作发展很快,出书品种迅猛增加,面对众多的图书,读者如何选购图书、选读图书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也为编辑做好书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书评活动和购书、读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书评的作用,通过书评活动使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状况、基本内容、主要特点,还需要编辑做大量的工作。这几年书评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图书发展的形势还不相适应,出书多,评论少的矛盾仍很突出。编辑重视出书、忽略书评现象较为普遍。 一、书评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二、内容介绍多于评论。我们常常把书评叫作“图书评介”,应既…  相似文献   

6.
孙利军 《图书馆》2007,(6):50-52
本文通过反观书评的当下实践与研究,指出读原著已成为书评的主观标准之一,认为应重新探讨书评标准,并就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书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伍杰等编《李长之书评》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该书为书评界提供了一本书评典范作品,同时该书又为读者阅读李长之书评提供了一本导读善本。  相似文献   

8.
对图书馆书评工作的现代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立  古田 《图书馆杂志》2002,21(5):41-42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书评的现状,提出建立图书馆书评数据库,在网上传输书评信息,为更广泛的读者服务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书评的来源入手,通过建立书评数据库的具体实践,介绍了怎样利用网络收集书评资源,怎样应用TPI4.0系统建立书评数据库的全过程。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调查了图书馆网站中的书评栏目内容及设置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图书馆书评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图书馆书评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书评的功能显而易见,是书的“鉴定书”,是读者的“导航之境”,是指导阅读,进行阅读辅导的好方法。在信息和知识爆炸时代书评更显得重要,特别电是电子出版物、网络作品、多种载体出版物剧增,纷杂散乱,良莠难辨,书评工作更要加强。充分利用社会书评资料,培养自己的书评家,建立书评阵地,都是图书馆搞好书评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建阅读社会,从书评开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沈颐 《图书馆论坛》2006,26(1):35-37
结合当前读者阅读倾向和出版特征,阐述了书评的导读功能,并介绍当前图书馆书评工作的新进展,指出建阅读社会,应从书评开始。  相似文献   

13.
试论图书馆书评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文论述了图书馆书评的类型及特点,分析了图书馆书评工作的现状,指出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同时对如何搞好图书馆书评工作提出自己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4.
台湾当代书评业发展概貌●郑建明当代意义上的台湾书评,始于50年代。1954年9月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出版了最早的一部当代图书评论集,即司徒卫的《书评集》。《书评集》共收入书评24篇,揭开了台湾当代文献评论事业的帷幕。台湾当代图书评论事业可以根据其特...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报纸书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兴盛一时。1935年7月萧乾接手《大公报》副刊,特辟书评专栏,得到当时众多书评家的支持,这成为《大公报》副刊的特色栏目,也成为书评栏目中的“翘楚”。新中国成立后,书评常常是报纸副刊上偶尔设置的一个栏目,很少能够“一以贯之”;而且,在很长的时间内,书评只是政治的传声筒、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当代,《南方周末》的《阅读》、《汇报》的《书缘》、《新京报》的《书评周刊》等都拥有了定期的专栏,总结其经验、探讨其不足,对于繁荣书评,营造“书香”社会有着至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书评的性质和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源  汤美玲 《图书馆》2001,(4):46-48,56
本文以书评是与图书相关的评论信息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书评的性质和职能,并以此为依据对有关的书评现象进行了阐述和评述。  相似文献   

17.
回首中国书评百年史,尤其是回顾近20多年的来路,中国当代书评确乎畏首畏尾,进展不大,几乎没有达到书评的学理标准。而学理的书评标准是什么?如何能找到当今书评振作奋起的支点?且听作者在下期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书评事业的繁荣──喜读《书评学》毛鹏多年来,徐柏容同志致力于编辑出版有关学科的理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继《书籍编辑学》、《杂志编辑学》之后,他的这本新著《书评学》又问世了,捧读之余,受益良多,不揣浅陋,为之嘤鸣,以求友声。这本《书评学》...  相似文献   

19.
科技书评的文体凡丁科技书评可以借用文学写作的常用文体,使科技书评的表达像文学评论一样,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从而达到最大限度传播科学的目的。1.随笔式这是一种自由的、文笔优美的表现形式。书评作者在读了某书后,书中的某段话、某个观点引起了他的灵感,随手...  相似文献   

20.
诞生百年的纽约时报书评周刊魏龙泉1996年10月10日,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刚刚度过了它的百岁生日。由一张日报主持每周一次书评。而且选续百年不断,可以说在世界报刊史上是一个创举,是光荣的历史记录.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出版了百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