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虽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但中国却没有率先制定出促进科技化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制度的缺失是近代中国未能发生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进而造成近代经济衰落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从产权理论的视角分析这一问题,有助于我国建立科技、经济、法律协调发展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虽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但中国却没有率先制定出促进科技文化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制度的缺失是近代中国未能发生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进而造成近代经济衰落的极为重要的原因。西部大开发要获得成功,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建立与市场经济适应的产权及其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3.
李约瑟之谜的实质在于探求近代西方世界为何兴起与东方世界(尤其是中国)为何衰落。知识产权制度的缺失是近代中国未能发生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进而造成近代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以知识产权制度为进路来审视李约瑟之谜这一诘问,对于我们当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知识产权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产权文化包括观念形态和制度形态两个层面的意义.近代知识产权制度诞生的历史告诉我们,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生根发芽必须有其适宜的文化土壤.当代中国知识产权文化的构建需要培养相应的政策环境、行业环境、意识环境、人才环境和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5.
高等院校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桥头堡,是引领知识产权发展变革的主要推动力。知识产权的产出和转化需要在法律层面进行全面的布设,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高校科技创新具有引导作用,同时也对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具有促进作用。美国《拜杜法案》自实施以来,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转化方面成效显著,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针对我国高校存在的问题如体制弊端、科技创新投入缺乏以及知识产权转化率低等,通过分析"拜杜法则"的起源、运行及在中国出现的困境,提出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议,以期对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转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态,有着它特有的经济基础结构与法律制度体系,在法律制度体系中,知识产权法与科技、经济有着特殊的关系.近年来,为适应加入WTO的要求和履行TRIPS有关规定,我国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发展现状以及完善知识产权法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旨在引起更为广泛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利,是指知识产权人对其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制度是科技和法律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事人科技创新的动力,为科技创新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也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而不断扩展其内容和体系。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而目前大学生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成为阻碍大学生提升和发挥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应采取大学生科技创新立法保护,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法律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科技发展催生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也应随之发展。基于我国科技发展和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现状的研究,认为应当设置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具体权利,从而赋予知识创造者更多的权利和保护,扩大保护对象的范围,切实落实“有法可依”的法治理念;还应当提高知识产权领域的立法技术,借鉴其他先进国家较为先进和详密的法律理念和法律理论。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凡是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都较早地建立和健全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已成为世界各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规则都面临重大的改革和调整,知识产权作为利益机制,全面履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挑战,因此,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适应WTO的必然选择.本文立足于此,就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的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自主创新是一国发展战略的核心,而科技创新有赖于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当前日本等国纷纷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我国各地法院亦启动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尝试。无论从效率与法律信仰的内在要求还是知识产权审判层面的现状考量,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模式均优于三审分立。但现今的三审合一模式仍无力杜绝同案不同判及诉讼延滞等弊病,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成立专利法院、培养复合型法官、调整诉讼顺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的目的是激励科技创新,但是过度保护知识产权又可能会抑制科技创新发展。知识产权表现为一种法定垄断状态。在知识产权许可协议的谈判过程中,掌握技术标准中知识产权的权利人从事限制竞争的行为,可能导致合法的垄断转化成反垄断法所关注的经济垄断。通过分析技术标准中知识产权人拒绝许可行为及典型案例,说明了采取一定的反垄断法规制,可以减少因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导致的科技创新垄断效应,改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与知识产权之间存在着一种客观的互动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扩大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客体 ,拓展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内涵 ,延伸了产权的保护区域。同时知识产权在科学活动中的导向和借鉴作用及其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激励和保护作用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罗马私法是以“物”(包括有体物与无体物)为客体范畴构建古罗马的财产法体系的,其对象主要是有体的物质,也包括无体的制度产物。而其中,尤其是罗马法的“无体物”理论为近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创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和关键性的概念性工具。通过对无形财产形态历史演进的考究,追溯知识产权制度基本理论在罗马法中的雏形,结合当今形势的发展对知识产权和无形财产权的关系展开学理研究,构建出合理科学的无形财产权体系。  相似文献   

15.
“双一流”建设高校参与组建的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是推动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以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中关村科学城的典型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项目为案例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我国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案例分析表明:第一,“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政府、企业等建立的融通创新模式主要包括“项目衔接型”、“平台共建型”和“产业技术联盟型”,且分别适用于高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高校与企业基于产权长期合作和共创共享紧密合作的情况;第二,“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融通创新体系中通过培养人才和产出创新成果,不仅对政府、企业等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起到显性的直接与间接作用,还具有传播创新文化与塑造创新需求理念的隐性作用。基于此,“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推动我国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建立中应继续推进技术转移办公室建设,加强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完善和拓展融通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方卫星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12):116-120,128
我国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学术失范的另一阴暗面。这种阴暗面的存在又将引发人们的不公正感和激愤情绪,并败坏学风、文风和党风,浪费国家财力和学者精力,损害学术队伍的形象和声誉,最终将降低教授、研究生和整个学术队伍的学术水平。为了根治学术失范,我国必须制定一部《学术法》,把党和国家繁荣学术研究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把国内外学术研究、评审与管理、出版中应有的学术道德、职业精神与成熟的方法、经验、原则、程序和制度以法律形式记载下来,并加以推广,从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规范学术研究队伍和学术出版机构的学术行为,加速科技创新并实现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源于18世纪的德国,中国大陆起自20世纪70年代。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法律确认的知识产权的范围也存在差异。在我国,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与其他民事权利如物权、债权和人身权利相比,知识产权具有自身的特点。修改后的刑法分则对侵犯知识产权罪共规定了7个具体的犯罪。构成知识产权犯罪必须具备四个要件。界定了知识产权犯罪的必备条件,对于我国加入WTO后,司法机关应对知识产权犯罪活动,追究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为新经济发展提供知识、人才,并促进世界技术交流与合作。然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际标准相比,存在着立法上的空白和“粗略疏漏”,执法程序也不完善。因此,必须树立知识所有权观念,完善知识产权立法和加强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