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阳 《辽宁教育》2009,(5):56-58
中小学课本里,有许多名篇佳作,它们不仅给学生以营养,相信也常常让老师们心有所悟。在提倡阅读个性化的今天,如果没有教师个性化阅读的率先垂范。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也许很难有效实现。古人读书,常把自己的零星随感写在书边的空白处。这里,我们大着胆子套用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开辟了“写在课本边上”这样一个栏目。期待汇集老师们备课时对名家名篇的感悟。期待大家能和我一起用心耕耘这块特别的园地。  相似文献   

2.
李阳 《辽宁教育》2009,(6):54-56
中小学课本里,有许多名篇佳作。它们不仅给学生以营养,相信也常常让老师们心有所悟。在提倡阅读个性化的今天。如果没有教师个性化阅读的率先垂范。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也许很难有效实现。古人读书。常把自己的零星随感写在书边的空白处。这里。我们大着胆子套用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开辟了“写在课本边上”这样一个栏目。期待汇集老师们备课时对名家名篇的感悟。期待大家能和我一起用心耕耘这块特别的园地。  相似文献   

3.
李阳 《辽宁教育》2010,(6):53-55
中小学课本里,有许多名篇佳作,它们不仅给学生以营养,也常常让老师们心有所悟。在提倡阅读个性化的今天,如果没有教师个性化阅读的率先垂范,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也许很难有效实现。古人读书,常把自己的零星随感写在书边的空白处。这里,我们大着胆子套用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开辟了"写在课本边上"这样一个栏目,期待汇集老师们备课时对名家名篇的感悟,期待大家能和作者一起用心耕耘这块特别的园地。  相似文献   

4.
李阳 《辽宁教育》2009,(3):53-55
中小学课本里。有许多名篇佳作。它们不仅给学生以营养.相信也常常让老师们心有所悟。在提倡阅读个性化的今天。如果没有教师个性化阅读的率先垂范。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也许很难有效实现。古人读书。常把自己的零星随感写在书边的空白处。这里。我们大着胆子套用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开辟了“写在课本边上”这样一个栏目,期待汇集老师们备课时对名家名篇的感悟.期待大家能和我一起用心耕耘这块特别的园地。  相似文献   

5.
李阳 《辽宁教育》2009,(4):51-53
中小学课本里,有许多名篇佳作。它们不仅给学生以营养,相信也常常让老师们心有所悟。在提倡阅读个性化的今天.如果没有教师个性化阅读的率先垂范。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也许很难有效实现。古人读书.常把自己的零星随感写在书边的空白处。这里,我们大着胆子套用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开辟了“写在课本边上”这样一个栏目,期待汇集老师们备课时对名家名篇的感悟。期待大家能和我一起用心耕耘这块特别的园地。  相似文献   

6.
实现自主课堂的根本,在于教师要改变旧有的教学观念,变“教授教材”为“用教材教”,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习得必要的学习方法,逐步实现自主阅读。让教材成为最佳范例 语文课本中收录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还要知道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实际就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相似文献   

7.
王力 《语文天地》2013,(13):25-26
目前,中学生普遍不喜欢写作文,甚至害怕写作文。学了那么多的名家名篇,为什么学生写起来还是没有素材,内容贫乏,语言干瘪乏味呢?原因在于教师在处理教材中的名篇时,只把它作为阅读鉴赏的材料,没能将之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一、依据课本,归类整理写作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中,素材便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不存在复习的,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崭新的感悟。阅读,不是老师讲,学生听;不是老师写,学生抄;不是老师划,学生背。阅读,需要亲历,需要个性化。什么是个性化的阅读?个性化的阅读是指在一种自由安  相似文献   

9.
念峻荣 《山东教育》2012,(Z1):40-41
此刻,翻阅着手边一本本语文书——这些昔日让学生感到些许枯燥的教科书,我的眼睛变得明亮起来。在我眼中,这已不再是一页页白纸黑字的课文和笔记,而是学生们用思考与灵性谱写的乐章。回想起"阅读批注"刚刚走近学生们的那段日子,从批注符号的运用,到批注方法的指导,我足足花了两周的时间。起初,学生们眉头紧锁地盯着课本,时而这里标标,那里画画,半天时间也只是写了寥寥几笔。看来,只是老师一味  相似文献   

10.
郭仰全 《广西教育》2014,(25):43-43
正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教什么"与"怎样教"这二者是互相依存、互为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实现对字词句段的大量阅读,为语言表达积累素材;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如何让学生将这些素材运用到语言表达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言语表达系统。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习得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自出名家名篇,其中的体栽、内容和创作手法各具特色。教师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悉心揣摩作家的谋篇构段方式,感受作家语言的魅力。一、关注个性语言,尝试仿写名家作品通常展现出名家们个性化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整齐划一齐步走”,醉心于数量化和标准化。在课堂上,学生似乎被一双无形的手捉到“同一朵花”上。譬如,老师说哪段文字写得妙不可言,学生仿佛英雄所见略同,哇哇哇,一阵高声朗读;老师说哪个句子画龙点睛,学生似乎一下子茅塞顿开,刷刷刷,一字不漏地抄。一句话,老师说甜就是甜,说咸就是咸。这种步调一致的“整体性阅读”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仅降低了教学效率,而且也伤害了学生在阅读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理想的阅读境界应该是带有个性化的选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  相似文献   

12.
明显玲 《考试周刊》2013,(69):48-48
本文对如何让学生快乐作文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名篇佳作引路。让学生按照阅读名篇、赏析名篇、仿写名篇的顺序进行训练,循序渐进;说真话诉真情。努力寻找学生生活中的动情点,为生活与写作搭建桥梁,让学生学会在平淡中表达真情:享受轻松作文。教师的下水与学生的写作双管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方面,各地老师们开始做一些尝试,认为“主题同步阅读思维可视化教学”,更能提高学生以“听、说、读、写、识、记”为主的语文阅读素养,引领学生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提升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学生们个性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打好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学阶段,由于课程门类多,作业负担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如何改变这一现象?重视课本阅读,让课本为写作服务不失为一良策。首先是在课本阅读中让学生从把握主旨、理清作者思路入手,学会如何审题,懂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其次阅读中领悟作者写什么、怎样写的道理,再次是让学生写好一课一得,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调动了写作的兴趣,同时还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个性化阅读中增强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而品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与品读的有效结合就是个性品读,通过个性品读,可以使学生有效品味文本语言、触摸文本意境、体验文本情感,从而让阅读课堂更高效。一、在个性品读中品味文本语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很多课文都是一些文字优美的名家名篇,这些课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6.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紧抓"阅读"这根绳,千方百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然而,我们时常还看到老师们紧抠课本,紧盯作业,紧抓分数,把学生读课外书当成分外事,更谈不上去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不存在复习的,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崭新的感悟。阅读,不是老师讲,学生听;不是老师写,学生抄;不是老师划,学生背。阅读,需要亲历,需要个性化。什么是个性化的阅读?个性化的阅读是指在一种自由安全的心理状态下的自主、独立、各取所需、探究发现的阅读,是一种走进作品,与作者直面对话的阅读。是一种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阅读。  相似文献   

18.
邱洪娟 《成才之路》2009,(30):42-43
进入中学的学习阶段,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每当提到写作文的时候,常常令许多能说会道的学生都抓头挠耳;至于那些少读少说的学生就更是胸中无墨,枯水无源了。还经常听到老师们埋怨学生的作文题材匮乏.千篇一律,空洞无物;或记流水账,缺乏真情实感;又或者根本写不出,对作文产生恐惧感;作文水平每况愈下。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现在的学生阅读少,个性化阅读更少;没什么文字积累,更别说什么好词好句,精彩章段了。俗话说得好:“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巧媳妇无米尚且难为之炊,  相似文献   

19.
吴怀林 《师道》2004,(3):26-26
曾几何时,小学语阅读教学盛行“整齐划一齐步走”,醉心于数量化和标准化。在课堂上,学生似乎被一双无形的手捉到“同一朵花”上。譬如,老师说哪段字写得妙不可言,学生仿佛英雄所见略同,哇哇哇,一阵高声朗读;老师说哪个句子画龙点睛,学生似乎一下子茅塞顿开,刷刷刷,一字不漏地抄。一句话,老师说甜就是甜,说成就是咸。这种步调一致的“整体性阅读”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仅降低了教学效率,而且也伤害了学生在阅读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不存在复习的,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崭新的感悟。阅读,不是老师讲,学生听;不是老师写,学生抄;不是老师划,学生背。阅读,需要亲历,需要个性化。什么是个性化的阅读?个性化的阅读是指在一种自由安全的心理状态下的自主、独立、各取所需、探究发现的阅读,是一种走进作品,与作者直面对话的阅读。是一种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