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镇西老师在《大街上的语课》一中回忆了自己让学生到大街上“捉”错别字的语实践活动,认为这种“创造性”的“开到大街上去”的“语课”“深受学生欢迎”,比那种每个字抄10遍的“低效甚至无效而又枯燥无味的作业”更有趣。其实,不少语教师(包括我)都曾搞过类似的活动。李老师的章引发了我这样的反思:这种“大街上的语课”效率到底怎么样?  相似文献   

2.
伴随新课程的改革,评价学生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为了突出评价的激励功能,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老师们作出了许多努力。在准备一些公开课时,连评价语也列入了备课的一部分。我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当时的表现,恰如其分地给予肯定。不能把评价语装点成“与新课程同行”的一个门面。首先,评价语应该实事求是。一次公开课,一位老师指着一幅昆虫图片(那昆虫的翅膀立在背上)问:你们觉得它的翅膀像什么?同学们有的说:像宝剑。有的说:像剪刀。教师都饱含深情地赞道:你的想像力真丰富!而当一位学生说像蝙蝠时,教师的眉头略微皱了一下,重复了这…  相似文献   

3.
一、了解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内容.设计作的整体教学方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新教材共有8个语园地,每个语园地围绕单元整组教材设计了一篇习作,重点是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一学期要写8篇习作,对于初学作的孩子来说难度很大。对于老师来说指导也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弄不好,就会出现教师“教”不细,学生“学”不好的恶性循环。为此,笔根据新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向多位作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制定了整套作整体教学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断翅的天使     
近日收看《百家讲坛》节目,于丹教授的一句话让我深受感动,她说:“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因为他们的翅膀断了,所以掉在了地上,而老师的职责就是把翅膀断裂的地方缝合起来,让他们重新回到天空。”就是这样简单朴素的一句话,却深刻地诠释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职责,形象而又生动。  相似文献   

5.
张万祥老师是天津的一位退休教师,德育特级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版多本班主任工作的书籍。他在“教育在线”张贴的“教育精妙小语拾萃”系列帖子,是他从自己近两年间阅读的大量教育报刊章中录的精炼、精妙句的汇总。它让老师们在省时省力中,聆听精粹小语,体味教育情结,反思教育行为,激发教育灵感,引发崭新思维,生发教育智慧,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受到许多教师的喜爱。受《教师博览》之约,张老师现将这些句进一步整理、归类,《教师博览》从本期开始连载。  相似文献   

6.
上学期,我被推荐参加四川省小学语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接受任务后,市教科所和学校领导都高度重视。组织了一大批名师和语教学专家帮助钻研教材、设计教案,然后又是一次次的试讲。每一次试讲后,各位专家和名师们都会对课堂进行“会诊”,大到每个教学环节,小到我的每个眼神、动作。开始,我还能找到感觉,后来试讲的次数多了,听的意见多了,一到讲台上。专家和名师们的提醒就会条件反射到大脑中:“某老师说这里要注意……”;“某专家让在那儿要……”。结果越注意就越找不到感觉。最后对自己都产生怀疑了:“我怎么不会上课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每年春天在美丽的南湖岸边(金庸大侠的家乡),都会有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教学研讨活动——“南湖论剑”。来自江、浙、沪的各路语高手云集一堂。他们各自带来了构思新颖的课以及共同关心的语话题,多方切磋、交流、碰撞,以唇枪舌剑代替刀光剑影。以共生共享代替你死我活,在各自“亮剑”、“过招”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想和理念,长进自己的技艺和技法。今年的大主题是“多元化背景下的语课程”,主要是通过与“媒体课程资源”有关的五节语课,研讨语课该怎样运用媒体课程资源。五节展示课和相关课程资源是:上海建平实验中学李百艳老师的《短信生花》(短信语言与语课程):诸暨浣江中学张虹琴老师的《音乐之声》(音乐剧与语课程);江苏昆山国际实验学校刘恩樵老师的《让歌与诗在课堂里相映生辉》(流行歌曲与语课程);嘉兴市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沈德明老师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电影与语课程);海宁市南苑中学黄奇恩的《两小儿辩日》(网络与语课程)。课堂展示与互动评课结束后,还有一场精彩的多方对话,有五位知名特级教师和与会的语教师进行互动对话。这五位大侠是:绍兴市教研室主任沈江峰;上海世纪建平中学校长马蠡;浙江省教研室中学语教研员胡勤;宁波市教研室副主任褚树荣;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主任王晓红。现将对话的部分实录刊登。与广大语教师共享。[编按]  相似文献   

8.
作的评改,传统的教法是教师评、教师改。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教师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习作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作批改、讲评在习作教学中尤为重要。其中批改学生的作是最令语老师头痛的事,既费力,又不讨好。学生精心构思的一篇章,都希望得到老师细致的批改和评价。面对所有学生的作。教师要做到每篇都精批细改,是很难做到的,除非语老师不做别的事,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批改作上,我想语老师如果能做到这样,不去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新知识,吸收新营养,到时候也就会导致“江郎才尽”,造成恶性循环。[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聪明阶梯     
奚老师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作文,打算挑选最好的几篇,参加市里的比赛。她说:“我故意不限定题目,不等于没有题目,是让你们把想象的翅膀充分张开……”  相似文献   

10.
马超俊老师现任教于浙江省象山县第二中学,是语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教师,宁波市名教师,担任副校长职务。  相似文献   

11.
孙威 《吉林教育》2005,(4):43-43
尊重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也是教师体现教学民主作风的体现。做为一名教师,应时刻意识到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而不能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更不能对学生任意发号施令或大声斥骂。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到这一点。封建社会的一些“师道尊严”还在我们许多老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2.
人们似乎对语教师的期望过高,从九八年南方一家报纸章的观点便可以看出,既然语教学是“误尽苍生,毁我长城”,那么.作为语教学主体的语教师白然难脱干系,可这对语教师公平吗?别的不说,就以人们仇视最深的标推化试题来说,最初它是语教师搞起来的吗?你高考指挥棒这么指示了,语教师难道还能不行吗?怎么这些事实那些指责的人们看不到,却总是把一切不实之问往老师身上栽呢?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小班幼儿午睡起床的时间,许多幼儿坐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原来是等老师一个一个地帮他们穿衣服。性格开朗的幼儿说:“老师,在家都是妈妈给我穿的,我不会穿”;另一个幼儿看老师手忙脚乱地忙着,焦急地自语:“老师要是长出许多手就好了,就可以帮我们每个人都穿好衣服了”.  相似文献   

14.
“其实我只是一名教师” 8月7日。华中师范大学佑铭体育馆。一千多名农村中小学教师陆续坐定。 离开课还有5分钟。班主任开始介绍今天上午的授课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理事、华中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胡明道老师!”听了这一长串的符号,胡老师只用了一句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话:“这都是些虚拟的光环,其实我就是武汉六中的一名教师。”体育馆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毫无疑问,这掌声,是为“我就是武汉六中的一名教师”而响起的。  相似文献   

15.
语教学,既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保证教学质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刘家绍老师从1992年开始研究,设计了一种便于语教师操作、高效率的“三环节教学”结构模式。何萍老师运用该模式成功地教学了《狼》这篇课。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素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三环节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到上海浦东去看望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士,正赶上那里举行隆重的教师节集会,遂在毫无精神准备的情况下.被推出来作即席发言。仓促间倒是说了几句心里话。这就是:在现代,存在“一师多生,一生多师”的情况:每个学生的老师多到几十位,而每个教师的学生多达数以干计。问题是就一个学生来说,在众多的老师中。到底有没有、有多少是自己“心目中的老师”。  相似文献   

17.
张洪俊 《青年教师》2005,(12):31-34
2004年5月,有幸参加了江苏省第八届“五四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论大赛颁奖大会暨同题课研讨,与会期间有幸听到了一节颇具特色的语观摩研讨课,执教是张家港梁丰中学青年语教师邬建芳。那天,邬老师执教的是我国现代名诗人、翻译家徐志摩先生的经典名作《再别康桥》。邬老师的这节课,当时就有很多专家现场点评为“诗人的气质、表演家的风采、魔术师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全国中语会联手中国教师研修网打造的“中学语大讲堂”,在地方中语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紧张认真的准备.已定于2007年元月15日在网上开播。首批推出的是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湖北、山东五省市的二十几节课。授课教师既有闻名全国的老特级教师,如武汉六中的洪镇涛、北京十二中的王俊鸣等,也有教坛新秀.如近些年来在全国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史建筑、张军、吴欣欣老师等。每位教师授课之后,还将“说课”——讲述自己的教学构想,进行教学反思,然后由专家评课,并在网上即时开展授课教师、评课专家和广大看课教师之间的现场互动研讨活动。在全国享有盛誉的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苏立康、史绍典老师等.都将参与评课和网上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5月,阳光灿烂,论坛上关于教师自身的探讨多起来了。在新教育在线语沙龙,王晓春老师的帖子《语教师试分类》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王老师根据语教师对改革开放以来的语教育现状的态度将语教师分了四类:在牢骚中跟随;在认同中修补;在摩擦中拒斥;在改革中合作。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充分体现了语课程标准工具性和人性有机的统一,也是《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学习和运用领域的一种拓宽和创新。由陈韵老师执教的《外号》一课的教学实录及王立均老师的点评。相信对广大小学语教师会有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