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首谈话,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祖国是伟大的,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大约有 960万平方千米。今天,老师把我们的祖国搬进了课堂,你们信吗 ?(生答不信 )  师: (出示一张中国地图 )瞧,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你们知道我们的大中国是如何画在这张没有黑板大的地图上的吗 ?  生:把它缩小。 (教师出示卡片:缩小一定的倍数或按一定的比,学生齐读 )  师:利用地图,我可以很快地告诉大家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你想知道哪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呢 ?请出题考考老师。   学生说:想知道无锡到南京、无锡到北京、南京到上海的…  相似文献   

2.
师:小朋友们请看,老师这儿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圆纸片,我呀,只要剪一剪,贴一贴,就能用它们拼成各种各样漂亮的图案。你们想拼吗 ?  生: (齐 )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以《我会拼图》为内容,上一节口语交际课。 (板贴课题 )  师:老师用这些小圆片拼成了什么呢 ?请小朋友看幕布。 (投影,出现熊猫、金鱼等 4幅图案。 )  师: (手指熊猫图案 )请问小朋友,我拼的这幅图是什么 ?  生:老师拼的这幅图是一只可爱的小熊猫。   师:我拼的这只可爱的小熊猫都用了哪几种颜色 ?  生:老师用了黑色、白色和红色三种颜色。  …  相似文献   

3.
师:昨天,老师要求大家预习课文,大家预习得怎样 ?老师要检查一下。谁来读读课后的词语 ?  (生读词语,教师相机订正 )  师:很好 !在自读课文时,你们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 ?  生:“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 ?鱼怎么会游到纸上来呢 ?  生:课文说的是一个聋哑青年画鱼的事,为什么用“鱼游到了纸上”作标题呢 ?  生:我认为鱼是不能游到纸上来的,课文说的“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是什么呢 ?  生: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有什么关系呢 ?  生:“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有什么不同 ?  生:什么是“忘我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节奏的魅力     
学校举办艺术节,在各班征集有创意的节目。正好,上节课我叫同学们用身边的资源制作了打击乐器。何不在这上面做文章呢?我向学生提出要求:“同学们自制了这么多有创意的打击乐器,我们利用这些自制乐器再创作一个节目,把大奖拿回来好吗?”同学们兴味盎然,在激烈的讨论中,老师进一步引导——师:我们创作了这么多自制打击乐器,拿来做什么呢?生:为音乐伴奏。师:怎样伴奏呢?生:打节奏。师:用自制乐器来创作一个节目,其实就是用多变节奏来创作。那么,你们知道节奏是怎样来的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节奏的存在呢?我们来寻找一下节奏吧!(学生自由讨…  相似文献   

5.
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合二而一,称之为“口语交际”。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科学认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对语文教学的更高要求。那么,在课堂上怎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呢 ?请看以下教例:   ……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红领巾电视台要办一期谈理想的节目,事先派记者到各个班级采访,选出那些讲得好的小朋友上电视,你们想不想上电视呀 ?  生:想 !  师:那得先接受记者的采访。你们被采访过吗 ?  生:没有   师:你们在电视里看见过吗 ?说说别…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2.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3.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制定制作小乐器的计划,并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可以客观地评议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二、教学流程1.研究乐器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任老师今天都为大家准备了哪些乐器?(在暗箱内分别演奏)生:(专注地倾听,一一辨认)沙槌,碰盅,木鱼,串铃……师:想不想亲自玩一玩?生:(热切地)想!师:一会儿老师就把乐器发给大家,你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组同学一起玩。不过,等会儿你一…  相似文献   

7.
师: 同学们, 你们旅游过吗? 生:旅游过. 师:谁能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言论……)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好地方. 老师真想有机会也去看一看. 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都去过哪些地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想! 师:为了这节课,老师特意把自己去过的一些名胜古迹、游览区等部分景点的纪念门票拿出来供同学们欣赏.(出示纪念门票,学生欣赏.) 师:其中有世界名迹:长城、故宫,有我国著名的秦皇岛、海底世界等等.对于这节课表现突出的同学,下课后老师将把它们奖励给你们. 同学们有信心得到它们…  相似文献   

8.
一、引入——学生自行发现问题   (教师做对比实验:小车两次从同一斜面滑下,一次滑到光滑的桌面上,另一次滑到铺在桌面的地毯上。 )  师:看到了什么现象 ?两次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  生:我看到老师一松手,小车就从斜面上滑了下来,在桌面上滑得很远,在地毯上却滑不动。   师:你们看到这个实验,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  生 (综合 ):小车为什么会从斜面上滑下来 ?为什么滑的距离不一样 ?为什么在地毯上滑不动,在桌面上却滑得远 ?  师:噢,有这么多问题要提,想得好。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小车为…  相似文献   

9.
魏雪风 《科学课》2008,(2):32-33
师:我们全家准备外出旅行,可是有一件事情老师没办法解决,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事吗?生:想。师:我们家有一些盆栽花草,外出这么长时间,没人浇水,我担心它们会枯死。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生:旅行前给花浇上足够的水。生:把家里的钥匙交给熟人或邻居,请他们帮忙。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首先请同学们做两道复习题。列出含有未知数 X的等式,再解答。  1.21加上什么数得 70?  2.一个数减去 32得 51,这个数是多少 ?(学生解答,略 )  师:同学们对用含有未知数 X的等式解答文字题,已掌握得不错了。如果是一道应用题,我们能不能也用含有未知数 X的等式来解答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列含有未知数 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 (板书课题 )  二、学习新知,掌握方法  出示例 2:学校买来一些粉笔,用去 28盒,还剩 42盒。学校买来多少盒粉笔 ?  师:大家看这道题里边有哪些量 ?  生 1:…  相似文献   

11.
师:还记得上节课学习时,老师扮演了什么角色吗?生:种树人。师:你们呢?生:小树苗。师:这节课我们保持不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记得我这个种树人在给你们浇水时有什么特点吗?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导入 ,激趣揭题。  师 :同学们 ,这节作文课要求写一种小动物 (板书 ) ,要求大家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 ,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说说并写下来。  请大家回忆上学期写小动物的课文是哪一篇 ?  生 :《翠鸟》  师 :这篇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翠鸟的呢 ?  生 :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板书 )  这节 ,我们就以《翠鸟》这篇课文的写法来写一种小动物。  我们要写的小动物是什么呢 ?老师先让你们猜个谜语 :“胡子不多两边翘 ,开口爱说‘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 ,厨房粮仓它放哨。”这是指哪一种小动物 ?  生 :猫。  师 :…  相似文献   

13.
一、引入   师:同学们照过像吗 ?你们的像片都放在什么地方呢 ?  生:夹在像册里。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的相片可以被夹在相册里,那你这个实实在在的人能夹在相册里吗 ?为什么 ?  生 1:因为人太胖了,太大了。   生 2:因为像片上的人是在一个平面上的,而实实在在的人有厚度,占有较大空间,所以不能夹在相册里。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这是因为像片上的人是平面的,而实实在在的人是立体的。 (板书:平面、立体 )。   师:我们以前还学习过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谁能说一下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  生:长…  相似文献   

14.
师:(出示饮料)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生:饮料。师:它是液体还是固体?生:液体(板书)师:你们想不想喝?生:想。师:老师今天决定把它奖给最守纪律的小组,好不好?生:好。师:其实,老师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准备了三种液体,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它们到底是什么,好不好?(学生观察)师:观察好没有?生:好了。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告诉大家?生:白色的是洗洁精,黄色的是油,红色的是葡萄酒。生:不对,红色的是果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眼评:这个问题很好,让孩子们知道“观察”能了解许多知识,“观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演生…  相似文献   

15.
刘艳萍  杜清 《湖南教育》2000,(18):38-39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生:我国有56个民族。师:不错,这些民族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出示版图),你知道哪个民族的人数最多?  生:汉族。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民族呢?  生:苗族、傣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学生说,教师出示各民族的小朋友画像)  师:其他的民族人数少,我们称它为少数民族(板书)。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你能说出几个节日吗?你知道有哪些习俗呢?  生1:我知道端午节,端午节有吃棕子、赛龙舟的习俗。  生2:我知道中秋节,中秋节有赏月…  相似文献   

16.
一、课前活动师:同学们,离上课还有几分钟,我们来唱首歌还是来表演一个节目呢?生:我们来表演一个节目吧!师:那好哇,请上来!(学生模仿“千手观音”的造型。)师:真棒,给她们掌声![评析:通过这个课前的小活动,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又能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和对称美。]二、认识对称物体师:老师买了一个非常好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看?生:想!师:是什么呢?(边说边拿出泥人放到实物投影仪上。)生:是我们的惠山泥人!师:对了,你们看,两条弯弯的眉毛,两只笑眯眯的眼睛,还有红扑扑的小脸蛋,太可爱了!师:老师今天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来…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按照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指导学生读懂各自然段并学习写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   师: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 (录像定格 )。长廊是什么样子 ?老师想请三名同学分句朗读第二段。   (学生朗读第一、二句 )  师:这两句写了什么 ?  生:写了长廊的颜色:绿绿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生:还写了长廊很长。一眼望不到头,有 700米长,分成 273间。   生:这两句写长廊的样子,写长廊的外部。   (学生朗读第三句 )  师:作者接着写了什么 ?谁能配合画面介绍一下 ?(录像定格 )  生:写了…  相似文献   

18.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玩具,想不想看一看呢?(生:想!)好,不过你们看完了可要告诉老师,你们最喜欢哪些玩具?(出示课件)生:我最喜欢模型飞机。生:我最喜欢音乐盒。生:我最喜欢布娃娃。生:我最喜欢黄色的小鸭子。师:这么多同学喜欢我带来的玩具呀!这些可都是我们学校玩具厂自己设计生产的,不仅你们喜欢,我们娄底的小朋友也喜欢,周边的县市如湘潭、邵阳等地方的小朋友同样喜欢。我想,我校的玩具这么受大家欢迎,除了它们漂亮、好玩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校有一大批优秀的推销员。这次,老师…  相似文献   

19.
师:今天老师给咱们班同学上课感到非常的高兴,所以给每个小组带来了一份礼物,都看到了吗?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生:想。师:赶紧打开看一下。师:谁来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一盆花。师: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生1:花的茎和叶都被透明塑料袋罩住了,并且袋口扎得很紧。生2:塑  相似文献   

20.
师:同学们好!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相信同学们上课的表现,一定会让老师更加高兴的,你们说是吗?为了感谢同学们的支持,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大家。(出示课件,播放音乐《老鼠爱大米》)师:怎么样,喜欢吗?生:喜欢。师:听到这美妙的声音后,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问题)生1:我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2:我想知道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多,要想知道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还要掌握它的研究方法。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