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舆论监督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已经使其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的民间力量。本文以网络事件"史上最牛团长夫人打人事件"为例,阐述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在信息传播、观点表达等方面彰显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今年的"两会"上,"互联网"、"网络民意"、"网络舆论"等都成为耀眼的词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通过网络富集民意反映群众呼声,网络舆论的声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民意的顺畅表达极大地增强了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政治生活民主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叶冲 《传媒观察》2014,(6):13-15
针对2013年国内网络舆论监督研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与评述:网络舆论监督的成因、过程、特点,网络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与正负影响,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与不足,网络舆论监督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微博为首的新兴网络媒体的快速普及,标志着Web2.0时代中的舆论监督正朝着以公众主导的模式发展。微博"围观"成为网络舆论监督行为的典型表现之一。运用福柯的微观权力学对网络舆论监督行为的权力运作和规范机制加以分析得出,"围观"通过微小个体的话语力量的聚集产生出巨大的规训力量,并通过法律、市场、社会规范和架构将其规范作用从网络虚拟空间转移到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5.
“人肉搜索”与舆论监督、网络暴力之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锐 《新闻记者》2008,(9):87-89
自从2001年"人肉搜索"进入中国网民的视野,已历时7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发生的几起事件,如"辽宁女事件"、"重庆女生事件"和"范晓华事件"等,使"人肉搜索"再次处于风口浪尖,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综观对"人肉搜索"的评价,欢呼者有之,认为人肉搜索是网络舆论监督的新方式,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谴责者有之,认为"人肉搜索"无异于网络暴力.那么"人肉搜索"与网络舆论监督、网络暴力的关系到底如何?认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把握"人肉搜索"的实质,引导"人肉搜索"的走向,规避"人肉搜索"固有的弊端.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社会,网络舆论监督力量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是其负效应也越来越凸显,影响了舆论监督的质量。本文在网络舆论监督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网络舆论监督负效应的理解,并借用传播学中的"噪音"概念,从网民、网络以及事件本身三个角度,对网络舆论监督负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负效应带来的后果,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郭亮 《新闻知识》2013,(9):30-32
网络舆论监督是公民监督权利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观点,形成舆论,实现监督。其目的是传递社会"正能量",对现实中的国家和社会事务产生影响,为改革和发展纠偏护航。网络舆论监督信息如不加以有效引导,极易好事变坏,放大不良信息的恶劣影响,恶化社会舆论环境。可以从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开展网络媒体素质教育,建立网络舆论监督发言人制度四个方面入手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运用与疏导。  相似文献   

8.
博客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网络舆论监督渠道.博客的舆论监督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揭丑"式爆料,以引导传媒界追踪调查某个事件,二是就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式和评论类博文.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民参与社会、表达意见的方式,推动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快速发展。纵观"杨表哥"事件全过程,其过程是通过网络载体发生的,其网络舆论监督作用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值得深思。一、网络舆论监督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在延安"8·26"36人遇难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面带微笑的照片成为舆论关  相似文献   

10.
戎融  吴铁鸣 《今传媒》2016,(12):28-30
随着网络舆论监督的不断发展,广大民众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权力监督和民主建设进行监督.因此,各级政府也在不断地通过多种技术措施和手段来改建和更新网络平台,并促使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网络舆论监督对权力伦理的构建是一个崭新的社会性话题,而且是有着深刻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网络舆论监督和民主权力是近年来兴起的社会现象.那么,怎样合理的用好网络舆论监督这一李双面利刃,如何才能让监督真正的保障民主权力,又如何让网络舆论监督在大的社会环境下对权力伦理进行构建,在这篇文章中将会有一个基本诠释.  相似文献   

11.
人肉搜索:舆论监督还是网络暴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是网络时代的新名词,通过虚拟社会的新技术,正在掀起一场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战争。"人肉搜索引擎"在为许多人提供自由表达、直接参与进行网络舆论监督的机会的同  相似文献   

12.
从网络的发展看舆论监督的本位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琳 《今传媒》2005,(6):44-45
舆论监督是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快速发展,给舆论监督带来新的外部表达渠道和传播形态,也使舆论监督的内在性质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从网络公关费看舆论监督的失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传统公共关系的深度与广度大大拓展,同时,网络舆论监督敲诈和网络有偿不监督成为两种最突出的网络舆论监督失范,网络公关偏离正轨昭示着网络社会公共管理模式的深刻危机。本文对所谓网络公关费的潜规则成因进行分析、定性,探讨失范过程中的矛盾所在以及未来可能的规范模式,以期网络公关与网络舆论监督回归其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在近几年发生的众多公共事件中,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表现出惊人的舆论监督力量,它们通过调查曝光或网络围观,使不少事件真相大白于天下,社会公平正义得以伸张。或许,正是基于媒体的舆论监督力量,"媒治"提法开始出现。所谓"媒治",是"媒体治理"的简称,意思是通过媒体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或者是通过媒体的舆论监督来解决社会问题。诚然,媒体的舆论监督和环境监测,能够揭开黑幕,还原事实的真相;能够惩恶扬善,推动社会的正义和公平;能够激浊扬清,实现社会的和谐与民  相似文献   

15.
羿克 《今传媒》2013,(7):24
主持人语: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的舆论监督功能逐渐形成并完善,这使得网民的舆论监督权利逐步得以实现。新媒体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引起了相关法律的研究。在这个"人人拥有话筒"的微博时代,微博成了人民大众表达意见的有力工具,也成为人民维权的一种新方式。微博既是民意与舆情的"观测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稳压器"。微时代,人人都有表达的  相似文献   

16.
"杭州飙车肇事案"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使得这起交通事件演变为一起社会公共事件,并对司法审判形成不同程度的舆论压力.互联网信息时代,舆论监督司法已出现了新的局面,一旦事件引发公众"情感沸点",网民就开始自身"设置议程",新的网络民意引发主流媒体关注然后继续在网络上形成更大的民意,这种螺旋式的舆论监督方式已成为近期常态.如何看待这种新的变化并把握其特点,对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网络舆论监督引发的行政问责事件频发,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网络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监督在完善行政问责机制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深入剖析网络舆论监督在促进行政问责机制中所发挥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对更好的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功效和更好的完善行政问责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罗伟成  杨旭 《声屏世界》2010,(12):33-33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利用其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和事件、个人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看法,产生并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对现实社会起到监督、检查和评定的功效。网络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诸如助长网络暴力、滥用人肉搜索、践踏公民隐私权利,更有匿名的诽谤诬蔑……种种现象,若任其肆意滋长,将给社会生活带来严重隐患。如何正确规范网络舆论,净化网络环境,提高网络公信力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尚  邓利平 《新闻界》2013,(18):44-48
"雷政富事件"凸现了网络舆论监督与政治公众人物隐私权相冲突的问题。手握公权力的官员应是网络舆论监督的对象,同时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格权利也应受到法律保护。当前我国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不够健全,网络舆论监督环境过于复杂,而官员又缺乏一定的媒介素养,这些都是导致网络舆论监督与政治公众人物隐私权相冲突的原因。因此,缓解网络舆论监督与政治公众人物隐私权相冲突的途径是当前网络环境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核心功能之一,中国主流媒体在长期实践中对舆论监督形成较完整的理念与规范,然而互联网技术变革推动传统认知及实践发生重构.本研究对全国具有影响力的18家媒体调研发现,网络舆论监督作为舆论监督的新形态,其地位和价值均有所上升.舆论监督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越发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始运用于监测舆情及媒体议程设置中.同时,不少主流媒体大胆进行机制创新,搭建网民互动渠道、尝试建设性舆论监督、形成"闭环"机制等.本研究建议为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合理松绑并鼓励进行国际舆论监督,引导全民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推动网络舆论监督形成主流媒体和网民多层级、去中心的泛众传播生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