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终身体育理念为背景,以广播体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主要研究方法,针对广播体操的作用、在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从终身体育意识、能力、习惯的角度寻求与广播体操的内在契合点.通过对知而后学、营造氛围、动作创编和变换音乐的举措激发学生的广播体操运动激情进行研究,旨在为广播体操在高职院校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自1951年新中国颁布第一套广播体操至今,广播体操已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其间几度兴衰且广受争议,但广播体操的设计者却能在批评中不断调整广播体操的内容,使其发展到9套的规模.从1951年和2003年等广播体操发展的典型年份可以看出,广播体操顺应了国民的精神需求并适时地成为新中国建设新文化的主要内容.广播体操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体育学范畴,具备了国家仪式性符号意义,成为群众行为惯性,这是其存在的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前,校园广播体操的质量确实不敢恭维,为此,各个学校相继出台了许多办法试图改变这种现象.如举办广播体操比赛,加大检查和督促做广播体操的力度,但效果都不是很好.我校采用体操协会引领的办法来提高校园广播体操的质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广播体操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一般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练,学生模仿跟做,由于学生缺乏激情,整个课堂显得沉闷、枯燥,学习效率很低.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广播体操的兴趣和质量,我积极地进行探索实践.下面谈谈自己在一堂广播体操教学课中的体会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逻辑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广播体操的演变过程及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我国广播体操的发展经历了诞生、早期发展、高速发展、淡出和重返历史阶段,各个历史阶段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体育经历的"批美学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鸣大放"、"大跃进体育"、"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快乐体育"和"健康第一"各阶段的核心体育观.我国广播体操和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根本目标是:增强全民族的体质,促进全民族的健康.提出我国广播体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广播体操本身将更具多样性、文化性和生命力,将禀赋"健康第一、和谐社会"的思想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本体操     
G831.13 9703300浅论广播体操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刊,中,I〕/高雅玲11吉林体育学院学报一1997.一13(2)一44一45,62(XH)广播体操11全民健身11民族11素质对广播体操的特点和广播体操对人  相似文献   

7.
路云亭 《体育学刊》2013,20(1):29-32
我国自1951年12月1日推出广播体操后,其随即成为新中国标志性的全民健身方式、身体运动项目和集体性生活形态.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不少机关、单位不同程度出现了恢复做广播体操的现象,广播体操中蕴含的积极、感性和建设性的动作仪式元素引起了体育学、社会表演学、戏剧学和传播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的关注.广播体操成为集体主义精神的身体性象征符号,是思想同一化时代的动作标志,承续中国儒家礼仪文化的乐舞形态.其作为动作仪式符号的象征性意义要远远大于其作为健身体育项目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本体操     
G831.12 9900255浅析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的动作特点及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刊,中,I)/孔晓妹(合肥市第六中学),项宏宇(合肥市第三中学)//安徽体育科技.-1998.-19(3).-83-85(SML)广播体操//动作//教学//中学生//小学生//幼儿园由教育部组织创编的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1998年5月起在全国正式推广。该系列广播体操共五套,其中幼儿园一套、小学两套、中学两套。系列广播体操动作新颖,结构合理,与传统广播体操相比较形式上有较大突破和创新。本文结合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教师培训班(一级)的学习体会,对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搔体操的动作特点及有关教学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成年人广播体操发展走向及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分析法对自 1951 年以来我国颁布的9套成年人广播体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成年人广播体操遵循了系列化、层次化、大众化的创编原则,成套动作的结构符合人体生理心理规律,注重普及性和实效性;(2)成年人广播体操成套动作结构总体上呈单一逐渐过度到复杂再到简单的变化趋势;(3)成年人广播体操的动作姿势有19种类型,其空间特征呈现立体化、多样化和方位化,强调人体大关节参与运动,重视上下肢、头颈、躯干各关节之间的相互协调;(4)成年人广播体操中肩带肌群参与运动的频数明显高于其他主要肌群,上肢肌肉群的负荷偏大.  相似文献   

10.
关于第二套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创新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通过第二套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与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对 比分析,探讨了第二套系列广播体操的创新价值,为它的全面普及和未来广播体操的发展、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全民健身活动,使第九套广播体操锻炼在高校有序开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师大学生第九套广播体操锻炼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进而对学生参加广播体操锻炼动机及影响因素等方面作初步分析.针对研究结果,建议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合理安排场地与时间、要有专业的老师或学生给予指导和领操,并通过赛事带动,一步一步实现全民健身.  相似文献   

12.
杨红  路云亭 《体育与科学》2011,32(5):11-14,34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相关部门于1951年12月1日颁布并推出了第一套广播体操。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礼仪学、教育学和意识形态学等因素的介入,国内各相关机构开始出现恢复广播体操的呼声,广播体操现象再度受到媒介的关注。近期关于广播体操的研究融合了大量民间性观点,而广播体操在新世纪的任务则是力图凸现国家的规训力量,并针对青少年的信仰真空状况,重新建设国家的礼仪制度。广播体操则可看做是新式礼仪教育的动作性标杆。广播体操本身就蕴含了较为严格的肉身操练的意义,体现出身体的规范性价值。作为体育形态的广播体操已是尽人皆知,且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广播体操所固有的意义鲜明的仪式性、象征性和身体规训的特性,仍然具有新礼仪建设和改良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八套成人广播体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新中国八套成人广播体操的图解和相关的文章 ,通过八套广播体操的基本动作和内容的比较 ,分析了它们的共同点和各自的特点 ,并为广播体操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如下建议 :1、广播体操适合于会操 ,但组织形式要灵活。 2、广播体操的动作既要简单易学 ,又要高效。 3、音乐要欢快奔放 ,节奏感强。 4、应缩短每套操的使用周期 ,加快新操的研制  相似文献   

14.
前言广播体操是我国最基本、最简单因而也是最宜于普及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解放以来,国家体委共颁布了六套少年、儿童和成人的广播体操,每天有几亿人在做操,它已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坚持做广播体操已成为广大群众的一个良好传统。如何能更好地、持久地、高质量地、以多种形式开展广播体操活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改革广播体操比赛的形式和方法乃是本文研究的主题。广播体操比赛是推动群众广播体操运动的一种有效手段,过去,我们进行广播体操比赛主要是定位广播体操的比赛,几十年如此,久而久之,我们感到这种定位的形式有些呆板、枯燥、群众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特别对于体育学院来说,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广播操兴趣,从  相似文献   

15.
一、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创编的目的与指导思想 第一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自1998年颁布以后,在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广播体操《雏鹰起飞》的故事创编及实践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第二套全国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雏鹰起飞》共分9节(包括预备节和8节操),持续时间3分09秒,是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创编而成的。正如该广播体操的创编介绍所指出:“该广播体操以基本体操动作为主,加入了一些儿童舞蹈的素材,丰富了广播体操的表现内容和形式。与第一套广播操相比,本套广播操的特色表现在围绕着一个主题塑造出鲜明的主体动作形象‘雏鹰起飞’,以形象生动的操名和动作语汇激发和调动学生做操的情趣,培养少年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丰富其想象力与表现力,从而加强了广播体操的教育性。”同时,依据本次系列广播体操创编的指导思想,该广播体操创编的原则确定为:教育性、健身性、针对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广播体操的发展走向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俊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3):375-377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至今公布的8套成人广播体操和2套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有关图片和相关献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提出:1.系列化是广播体操发展的趋向;2.广播体操的系列化应延伸至大学校园以及社会的各层面。  相似文献   

18.
以对第八套广播体操比赛动作的训练经验 ,分析了比赛动作与日常做广播体操动作的不同点 ,以及训练比赛动作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提出了高质量的比赛动作对平时的广播体操锻炼活动有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可以提高群众做好广播体操的自我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由教育部组织创编的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1998年5月起在全国正式推广。该系列广播体操共五套,其中幼儿园一套,小学两套,中学两套。系列广播体操动作新颖,结构合理,与传统广播体操相比较,形式上有较大突破和创新。本文结合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教师培训班(一级)的学习体会,对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的动作特点及有关教学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综述、调查访问、逻辑演绎等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广播体操的概念界定、发展渊源的追溯;广播体操与其他健身项目的特征比较;广播体操与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揭示各体育健身项目之间的锻炼功效、适合人群等要素的研究,提供科学锻炼、科学健身的依据,指导市民合理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健身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