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学专著。作者不愿意把自己局限在严格意义的语法范围之内,常常要涉及修辞马建忠论述修辞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语法与修辞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和中西语言规律比较。把语法和修辞打通,《马氏文通》可算有承先启后之功。  相似文献   

2.
《马氏文通》没有使用“单句”、“复句”术语来区分句子,因为它所参照和模仿的西方语法学中没有这样的术语。“单句”、“复句”是中国语法学者在《马氏文通》之后借鉴西方语法理论、结合汉语实际创造出来的句法术语。《马氏文通》为“单句”、“复句”术语的提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马氏文通》中的"坐动"和"散动"概念是马建忠借鉴西方语法理论所首创的一个汉语语法学概念,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马氏文通》卷五、卷十的相关文本,可以分析出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与《文通》其他概念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讨论其在后世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影响与流变。  相似文献   

4.
《虚字说》的虚词理论及阐释方法对《马氏文通》产生深刻影响.两者都反对“缘词生训”的阐释方法、同受文气论影响、皆为蒙童所作是《马氏文通》之所以会接受《虚字说》虚词理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马氏文通》开辟了中国的语法学,它以古汉语为研究对象,与西方语法相结合,奠定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基础。《马氏文通》对之后的汉语语法著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都深受《马氏文通》语法体系的影响,后来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也受其影响,可以说是贡献深远。但是很多语言学家指出,《马氏文通》在带来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较为明显的问题,比如在对"动字"的分类上,书中就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诸多争议。对动字的论述是《马氏文通》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文通》中词分类的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梳理,以便使研究者们对《文通》的意义、价值以及矛盾、缺陷的认识更加系统深刻。  相似文献   

6.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书中总结了上古汉语的若干语法规律。《马氏文通》总结的规律不仅包括“被动句”、“字类假借”、“宾语前置”等句型、语序、词类方面的问题,而且论述了个别词“之”、“以为”等的用法。由此,则可以认识上古汉语的面貌。同时,《马氏文通》并非只是一部纯粹模仿西方语法的著作,书中提出了许多现已被普遍认可的上古汉语语法规律,为建立科学的汉语语法体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马氏文通》是中国语法研究第一部专书,《论句读卷》的完成标志着汉语语法独立研究的开始。《马氏文通》揭示出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律,揭示出句法成分的基本关系:主动与被动、条件与结果、时间与空间等关系。当今语法学所说的句类体系在其中已见雏形,语法研究的“二分法”也来自于该书。马氏开创体系之不可殁,研究方法启人深思。语法研究必须牢牢依据汉语的特质来进行,这是马氏能够科学吸收西方理论、成功建立语法体系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助字是《马氏文通》中没有西方语法为依傍的"华文所独",以《论语》中的助字用例为语料,从三个方面考察马氏的助字,发现:其一马氏以"传信"和"传疑"远不能概括助字的语气意义,《论语》的助字可分为陈述、疑问、感叹和提起。其二《论语》中语气词连用的情况证明了马氏对"合助助字"论述的正确性。其三马氏遵循助字的单功能性,有助于分析助字的细微差别和语气词连用。  相似文献   

9.
《马氏文通》的“主次”是马建忠根据西方语法学说中的“主格”(nominative case)建立的语法术语。它虽然有模仿性的一面,但也有创新性的一面,与西方语法的“主格”有所不同。但《马氏文通》所给的“主次”的定义是有缺陷的,“句之主次”和“读之主次”提法容易造成阅读者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语法理论》和《开明英文文法》都体现了意念比较文法的编著精神,但《开明英文文法》精细处理了中英文意念范畴的表达。叶斯伯森和林语堂都接受了Sweet的文法和词典的区别;林语堂讲个别表现法,这也有Croce和Fowler的影响。从《语法理论》到《开明英文文法》,开启了中国人使用英文自觉编著英文语法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马氏文通》起词节从起词的本质、构成、隐现、借代等方面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相当于现代汉语主语的句子成分,为后来主语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中也有不足之处。“起词”论是《马氏文通》句成分理论中最有价值的理论之一,对后来的语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氏文通》没有使用“单句”、“复句”术语来区分句子 ,因为它所参照和模仿的西方语法学中没有这样的术语。“单句”、“复句”是中国语法学者在《马氏文通》之后借鉴西方语法理论、结合汉语实际创造出来的句法术语。《马氏文通》为“单句”、“复句”术语的提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它与西方语法体系和它与中国语文传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着手点之一。《马氏文通》和中国语文研究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从《文通》与中国古代语文理论、《文通》中的文章学思想、《文通》中的辞气论、《文通》中的古典文化气息四个方面分析阐释了《马氏文通》对中国语文研究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建忠一方面接受了西方语法学理论中的句法学说,另一方面又继承了我国传统语文学的句法观点,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句法理论。在《马氏文通》中,“句法”一词共出现了44次。《马氏文通》的句法理论由“句法单位论”、“句读成分论”、“次论”、“句型论”、“句子语气和句类论”等五个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5.
严复《英文汉诂》虽赢得不少赞许,但作为"教材"和一般读物,比较而言,传播有限,普及程度不高,影响范围较小,应从文化深层处解析其原因。该书遣词造句有意模仿先秦古文,古雅深奥,思想深邃,正所谓"曲高和寡",广大学子和一般读者难以参透其中大义,多嫌之弃之。严复排斥"利俗文字","雅洁"语言的选择显得"不合时宜"。他将该书的目标读者定为受过传统文化教育,既具备文言功底又具备一定英文水平的群体。因偏于理论,学术性过强,难度和深度妨碍了它的受众范围。而一些更为浅近通俗的初级英文教科书如《纳氏英文法》《华英初阶》等,则赢得更广泛的教学市场。  相似文献   

16.
《马氏文通》作为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汉语语法著作,一百年来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其开创意义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但其语法系统存在着一些矛盾之处。该文从"字类"(词类)、"词"、"位次"以及"句读"四个方面论述《马氏文通》语法系统的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17.
《马氏文通》中连字的界说涉及到三个方面:连字判断标准、连字的分类和连字假借,文章就这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并发现其中存在着自相矛盾等问题.尽管《马氏文通》关于连字的学说不够科学、合理,但这部划时代的语法著作奠定了今天语法研究的基础,不可否认其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8.
《马氏文通》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汉语语法理论著作 ,对汉语句法学有其重大贡献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文通》中的各个“次” ,重点分析了《文通》论“次”时出现的错误 ,并指出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一八九八年《马氏文通》开始提出复句的概念,认为它是句与句“自相联属”。其后,严复的《英文汉诂》(1904年)、刘复的《中国文法通论》(1929年)和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1920年)相继对复句的定义及其分类作过认真的探讨。中国文法革新讨论以后,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详细地描述了汉语复句的种种关系。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提出了“意合法”的论说,而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讨论了复杂句、包孕句、复合句三者的界限。这三位学者都不采用黎氏的“包孕句是  相似文献   

20.
《马氏文通》"静字"章的内容较为庞杂,因此结合古代汉语和西方语法的情况,分析其中涉及到的象静司词、表词、比等问题以对语言表述等问题加以厘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