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权威受到全方位的挑战,我们必须正视教师权威弱化的现状,探究教师权威存在的必要性,建构与新课程改革目标相适应的新型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权威受到全方位的挑战,我们必须正视教师权威弱化的现状,探究教师权威存在的必要性,建构与新课程改革目标相适应的新型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权威受到全方位的挑战,我们必须正视教师权威弱化的现状,探究教师权威存在的必要性,建构与新课程改革目标相适应的新型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4.
赋权增能是教师专业自主权实现的保障。教师赋权增能包括教师自我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角色调整,以及教师决策和投入。教师赋权增能理论强调尊重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张赋予教师以教学政策制订及决策的权力,从而有效地从内部和外部对教师发展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教师赋权增能是重振教育的重要因素,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上海地区四所小学的田野调查,考察教师在“赋权增能”政策条件下,如何处理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所处教师共同体的影响。研究发现:课程改革给教师造成的压力客观上推进了教师发展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课程改革在赋权增能的同时赋予教师高度问责,造成教师不愿承担赋权,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以群体分责来支持教师的赋权增能;未来课程改革应当寻求赋权、增能和问责的平衡,并推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从而支持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代理人”。  相似文献   

6.
“双减”政策蕴含着减负降压和提质增效的双重目的。“双减”政策强化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和教师的主体责任,对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增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风险,亟需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为教师赋权增能。建构“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教师赋权增能理论模型,对明晰新时代教师的权能结构和实践方向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教师赋权增能理论模型包含赋权和增能两个维度,赋权路径重在赋予和保障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专业发展权、参与决策权和教育惩戒权,增能要点重在提升教师的作业治理、课后服务、家校社协同育人和信息技术运用等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运动的助推下,教师"赋权增能"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而当前我国乡村教师的赋权增能情况却不容乐观,普遍存在决策参与、课程自主以及专业发展上的缺失。文章从乡村教师赋权增能的内涵、意义、缺失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建议从管理体制上提升教师的决策参与权,从教育理念上加强教师的课程自主权,从教师培训上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权,从而最终实现对乡村教师的赋权增能。  相似文献   

8.
姚桂招 《海外英语》2011,(13):10-11
教师赋权增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需要和权力重新配置的过程。"教师赋权增能"理论强调尊重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张赋予教师以教学政策制订及决策的权力,从而有效地从内部(教师个体)和外部(事业与工作环境)两个方面对教师发展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该文从教师管理学的角度,以后方法的视野提出教师赋权增能观点,以缓解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9.
教师赋权增能:内涵、意义与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关于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关键作用,人们已有深刻的认识,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才会如此受到关注。不过,在强调教师增能的时候,似乎对教师赋权强调得还不够。事实上,教师赋权增能为一整合概念,“权”与“能”缺一不可。同时要警惕虚假的赋权。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教师成长途径,融合教育教师赋权增能既能丰富教师赋权增能理论,又能满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并能整体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对于促进融合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融合教育教师的赋权增能面临制度保障缺失、教育回流现象出现、支持策略单一、实证研究不足等理论与实践上的诸多困难。因此,在融合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上,需要进一步完善融合教育教师的职前教师教育过程;同时采取促进融合教育教师赋权增能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1.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eacher quality is the single greatest factor affecting student achievement. However, it is not simply enough to recruit highly qualified candidates and place them into the schools where they are needed the most; the United States needs a system to support and retain these teachers. This essay posits that school districts need to implement and sustain a comprehensive induction system, which fost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hrough a network of supports, to retain highly qualified teachers.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   总被引:65,自引:7,他引:65  
教师专业化是时代的要求。但对教师专业化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教师专业化的本质是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师教育的转型要服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削弱。前一段教师教育的改革使一部分教师教育资源流失,值得反思和纠正。要重视教师教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化的建设既有赖于教师本人的努力,也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在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正在实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由于门槛偏低,致使一定数量非师范专业人员进入教师队伍,这与教师专业化的初衷渐行渐远,为此,需从提高中报者的学历和增加申报者的其他限制条件着手,提高申报门槛,以保证教师队伍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中国内地和香港都启动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对教师发展和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对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之间关系的分析,文章指出了二者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发展中小学—大学伙伴协作关系,建立教师教育发展网络,促进多元化的教师发展和教师教育,以及深化教师与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探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目前受到两个方面的冲击:一方面是素质教育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定位,构成很大冲击;另一方面人事制度改革、教师岗位评聘制度改革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影响到教师的情感态度。教师要适应角色定位的转换,必须进行情感态度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一般教师向优秀教师转变是教师成长的基本轨迹。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较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监控能力是优秀教师的主要特征。一般教师向优秀教师转变的策略主要有愿景性策略、主体性策略、方法性策略、知识性策略与情感性策略等。  相似文献   

17.
对高职基础课教师发展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基础课教师是否应该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高职基础课教师具有职业技能突出,专业技能欠缺的“二元制”职业特征,不可能都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因为理论上行不通,向“双师型”转变实际效果也不理想,所以他们的发展方向是“研究型”教师。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aims to highlight how a scientific and critical approach is used in assessment dialogues during the last period of a practical, school-base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 The result is based on 13 assessment dialogues conducted in a course at a Swedish university, where one of the course objectives is to, ‘in a scientific way, analyse teaching situations based on learning theories’. The assessment dialogues were analysed drawing from Bernstein’s concepts of ‘classification’, ‘framing’, ‘horizontal knowledge’ and ‘vertical knowledge’. The result shows that only in a minority of the assessment dialogues are students expected to use theory as an analytical tool and to critically examine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The theory is used in a more instrumental way to legitimize what is considered the ‘right way’ to teach. On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critical tradition of academia is seldom observed despite being clearly stated in the learning goals. The link between general academic knowledge and more school-based contextual knowledge is often missing or not made visible by the students or the teacher educators, and normative content is still clearly prominent.  相似文献   

19.
西方教师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教师知识作为教师认知世界中稳定和基础性的一部分,一直是教师教育与发展的一个核心议题。随着教师知识认识论的变化,其研究内容也随之在演变和扩展:从教师知识分类研究发展到教师实践知识研究。知识观的转向必然会导致教师发展范式的转变,而这些变化对推动我国教师教育研究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007年国际教师教育论坛的交流与研讨进行概要介绍,分析了当前国际教师教育领域里的热点问题,探讨了国际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特点,重点阐发了国际教师教育创新的政策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合作开发、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实践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对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