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师颂     
一、活动导入(放录音 ,在《好大一棵树》乐曲声中引出班会主题。)主持人上台(男女各一 ,以下简称男、女)男 :老师 ,妈妈女 :妈妈 ,老师男 :老师爱我就像妈妈一样女 :我爱老师就像爱妈妈一样男 :老师的手最温暖女 :老师的手最有力男 :老师的心最明亮女 :老师的心最慈爱男 :老师就像一棵棵大树女 :老师就像一片片绿叶男 :老师 ,妈妈女 :妈妈 ,老师男、女合 :今天就由我们来主持班会“师颂”。二、活动过程(一)给老师摆好座位女 :哎 ,××× ,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男 :知道 ,今天是×老师的生日。女喊 :×老师———(生齐唱《生日歌…  相似文献   

2.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一个好的集体 ,几乎随时都在熏陶感染着学生。因此 ,本人每接一个班 ,都重视营造集体氛围 ,不断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一、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影响个人 ,个人又影响集体 ,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只有正确认识这两者关系 ,才能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所以 ,我首先为所带的班确定口号 :“我是×年级×班的一员 ,我要好好学习 ,好好劳动 ,为班争光 ,不为集体抹黑。”然后 ,借助身边的事例 ,给学生讲道理 ,启发他们的集体意识。接着 ,又在班上举行一次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3.
本届高考作文试题,不仅在教育界引起一定反响,而且在社会上也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树木·森林·气候》,副标题“谈×××”.我认为这个题目出得好.首先,它综合考察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试题要求学生在阅读七十余字的短文后,理解其中谈到的三个事物之间涉及到的两种关系,悟出这种自然现象所揭示的深刻哲理.“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这短文中写到了树木和森林,两者之间是个体和集体的关系;同时还写到了森林和气候,两者之间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  相似文献   

4.
绿色的祝福     
曹呐拎了一只录音机到班上来。原来她已经跟班里的同学说好,放学后,大家都要留下来排练合唱《好大一棵树》。他们的这个节目准备在教师节那天演出。曹呐担任合唱指挥。前几天,为了买到《好大一棵树》的伴奏带,她特地跑了好几家  相似文献   

5.
好大一棵树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时常会告诫学生:“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有集体荣誉感……”可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无论是“集体”,还是“集体荣誉感”,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已。鉴于此,我设计了一次主题为“好大一棵树”的主题队会。在队会开始前,我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但这棵大树只有光秃秃的枝干,一片叶子也没有。我请学生观察这棵大树,让他们说一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同学们一下子像炸开了锅,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说这是一棵快死的树;有的说这是一棵老人树,它已经老得所有的叶子都掉光了;还有…  相似文献   

6.
刘纯燕,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主持人,她所塑造的“金龟子”形象深受全国小朋友们的喜爱。在荧屏上,她总是那么活泼可爱,像个无忧无虑的大孩子。而在生活中,做了母亲的刘纯燕也同样是一副永远长不大的样子。刘纯燕说:“因为女儿给了我一颗永远率真的童心。”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的通过赞美“手拉手”活动 ,激励学生“讲文明 ,树新风”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活动方法1 与本班学生、本校低年级同学“手拉手” ,共同进步。2 与联谊学校的同学“手拉手” ,帮危扶困。3 同残疾人“手拉手” ,送温暖。4 与普通劳动人民、模范人物“手拉手” ,学习其高尚品质。活动步骤一、导语学生主持人启发谈话 :同学们 ,今天我们×××班的全体同学欢聚在一起 ,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 ,开展一项有趣的班会活动———夸夸我们班的“手拉手”。二、比一比 :谁知道得多?学生主持人 :我们班上有不少在“手拉…  相似文献   

8.
以往,我给学生的作文评分是:好的八十五分,顶天啦;中等的七十分上下;一般的六十分左右;差的五十分以下。学生对于这样的评分,常常询问:“老师,为什么我的作文只能得八十五分?要怎样才能突破你这道防线呢?”“老师,我的六十二分,××的六十五,他这三分是从那里长出来的?”“老师,我的五十八分,××的六十分,还差点什么才能及格?”初听,我不是充耳不闻就是训斥几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王志华编辑同志 :我姓李 ,是××市××镇中心完小的一名教师(小教高级) ,在讲台上耕耘了33个春秋。三十几年来 ,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教学工作中 ,为了学生的学习 ,我没有为自己的私事耽误过学生一节课 ,坚持年年出满勤 ,即使是前些年老母从病重到去世的那段时间 ,我也没有向学校透露半点音讯 ,坚持在校上课。但是去年五月间 ,我妻子好长一段时间出鼻血 ,我陪她到医院去检查 ,得知她患了鼻咽癌。为此 ,我请了三天假 ,帮她办理了住院手续 ,安顿好她的生活和情绪后又返校上课。当时很多同事也劝我说 :“李老师 ,你爱人有这么严重…  相似文献   

10.
我有许多令自己烦恼的事儿,但再烦恼也比不上这件事了。我妈妈很喜欢把我跟她单位一位同事的孩子相比。那孩子比我大一岁,是个女孩儿,学习的确蛮不错的。可妈妈成天说她,就像那个小孩儿是她女儿似的,说得我耳朵都快给磨破了!上个周末,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我买了3本外国名著。我也承认,我买书疯狂了点,可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呀!妈妈数落我老买书也就算了吧,可她又扯到学习上了。她说:“我单位×××的孩子,人家学习那么好!上次我带她买几本书,还有一本文言文的呢!”我努力平静下来,对自己说:不要发火,别跟妈顶嘴,什么也不说。妈接着说:“可你看…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 ,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理解其意义 ;培养观察分析与合情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由三个部分组成。一、复旧引新1 指名板演。(1)(18 7)×618×6 7×6(2)20×(15 9)20×15 20×92 口答。如下图 ,一个长方形由甲乙两部分组成 ,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图中单位是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3 导入新课。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两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后 ,学生发现 :(18 7)×6=18×6 7×6(也有些学生说 :18×6 7×6=(…  相似文献   

12.
所有的MTV在记忆中似乎都没留下多少痕迹,唯独这首田震演唱的《好大一棵树》至今难忘:“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有乐也有苦。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洒向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风是你的歌,云是你脚步,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 音乐声里,画面在诠释着歌词的韵味;一个中年模样的男性老师,领着一群学生在奔跑,升国旗、做操、上课……他敦厚的脸上露出自信的微  相似文献   

13.
逛玩具城     
教学目的 :1 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能把自己的玩具介绍给大家。2 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 ,能用几句话把玩具的名称、样子、玩法、性能等讲给大家听。3 说话时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听话时认真有礼貌。教具准备 :每个学生自备一、两件玩具。设计软件 :系列玩具、《买玩具》场面等。教学过程 :一、谈玩具1 同学们 ,你们喜欢玩具吗?这节课 ,老师带着你们到模拟的玩具城逛逛好吗?2 课件演示播放 :逛玩具城。3 课件演示播放系列玩具 :遥控小飞机、电动小汽车、魔方、拼板……对话练习 :这是什么?这是×××××。4 让学生把自备玩具…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几年的教育实践使我体会到:一个小学教师,要有对学生教育长期坚持不懈的耐心,还要有与学生心灵相通的童心。首先,童心能使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都知道,要教好学生,首先要征服学生那颗心。只有师生之间心灵相通,信息才能传递。刚参加工作,我总认为自己是个大学生,到小学任教,大才小用,于是对学生总是高高在上,跟他们讲话总要插上几句“之乎者  相似文献   

15.
班会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近几年来,我们发现有些年轻班主任由于缺乏经验,不善于组织班会,有些班主任对班会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往往把班会搞成训话,念报纸,形式呆板,内容空洞,学生不爱听。根据这种情况,我校开展了“优质主题班会”的评比工作,下面选取几种不同的形式,做为示例来谈谈。 示例一:(高二年级) 主题班会标题:《凡人凡言》。这次班会采用演讲式,由学生自己组织,主持人及演讲者均为学生。 班会开始,主持人道开场白: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窗外的一棵树。秋风中,树一片片地落叶,她的健康也每况愈下。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便用彩笔画了一片青翠鲜嫩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相似文献   

17.
“搞教育就是要以高尚的灵魂铸就灵魂的高尚,以诚挚的感情培养感情的诚挚。”这是曹月英老师对教师职责的精彩诠释。许多年过去了,当人们把欣赏、羡慕的眼光投向曹月英,追随她的人文教育足迹时,她却显出一脸的不自然。难道许多的光环不足以掩盖一次无意的伤害?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第一课题那是曹月英刚参加工作不久时令她刻骨铭心的一件事。一个雪后初晴的早晨,曹月英带着学生晨跑,正当她得意地欣赏自己的“作品”时,发现吴××同学忽左忽右总是不能与集体合拍,心强气盛的曹老师火了:“吴××出列。”当时吴××站在那里羞愧地接受着过往师…  相似文献   

18.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作文题是:“观察一个人,注意他(她)的相貌、身材、衣着、动作、爱好.用一两段话把他(她)的特点记下来.”我给学生布置了作文——《我的同学×××》.  相似文献   

19.
一、教好课文 启迪思维每一篇课文 ,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这些都可能成为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作文灵感的钥匙。因此 ,紧扣每篇课文的特点 ,深入剖析课文 ,适时、适度地指导学生照“样”作文 ,可以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思索 ,受到启迪 ,练好作文基本功。这样做具有直观形象和知识迁移快的特点。如 :《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一文是一篇参观记 ,教学这篇课文时 ,应抓住课文按参观顺序有重点地介绍所见所闻的特点 ,使学生在写参观记、游记方面得到启示。随即指导学生“照样子”写《参观×××》《游×××》,几乎所有…  相似文献   

20.
“×××出走了,她从亲友家借了七百多元钱,乘上南下的列车闯深圳挣大钱去了。”消息不胫而走。家长为其着急、担心,学校领导、老师、同学们也为其捏着一把汗。她的出走,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水,激起了一片涟漪,使我们这所宁静的校园变得不再宁静,人人在思忖,处处在议论。领导、教师在反思,并下力量寻找×××。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宽阔的大海既能载舟也能覆舟。下海,前途固然广阔,但因海阔浪也高,对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