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供给侧改革需要高校培养与供给相应的"双创"型人才;高校必需从"双创"型人才培养和供给一侧作出相应改革,才能有效发挥自身职能、保证生存发展。本文从供给侧改革内涵出发,探究供给侧改革与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关系,为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不仅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更要深层次把握"双创"的教育价值,以价值引领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形成有效供给、精准供给、创新供给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和需要.  相似文献   

3.
富欢 《教育教学论坛》2020,(18):357-358
以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重点结合学生的素养提升与能力培养、创新训练与创业孵化、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等教育教学环节,积极开展"双创"教育、"RBG交集"、培养理念及"三全四融"训练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双创"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进方向,"双创"教育改革对高校考核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断推动高校课程考试改革,使考试更有利于"双创"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探讨了"双创"人才培养的意义及新要求,以期对相关的高等教育研究与高校教育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创客教育所强调的探索、创造和乐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发展要求相契合。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角度出发,以创新创业发展为要求,深入分析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成果转化产学对接的发展格局与实施难于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基础上,探索以创客教育推进智能制造的产教融合以促进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提出通过创客空间的构建和导师队伍的建设,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开展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创客文化工程的实施,为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提供培育环境,其实施路径为创客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开展和推行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创客教育在我国高校正处于探索阶段,供给侧结构是否合理对其健康有序发展至关重要。高校创客教育的发展在其供给侧一端出现的问题创客空间配置低、创客师资匮乏且实践能力欠缺、创客经费来源单一和创新意识薄弱等。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来调节创客教育在供给侧结构一端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创客教育在高校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以"互联网+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共享经济受到了社会各界青睐,并成为促进传统行业发展、提升闲置资源利用率、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共享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与社会和谐、制度建设等有着密切联系。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看,共享经济的发展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权制度及结构变革。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考察共享经济的发展问题,探索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们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实施新战略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深化供给侧改革,鼓励创新创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等内容,指引着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文章首先梳理并阐述了研究的政策背景,对双创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进行了理论诠释。在开展综合性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统计归纳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描述了高职双创教育供给侧的现状,并分析了供给动力不足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对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相互间总是处于失衡与平衡的交替循环过程中。青岛市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全面响应中央指示精神的需要,更是"转方式、调结构"、全面深化经济改革、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实施中,应当加快政府职能转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消除供给侧的体制性障碍;设立供给侧改革引导基金,有针对性地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鼓励供应侧流通企业制度创新,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加快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互联网工业发展,实现工业转型升级,为企业实施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供给侧"改革强调的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切入点。按照创新创业发展要求,从高等教育"供给侧"角度出发,探索推动创新创业的改革路径。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方慧 《成人教育》2021,41(2):24-30
在线教育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在线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价值需求,又有实施技术基础,也具备较好的实施契机。在线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重点在于形成在线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互动,消除在线教育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形成协同供给的体制机制,实现供需对接。要实现在线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需要打破制度壁垒,建立在线教育市场生态;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通过拓展人才成长多元通道增加在线教育人口;发展教育大数据,发挥技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作用;加快学分银行建设,促进在线教育体系多元素交互;培养在线教育创业者,促进在线教育供给侧领域的多元细分。  相似文献   

1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职业化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基础。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职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在对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以及其深层次原因剖析的基础上,从做好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发展顶层设计、构建"一主多元"协同合作机制、引导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发展、创新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4方面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城乡规划行业也面对着“新要求、新挑战、新机遇”。在这种大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首先解析了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素,并进一步阐述了“顶层设计+1234”的改革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策略,也是解决产能过剩,增加供给质量与效率的方式。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思维可以运用到高校继续教育领域。对于高校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而言,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管理体制滞后以及创新力不足等问题。当下推进高校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是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继续教育自身发展的诉求。基于这样的逻辑,在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必须要从去冗余产能、供给结构调整以及创新力提升等方面促进其转型发展,进而不断提升高校继续教育供给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一环,适用供给经济学的解释框架。职业教育领域与其他生产领域一样,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问题并存。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生产、生产要素、制度变革三个层面同时发力。生产层面改革是基础,重点任务是教育教学改革;要素层面改革是关键,重点任务是要素升级,即师资、教材、教学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制度改革是核心,重点任务是职业教育的供给与生产主体分离制度、投资与成本分担制度、标准制度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实现职业教育根本性改革,使其更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经济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短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文章从农业发展在土地、劳动力、农业经营组织管理、财政支农资金等供给要素视域入手,通过实证研究,定性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经济改革的对策和建议,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释放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作为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国有企业剥离办教育是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从1993年到2007年国有企业剥离办教育职能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2016年,时隔10年,深化改革重新启动。在对国有企业剥离办教育职能的历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深入思考现阶段国有企业剥离办教育职能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推动国有企业剥离办教育职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十多年来,"学案导学"模式随着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等一批薄弱学校的崛起而推广开来,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模式。对"学案导学"模式的研究,存在着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缺乏深度,对课堂教学关注不够等问题。基于网络和课堂双平台的学生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将"学案导学"模式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是该模式发展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我国将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而健康养老产业需求侧巨大与供给侧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因此,根据新时期、新形势下政府的供给侧改革理念,结合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针对健康养老产业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矛盾,提出高职院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