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许多百年老校名校相比,建校仅仅十几年的樵北中学只是祖国教育大花园里的一株小草。然而小草自芳华。自2006年三月,生本教育的种子在北中破土而出,经过三年的成长,这所年轻的农村中学已成为生本教育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近三年来,这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中学却吸引了来自本地,外地,乃至香港,澳门的中学教师参观学习。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所农村中学境外知名呢?“是我们的生本课堂。”校长张伟龙回答。  相似文献   

2.
与许多百年老校名校相比,建校仅仅十几年的樵北中学只是祖国教育大花园里的一株小草。然而小草自芳华。自2006年三月,生本教育的种子在北中破土而出,经过三年的成长,这所年轻的农村中学已成为生本教育大花园中的一朵奇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日前举行的25周年校庆活动中,一本教育日记十分抢眼。翻开日记,第一页写着“今日无事”,但越往后翻,写的文字越来越多,思考也更为深入。校长吴子建说,建青老师人人一本“教育日记”,记载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对教育的研究,每一本日记都是教师的成长史。  相似文献   

4.
灾区一日     
《早期教育》2008,(10):4-7
暑期中,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组织一些幼儿园的老师赴四川地震灾区支教、这些老师放弃暑假休息,不顾天气酷热、生活条件艰苦,为灾区孩子带来欢乐。他们的行为令人敬佩。在支教工作中,这些老师都写了日记,我们从他们的日记中,每人选了一篇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宛海社 《辅导员》2009,(19):50-50
为了把“三省教育”开展得更加深入,“三省”根植于学生心中,让学生学会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巩固“三省”教育的成果,笔者一直坚持让学生写“三省”日记(有时是写周记)。作为学生日记的第一读者,也从中分享着学生在践行“三省”中的苦与乐。那一篇篇朴实无华的日记,让我欣喜,让我惭愧,让我感动,让我思索……  相似文献   

6.
<正>大连市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口帮扶项目于2011年8月29日启动,一年后,我们庄河大郑镇中心小学有幸分配了4名沙河口区支教老师,分别是79路中学小学部肖霞老师,东北路小学董淑清老师、高媛老师,北甸小学徐一楠老师。我校很珍惜这笔支教资源,充分发挥支教老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她们对提升我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简单生活     
苏羊说她去支教并没有什么目的,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是我相信这份简单和纯粹。苏羊说这不是一本为了出版而写的书。我觉得与其说这是书,不如说是作者支教一年的私人日记,没有华丽的文字,没有煽情的故事,是谁都可以写出来的朴实文字,  相似文献   

8.
那天下午,我在批阅学生的日记时,忽然发现班长刘锐的日记后面附有一个问题:徐老师,你说日记是什么?请您告诉我。“日记”是什么?这个小滑头,想考考老师呢,我心里笑了。为了给学生一个准确的答案,我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查出了“日记”的答案: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我把它工工整整地写在了刘锐的日记本上。第二天,我首先打开刘锐的日记本,想看一下他的反应,谁料打开一看,却令我大吃一惊:“徐老师,每天您都让我们写日记,我知道您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实际上,我们的写作水平比…  相似文献   

9.
调到增城市第二中学后,“生本”这个词经常在耳边听到。学校也派我们去参加相关的培训。记得,第一次去“生本“教育实验学校——增城市实验小学听课。我被孩子们自信大方的表现、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深深地震撼了。当我翻开郭思乐教授的生本著作——《教育走向生本》时,被“生本”理念深深地吸引了。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对单位里几位支教老师和外地支教的朋友进行了交流和采访,调查的对象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的老师,中学和小学都有。虽然调查面不广,但也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一在支教初衷方面,不少人是为了职称评定需要有支教经历这一硬性条件,不得不主动申请去支教的,甚至有些单位申请的老师多,还需要排队轮流支教。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在单位不受领导待见、工作态度不好被安排去支教的,也有为了享受补贴积极主动申请的。当然,也有想换个环境,感受体验一下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的。  相似文献   

11.
《广东第二课堂》2006,(7):37-37
可能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有过被老师批改日记的经历,皮皮鲁也是。但他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写两个版本的日记,一本是交给老师看的“假账”,一本是给自己看的“真货”。两个版本的日记对照着看,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2.
【情景再现】 上课了,老师面带微笑轻盈地走进教室。“同学们,上星期大家去造纸厂参观,好多同学在日记上写了这件事。但是,有些很常用的字同学们却写错了。”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今天,老师拎着我们去参观……大家一看都哈哈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13.
寻找享受     
魏书生老师教的学生每天都写一篇日记,从进人中学开始,一直写到毕业。说是日记,其实许多是命题作文,题目由魏老师来出。 刚入学没几天,学生问:“老师,今天日记的题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中学写作教学目前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锅疾。如何提高广大中学生写作水平?笔者认为,情感教育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要使学生想写,爱写,这就应从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实施情感渗透。一、命好题目,激发创作热情。我们把学生的日记、书信和作文比较一下不难发现:同一个学生,在日记里表现出来的才情要高得多。究其原因,日记是真情流露,是心声,是自愿写作,而后者是为了应付教师。当前中学生的作文多半是为了应试,没有写作的动力和需要,强迫而为之,就只有硬‘”造”,到头来,老师认为学生“笨”,学生认为老师“刁”。…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一年的接触,特别是到生本实验学校的观摩,我们内心不断涌现一种奇妙的兴奋和感动:课堂上,孩子思维在飞跃,灵性在飞扬,智慧之火花时时碰撞生命的惊喜。生本教育的哲学基础、先进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探索,使我们在教育路上苦苦寻觅中眼前豁然开朗。“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激扬了生命的本能,与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指向一致;它以人为本,是高度遵从教育客观事实和规律;它也坚定了我们的生本教育教学的信念。  相似文献   

16.
童话·人生     
这是一位普通教师在西藏支教时的日记,她叫宋非,是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的一名教师。2002年暑假期间,她参加了一次青年志愿者援藏支教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她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在西藏走过的心路历程。日记没有华丽的词藻、跌宕的情节,只有真实的情感、平实的语言,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文字,把我们感动了。因为篇幅所限,我们只选摘其中一些,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三位老师执教了《爱如茉莉》,下面是她们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教学实录。课文: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第一位老师:师:为什么连用了两个爱如茉莉?生:可以更加突出“我”被爱感动了。师:作者开始不理解,说“这也叫爱”,后来目睹爸妈的爱,最后是由衷地赞叹“爱如茉莉”。第二位老师:师:读一读,体会一下,两个“爱如茉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两个“爱如茉莉”?生:后一个比前一个更加深刻。师:这样写为了表达什么?生:为了强调爸爸妈妈之间的爱。第三位老师:师:谁能代作者表达自己的感受?生读。师:作者开始对妈妈说“爱如茉莉”感到疑惑,现在把问…  相似文献   

18.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主要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多年以来,老师霸占着课堂,老师努力在教,学生被动在学,双方都很疲惫,到头来老师累的面黄肌瘦,学生也是无精打采,可成绩又不尽人意。生本课堂是目前教学的唯一出路,他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成功的希望。我相信我们的学校在生本课堂的理念之下坚定的走下去,一定会迎来喜人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1992年我开始担任班主任。为了把班级工作做好 ,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激发同学们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 ,几年来 ,我们坚持师生同写班级日记。这里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 ,谈谈班级日记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一)全面了解学生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由于班级日记是班级学生“人人写 ,写人人” ,所以能够准确体现班内学生的思想动向 ,从而全面了解学生。有一次 ,班级日记中有人写了这样一句没署名的话 :“救救我的同桌吧”。我感到这可能不是一件小事。分析笔迹 ,发现写的对象是一位姓孙的同学 ,该生整天闷闷不乐 ,上课无精打采 ,课堂上…  相似文献   

20.
一、从两本日记到双重人格。“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新知识,回家我讲给妈妈听,妈妈也很高兴。”一名小学生在交给老师的日记里写下了上面的内容。老师在日记后面批了个“优秀”。晚上,他回到家里,又翻开另外一本硬皮的日记本,宣泄自己的不满:“今天,老师又拖堂了,只有两分钟时间上厕所,又接着上第二节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