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董爱霞 《精武》2013,(21):51-51,53
乒乓球快攻技术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及乒乓球技术初学者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也是学习乒乓球技术、弧旋球技术的基础。本文基于对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及乒乓球专业学生技术能力分析,对乒乓球正手快攻技术方面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旨在为学校体育教学中乒乓球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王伟平 《体育学刊》2001,8(3):37-39
通过对乒乓球运动技术的达标技评、理论知识、运动表象的清晰性、完整性等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乒乓球正手快攻技术自学辅导教学能使学生在理论成绩、运动表象的完整性和清晰性上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自学辅导教学能够更好促进运动基本技术的形成和掌握;教学方法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自学辅导教学对学生自学能力、教学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提高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乒乓球正手攻球是快攻型选手的主要技术,是初学者最基本、最难准确掌握和运用的技术,也是其今后能否进一步学好弧圈球技术的关键。多年来,作者先后对50余名7~12岁少儿乒乓球初学者的正手攻球技术进行了指导,就如何使他们尽快正确地掌握正手攻球这一技术,作了大量的教学训练和研究。 1 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是学好正手攻的前提和关键 少儿乒乓球初学者的特点是动作可塑性强、动力定型好,对他们的训练几乎都是从零开始的。为防止他们出现不规则的错误技术动作,使其在训练中少走弯路,作者注重和加强了对正确握拍法的讲解和示  相似文献   

4.
童健 《体育教学》2003,(2):45-46
乒乓球近台正手攻球技术是乒乓球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初学者由于受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场地及器材等各方面影响,很难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快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为了使学生能够较快、较好地掌握正手攻球技术,编程序如下:激发动机与技术动作概念的形成———学习技术动作与技术的巩固和掌握———提高技术质量与各项技术间的协调配合———强化战术练习与比赛的运用。一、正手攻球教学中心理调节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一般来讲大多数学生对乒乓球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兴趣,关键是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在学习正手攻球初期阶…  相似文献   

5.
将乒乓球选项班随机分为教学实践控制组和对照组,控制组对乒乓球技术教学运用掌握学习模式进行了探索,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指出乒乓球运动由于其快速多变的特点对技术的精准度和规范化要求较高,加上运动技术本身所表现出的身体活动性及个体差异性等特点,需要在技术传习过程中及时地反馈和提供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掌握学习模式恰是体现了这一特征,通过反馈-矫正环节,调节与优化了教学过程,对于运动技术的传习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快攻运动员最重要的技术,也是乒乓球各种打法运动员应具备的一种得分手段。因此,在少儿初学阶段建立正确的正手攻球的动力定型,正确的肌肉感觉和技术感觉是很重要的。1从徒手动作的练习开始,就要求学生对正手攻球的动作有一个清晰的肌肉运动感觉。...  相似文献   

7.
在排球教学中,根据"掌握学习"理论及扣球的技术特点,设计出了教学过程中的单元目标和评价标准,并采用单元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及时反馈及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化矫正性帮助,从而有效地控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误差,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欲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分解教学法提高乒乓球正手攻球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探讨分解教学法对学生习得乒乓球项目正手攻球技术的影响。旨在改善和提高乒乓球教师的授课效果,缩短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周期,促进分解教学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属性重要性的乒乓球比赛技术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发球、正手弧圈(快攻)、反手弧圈(快攻)、挑打、劈长、摆短、推(挡)等技术的得分率和使用率指标,运用粗糙集属性重要性方法,通过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对国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手弧圈技术是所有外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主要得分手段;波尔的反手弧圈技术是其重要的得分手段之一;柳承敏的正手挑打技术得分率较高;萨姆索洛夫的反手攻防技术占较大的权重.  相似文献   

10.
<正>一、案例背景笔者所在学校每周四都要开展乒乓球社团活动。在二年级进行乒乓球正手攻球教学中,笔者上了两节乒乓球训练课,该做的球性练习和徒手挥拍动作都进行了传授,学生在正手攻球多球练习中还是打不到球。笔者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乒乓球技术中出现的这些难点进行了观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课技术动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理解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中,提高他们思考分析、比较、综合判断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智能、体能,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普通高校网球课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自主—合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有利于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2)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社会性的提高,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3)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的享受了运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借助原版英文电影进行英语教学能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已日益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运动员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在面对高职院校运动员学生这样的教学对象时,要特别注意把握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本文结合笔者在高职体育院校的任教经历,阐述英文原版电影对运动员英语教学的实际意义,探究英文电影教学的科学选材和方法,并分析实际教学中的常见误区。  相似文献   

14.
分层次教学法在高校武术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本研究在武术课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进行实验和研究,结果发现“,分层次”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有利于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武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学阶段是考验学生能否形成终身体育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分割线,而体育课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影响很大,需探索出影响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的最佳教学模式。该文主要对传统、多媒体、翻转3种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教学所存在的优点、弊端,以及各自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适合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模式。最后得出:传统教学相比于多媒体和翻转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影响不大。该文最后总结出虽然传统教学较其他两种教学对于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影响不大,但也应用辩证的眼光进行选择,也可以把传统教学与其他两种教学进行适当的结合,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在网球技术课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进行实验和研究,结果发现,“分层次”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有利于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网球技术,同时,这种方法还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太极大舞的概念谈起,分析了太极大舞的运动特点,阐释了太极大舞受大众欢迎的原因。把太极大舞与高校武术教学相对比,分析了大学生不太喜欢传统武术的主要原因。提出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可加入一些新的元素:首先,改编一些动作,加入舞蹈、戏曲动作等,使武术更适合现代大学生;其次,加入演练队形的变化,增加同学间的配合协调,使其更具有亲和力;第三,加强专业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直观感受武术魅力,能更深层次理解各动作健身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武汉地区10所高职学院学生体育现状及相关理念问卷调查,分析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障碍。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在培养体育锻炼习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场地设施;学生体育意识淡薄;对体育缺乏兴趣;不懂锻炼方法。阻碍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是:体育教学长期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大纲的使用性和适应性较差;体育课未能得到学生的喜爱,甚至受到轻视;体育教学形式单一等。就此提出建议和对策,旨在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速滑普修课弯道技术教学中,依据运动技能形成的机制和动作技能的及时反馈,运用录像一反馈控制法,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对比、探索、更正的条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思维习惯,充分发挥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科学和有针对性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评价是体育教育工作者普遍运用的手段之一。目前在体育课中教师对学生表扬和批评尚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从归因理论的角度看,体育教师应注意在学生评定中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地传递评价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有益地归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