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促使机器翻译越来越先进。以百度和有道翻译为例,主要从微观角度——词汇、句法、时态方面及宏观角度的"文化观念"方面说明机器翻译的实践应用。比较在线网络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并讨论二者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2.
机器翻译自诞生至今,历经半个多世纪,已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在处理新闻题材等规范化文本上,在线翻译平台效果可观,但对口语题、小说题等非规范化文本的翻译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以小说体裁为切入点,对Google翻译在线和多语种即时在线翻译_百度翻译两大在线翻译平台进行评测实验,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归纳总结错误原因,对该类体裁的翻译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靖楠  崔燕 《英语广场》2023,(13):25-2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机器翻译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处理文化类文本的翻译时,机器翻译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二十四节气”相关文本的翻译为例,将有道、谷歌、百度、必应四个机器翻译工具的译文与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的人工译文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机器翻译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4.
刘妍萌 《英语广场》2024,(10):40-43
近年来机器翻译愈加普遍,而机器翻译的翻译共性问题仍有待探索。本文从翻译共性中的简化现象入手,以中医药文化宣传文本为例,探索机器翻译的翻译共性问题。基于自建中医药文化翻译语料库,本文对比了机器翻译文本与非翻译文本的句法特征,挖掘出机器翻译句法特征的构型特点。研究发现,在机器翻译中仅部分句法特征显示出简化趋势。本文是翻译共性在机器翻译领域的实践和延伸,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完善机器翻译工具,加强机器翻译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文本翻译质量的角度看,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仍有一些差距,具体表现在译文的准确性、可读性和欣赏性等方面。本文以文学类文本《了不起的盖茨比》为研究对象,对比DeepL机器翻译、百度翻译与人工翻译的译本,分析机器翻译的局限性,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机器翻译技术已经发展到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水平,译文质量明显提高。文章围绕机器翻译能否应用于文学翻译的问题,从个人翻译实践出发,借助“信、达、切”的翻译标准,探讨机器翻译在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陈苗  刘正喜 《英语广场》2024,(11):15-18
机器翻译发展迅速,大大提高了译者的工作效率,在科技翻译领域表现尤为亮眼。但是,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机器翻译输出的译文依然存在各种错误,机器翻译取代人工翻译还不现实。译后编辑成为改进机器翻译译文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翻译转换理论,并借助机器翻译平台,通过示例和验证,从阶层转换和范畴转换两个方面对科技文本的机器翻译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译文编辑策略。  相似文献   

8.
机器翻译是人类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自然语言间的相互翻译。由于语言、文化间的差异,传统机器翻译还存在不少问题。运用语料库英汉自动化翻译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机器翻译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早在1956年,机器翻译研究便列入了我国科学工作的发展规划,课题名称是“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翻译规则的建立和自然语言的数学理论”。1957年正式开始研究,3月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帕诺夫的《自动翻译》(译吴伯泽),1957年5月,《语言研究通讯》发表了刘涌泉的《谈谈机器翻译问题》及几篇译。为了开展这项工作,计算所先后派出彭楚纯、李明和刘涌泉去苏联科学院考察,1958年刘涌泉在莫斯科参加了苏联第一次机器翻译会议,并作了“俄汉机器翻译的词序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报告。该报告着重阐述了以谓语为中心的层次析句法,这为词序差异较大的语言之间的机器翻译奠定了可靠的基础。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夕在我国104大型电子计算机上成功地进行了俄汉机器翻译试验。输入是利用穿孔纸带,输出的是代码,而不是汉字。这在当时已经是了不起的成果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当前网络上流行的在线英汉机器翻译系统进行了初步考察,借此了解机器翻译在网络时代的发展状况。从知识工程的角度分析翻译系统,提出汉语语境形式化和知识表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外法律文化交流的增多,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法律文献需要翻译,网络资源的利用为法律英语的翻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捷、高效的工具。本文通过一系列实例介绍在线词典、搜索引擎、在线机器翻译、翻译论坛和博客以及翻译记忆软件等网络资源在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用其来查找法律术语,搜索法律文书模版,检验译文正确性,和同行交流经验。说明网络资源不但可以帮助译者促进翻译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机器翻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机器翻译教学却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翻译教学工作者会遇到一些看似基本而却难以回答的问题.该文就机器翻译的起源,机器翻译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语言学与机器翻译,歧义的消解,网上机器翻译,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等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13.
以谷歌翻译为工具,以语义分析为依据,翻译一些新闻媒体中的语句,从中发现机器翻译存在的问题。机器翻译得到的译文往往是词的堆砌,不太符合语法规范。在翻译语句的时候,只有经过人工的干预才能实现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陆勇 《海外英语》2011,(12):194-196
该文依据文献资料,首先简扼介绍西方机器翻译发展情况,然后重点介绍西方机器翻译以及翻译辅助软件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指出机器翻译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发翻译辅助软件面临的挑战和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语言文化语法及语篇的上下文联系等角度对目前机器翻译进行初步的探讨,指出机器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没能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障碍不能进行正确的语法分析及上下文联系等问题。同时文章还指出了这些问题导致了目前机器翻译的现状不容乐观,以期引起读者对机器翻译的重新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机器翻译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机器翻译及其发展历史,从词义选择、短语识别、歧义消解、句法结构处理,化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机器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机器翻译必须与人工翻译相结合才能译出好的作品;机器翻译软件的改进必须有翻译家和语言学家等专业人员的参与.才能开发出更加人性化的机器翻译软件。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有很多机器翻译软件,旨在提高并改善英汉机器翻译系统的翻译质量的研究也正在进行。通过分析国内常见的机器翻译软件的翻译实例,研究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其翻译质量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兴起。但机器翻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译后编辑成为完善机器翻译必不可少的手段。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作为纽马克最著名的翻译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文本的翻译。本文以深海采矿英语为例,探讨如何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指导下进行译后编辑。  相似文献   

19.
以自动翻译为努力方向的机器翻译受人工智能理论和算法的局限,发展停滞不前。计算机辅助翻译把计算机辅助技术引入语言翻译,突破了内核翻译的瓶颈,为机器翻译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之路,是机器翻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介绍西湖十景及其诗句的研究情况,简述机器翻译及其发展现状。介绍目的论及其原则。以杭州西湖御碑上的“西湖十景诗”为原文本,选取文学翻译较有优势的搜狗翻译和较多人使用的腾讯翻译两个版本,在目的论视角下运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机器翻译存在曲解原文意思、遗漏繁难字词等问题和不足,并据此对其进行译后编辑,对西湖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