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所罗门之歌》出版于1977年,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公开发表的第三部小说,围绕着一个黑人青年"奶娃"的成长过程展开,是莫里森唯一以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被誉为继查德·赖特的《土生子》和拉尔夫·埃里森的《隐形人》之后的美国黑人文学上的又一里程碑式作品。本文试从韩礼徳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角度分析小说中主人公奶娃与派拉特的对话,通过语气系统找出奶娃性格在话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正>《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目前唯一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小说。作品主要展示一个叫"奶娃·戴德"(Milkman Dead)的男性黑人青年如何去寻求黑人历史文化之根和自身精神独立的成长过程。在《所罗门之歌》中,通过描述奶娃在成长过程中对种族意识的获得,莫里森表达了美国黑人应该通过回归传统文化和寻求种族身份来获得平等地位的理念。而奶娃的成长经历,则展示了美国黑  相似文献   

3.
《所罗门之歌》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里森的一部关于昌人男性成长的小说。小说揭示了黑人男性只有回归到本民族的风范中,才能抵御外来的现代邪恶,脱胎换骨获得新生。本文试图运用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析《所罗门之歌主人公》奶娃与派拉特在西方神话和《圣经》中的人物原型,展现奶娃在派拉特这一精神引领者指引下的寻根成长历程,揭示小说的艺术魅力,并为读者研读其作品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所罗门之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主人公奶娃的心灵成长和获得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证明了小说中的女性以不同的方式给予了奶娃勇气、力量和启迪,并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进行解读,借助男主人公的成长,使黑人女性的重要历史文化含义得到了深刻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成长小说超越时代和地域、超越文化和种族的特点使其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文学命题,其中成长领路人是成长小说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罗门之歌》是一部典型的男性成长小说.本文以成长小说的理论为基础,解读主人公奶娃在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的形象,以及在形形色色的领路人的指引下,奶娃成功地迷离文化夹缝的尴尬境地,最终冲破种族的束缚和压迫,走上成长的道路.莫里森通过探索黑人个人的成长,从而探索整个黑人民族的发展道路:即只有继承黑人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真正地发扬黑人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成长是一个复杂而又古老的话题,是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古至今,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涌现出大量的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是一部典型的黑人成长小说,奶娃情感的成熟和男性意识的觉醒构成了作品的成长主题,同时该作品从以下几个方面凸显了其成长主题:主人公的边缘身份、成长契机和成长象征仪式。  相似文献   

7.
邓禹 《培训与研究》2009,26(4):15-17
托尼·莫里森在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中通过对黑人中产阶级的代表麦肯·载德第二一家人生活的描写揭示了黑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本文把麦肯·戴德第二这个在黑色皮肤包裹下的有着白人心灵的人和其子奶娃从一个“白人化”的黑人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黑人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莫里森写本书的主题。在面对社会和家庭时,这两人由最初一样的态度到后来的完全不同。其原因是奶娃心灵之路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是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主要描述了奶娃的心灵成长和自我发现的过程,但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黑人女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两位各具特色,形成鲜明对比的黑人女性,从而进一步了解小说中所蕴涵的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9.
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很好地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观点。本文着重分析此作品中男性视角下的生态女性主义体现。莫里森从男性而非女性的角度入手.以麦肯的沉迷和奶娃的经历揭露男权文化对自然的疏离和对女性的压迫,最终通过奶娃在姑妈的精神指引下的成长故事倡导亲近自然、尊重女性、和谐相处的生态女性观点。  相似文献   

10.
托尼&#183;莫里森在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中通过对黑人中产阶级的代表麦肯&#183;载德第二一家人生活的描写揭示了黑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本文把麦肯&#183;戴德第二这个在黑色皮肤包裹下的有着白人心灵的人和其子奶娃从一个“白人化”的黑人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黑人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莫里森写本书的主题。在面对社会和家庭时,这两人由最初一样的态度到后来的完全不同。其原因是奶娃心灵之路的升华。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学院实际工作,针对就业教育中"一头热"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形成了较成熟的毕业教育工作方法与体系,对其他院校就业教育工作开展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其工作的开展对于高校的发展和大学生的成长都具有着重要意义。辅导员工作的双主体性包括辅导员的主体性和大学生的主体性两方面;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缺乏适应性、技巧性、敏锐性、示范性和互动性;实现辅导员工作双主体性的有效途径是:加强辅导员与大学生、辅导员与辅导员、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充分认识传媒艺术类学生在专业教育与德育发展的状况和需要,以及学生在身心成长上的特征和变化。本文尝试在调查传媒艺术类大学生专业品质、心理特征、行为方式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传媒艺术类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工作限度的迷失导致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的“无所适从”。在教师工作任务视角——研究视角——生活视角的演变中表现出“过度”。从教师和学生、教师和知识、教师和自我的关联处分析过度的缘由,由此寻找教师工作限度的临界点。在对教师工作存在性质的选择中得出教师工作的限度是:指向学生的共性发展、以科学为内涵、以理性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对广西4所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党建工作仍需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目标管理是一种以绩效为价值导向的科学管理模式,对促进学生党员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应从目标建立、目标实施与目标评价三个环节构建和实施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目标管理,开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团组织工作开展以及工作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受辅导员工作能力、工作经验和工作热情的制约。只有努力增强高校辅导员的党团组织理论应用能力,政治洞察分析能力,思想动态调研能力以及干部培训能力,才能切实有效地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党团组织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工作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劲 《当代教师教育》2011,(3):67-71,85
社会工作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水平。以往有关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习教学模式以及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这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硬条件"。但与此同时,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中,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不可忽视的"软因素"。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师两大方面。当前,社会工作教师在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的设计能力、指导能力、反思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社会工作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保障制度建设是关键,个体能力建设是基础,教学团队建设是辅助,实践基地建设是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高校教师工作投入状况及工作资源对高校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9所高校287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工作投入水平较好,工作投入及活力和专注维度得分在教龄差异上显著,并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特征,工作投入及其三个维度得分在对收入满意程度上差异显著,并随着对收入满意程度的增高呈上升趋势;工作资源、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资本在工作资源与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下,如何较为准确地掌握学生心理变化规律,把握学生思想脉博,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去观察、认识、分析和解决其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方面的问题,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选择恰当的工作方法,这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拓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与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特点体现出政治信仰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择业观念趋同化等特点,这和大学生的社会背景、成长过程和教育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为寻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高职院校要把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特点,注重强化课堂教学环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抓好舆论宣传环节,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言行;加强学生管理环节,用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灵魂;做好就业指导环节,用突出的工作业绩感动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