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嵇茂清 《考试周刊》2011,(77):170-171
传统历史作业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学生对历史开放性作业情有独钟。作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历史作用的布置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通过撰写历史小论文、制作历史课件、仿制历史模型、编辑历史小杂志等这些创新作业的布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布置、讲评作业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通过作业解决问题能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的目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业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舞台,并为教师了解学生的进步程度提供了参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历史作业布置及讲评必然需要一些改变。历史作业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传统作业,讲究作业量,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学情、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受历史学科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当前学生的历史作业设计还不够科学,存在设计题型单一化(以填空、选择、连线、问答为主),完成方式模式化(以抄写、背诵、默写为主),学生选择狭窄化(以教师安排为主,学生自主选择性不够),传统色彩浓厚,作业的个性不足,致使学生对历史作业厌倦应付,历史作业的实效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我校本着"知识与理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同提高的理念,围绕历史作业的个性化设计进行大胆的探索实践,努力完善历史作业的设计形式,不断拓展师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一线教师应积极思考设计历史作业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明确历史作业的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从而合理改造传统作业,设计出个性化作业。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高一学生历史作业完成度较差的现状,就“高一历史作业布置与学习有效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尝试改传统僵化的作业为灵活的探究性作业,以此提高学生完成历史作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历史学习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思考现实问题,增强其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在教学时逐步形成高一历史作业布置的有效模式,以推动历史教学朝着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使历史教学能够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传统语文作业存在着实践性不强、与生活联系不紧密等问题,这导致学生的语文作业的质量不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实践性作业越来越受到重视。进行实践性作业设计,教师可以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并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在设计操作类作业、观察类作业、表达类作业、阅读类作业和调研类作业中,采取不同策略和方法,以深化、拓展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石婷 《教师》2012,(28):92-92
如今,传统的英语作业局限于古板的抄抄、读读、背背的作业形式,限制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扩展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布置的作业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距遥远,主要形式为:抄写、背诵课文和听写、默写等,这样的作业成为学生们沉重的负担,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严重的是可能造成学生厌  相似文献   

8.
周成红 《学子》2012,(12):76-76
当前聋校传统的作业模式存在许多弊端:老师布置作业以机械抄写为主,忽视了聋生创新性的培养;布置硬性统一作业,忽视个体差异性;作业评价单一,忽视多元性等,传统作业一味强化了"教"的作用,内容封闭,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远离了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伴随着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热潮,作业也碰上新课改,聋校语文教师应该更新理念,结合聋...  相似文献   

9.
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发展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提升 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通过对长期的教学实践的观 察,我们发现传统的历史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这无法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等 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下,创新中学历史作业设计,成为新时代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与创新的必然要求。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 实践,谈一谈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进行的中学历史作业的创 新设计,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一、传统作业的价值观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活动和社会生活。作业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注重作业程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1.
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新课程的作业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多样化、开放式的作业将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学生将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这样作业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中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可见,如何按新课标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开放式课外作业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业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注重作业程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同时传统作业的批改快则半天,慢则一天,甚至更长,这种不及时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相似文献   

13.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但是传统作业内容“繁、难、偏、旧”,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的创造力难以实现。学生看不到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做好作业就是为了考试考出好成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中的"作业"指的是所从事的工作和业务。作为学生的"工作和业务",一方面离不开作业而广受重视,另一方面口诛笔伐作业而成为学生的负担,如何走出如此怪圈,差异化作业设计或许是药方之一,高中物理作业更是如此。一、高中物理作业差异设计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
朱海梅 《考试周刊》2013,(22):74-75
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布置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作业的态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文章提出用调整作业结构来消除传统作业弊端的设想,以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过程作为分类标准,把高中数学作业分为巩固性作业和研究性作业。新型的高中数学作业结构不仅仅是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还应反映出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设计出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作业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传统历史作业的现状,分析新课程下历史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及案例。  相似文献   

17.
作业既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更是课堂教学的升华。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调研我们发现:传统的作业,无论作业内容,还是作业形式,都存在很多弊端,总量超标,难度过大,内容僵化,重复训练,形式单一,缺乏思维梯度,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这就制约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校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就作业设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给学生提供自主的体验式作业,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改变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为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学习兴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脱离学生生活,作业形式规范统一.作业评价忽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在应试教育下.作业演变成了“教的补充.教的强化”.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正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新课程的作业也不应是课堂教学的附属。作业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19.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学生更多的是机械记忆,作业评价也毫无兴趣可言。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在作业设计上进行了改革,设计了趣味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喜欢上做作业。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语文作业严重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阻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在新课标理念下,作为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语文作业该如何实现质的转变?本文对传统语文作业设计和新课标下的语文作业特点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提出差异性、实践性、探究性、生活性作业布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