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29)
当前,能源供需多元化和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支撑成为关键。在详细剖析国内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专业发展格局4个方面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并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进一步探讨其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团队建设、新工科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与探索,扎实推进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为应用型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2.
董文波 《科技风》2022,(9):160-162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实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该文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详细介绍了新文科背景下该校搭建政校企深度融合的"八共"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亲产业"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的基本框架、实施措施以及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主动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聚集地,新工科理念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在新工科的大时代背景下,应用型工科高校的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勇于实践创新,敢于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服务社会新思路,才能建设自己的特色方向。高等院校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规划,与时俱进修订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大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必须转变学生培养过程中"培养体系实习实践环节比例低","教师背景来源单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等现象。以西安科技大学高分子系为例,提出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并且通过更新教学体系,打造"双师"队伍,"导师"指导创新实践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进行了改革探索实践,对"新工科"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为高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刘馨阳 《知识窗》2024,(1):102-104
新工科是我国工科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支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实现“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建筑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行之有效的实践路经,为建筑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方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探索以创新成果为导向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提出将专业实践教育取得的成果转化为创新成果,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以建筑类专业为例,提出"332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制定以成果转化为核心的"专创融合"教育思路。加强以创新成果为导向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有效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重点培养适宜于地区发展需要的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课程改革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地方应用型高校计算机实验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教师通过引入分层教学法和虚拟仿真技术对计算机实验教学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实验类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对工科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文章针对《通信电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5)
本文阐述了在"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探讨适用于"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摸索出一条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从教学质量监控、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融合互联网+这四个方面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索。提出了新背景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新常态,国家实施创新驱动的大战略,迫切需要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的支撑,具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主体,按照高校的分类管理和发展的原则,地方本科高校主要方向就是应用型大学,在转型建设的过程中,"新工科"建设也渗透当中,需要地方高校建设的高度融合。对接区域社会经济的地方高校,以专业为主的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支持地方社会,特色和优势专业是其应用型的代表,"新工科"建设的推进,也必然会带来专业建设的改变,专业建设必然会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以高质量、高产出支持和引领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工科建设对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教育观念落后、与产业需求脱节和工程实践匮乏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注重培养综合素质的新工科复合型人才的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方性综合大学是地方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造就创新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为国家培养工科领域优秀的创新人才,使工科高校的毕业生真正成为服务工业相关领域的国家栋梁,是工科高校必须重视且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分类培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性综合大学工科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14.
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已经开始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难以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策略,以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1,(5)
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发展背景下,理工科专业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意方法、创造技术、创业能力的"四创"型人才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地方院校发展特点,结合"新工科"教育理念,从课程教学与科研项目融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以及参与学科竞赛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质量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是新时代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服务好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依托3级实施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校园文化景观培育、校外实践,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激发和培育新工科学子创新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人才培养重要源头之一的地方高校,探索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与政府、行业、企业协同发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为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一项紧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19,(11):111-112
从国家和社会需求出发,以适应新时代下新的经济模式对新技术人才需要为基础,并以我国工科教育规模之庞大为事实,指出"新工科"教育理念的发展内涵,具体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转型升级需遵循的原则,并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方案"、"课程优化"、"课程内容和内涵"、"教学方法和手段"四个方面提出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举措,旨在为相关院校在新工科背景下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27)
"新工科"建设的全面启动与部署对未来工科人才的培养和工科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高校优秀教育力量与产业领域优质资源的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实现"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但目前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新工科"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不甚明显,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的评价机制没有适应"新工科"的发展要求。本文对当前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评价机制分析基础上,结合高校工科教育现状提出了更加适应未来"新工科"发展需求的工程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中心建设与发展建议,为未来工程中心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青海省地方实际。本文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着重阐述了盐湖化工"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主要努力方向及其对青海省实现"一优两高"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