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先进文化最核心的层面,是先进文化不断前行的基础和深层动力,发展先进文化时,必须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根脉所在,文化认同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大连民族大学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文化认同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优化路径,以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粹,更是中华民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和桥梁,无不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高贵品质。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性途径,更包含着丰富的经典文化,这就需要小学教师有意识地倾斜经典文化挖掘和教育,以便于对国人从小强化经典教育以使经典文化不断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基因,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之基,也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先进文化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精神文化生产积极成果的总结,是促进社会繁荣、国家富强、民族发展的文化之基。所以,应正确看待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用改革创新的时代文化、西方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文化滋养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以促进中华民族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在崭新历史方位的文化理想追求,体现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明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之基、文化之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深深寓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实践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都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涵育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力量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有更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积极构建共享精神标识,塑造中华民族形象。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历史悠久,是培养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文化的基本土壤,在国学经典中遗留下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支撑,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学经典面临着危险,尤其是中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存在轻视的态度,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国学经典的轻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在我国负有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是我国的国情,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视角分析人教版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发现该教科书立足于国家认同、中华民族及文化认同的一体,展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存在汉族文化视角为主,缺乏中华民族多元起源与融合发展的描述。《品德与社会》应在更高水平的"现代中华民族文化"上构建民族团结教育。  相似文献   

8.
和合学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科学,它与唯物辩证法相关联,因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实质上还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也包括辩证发展的文化.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科学理解和正确弘扬中华和合文化,加强对和合思想的研究和推广,是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世纪.文化的复兴需要文化大师、旗手,张岱年先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张岱年先生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大师"作用,可用八个字来概括:"立志"、"争鸣"、"发现"、"发明",即立志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振兴,争鸣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道路和前景,发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和内涵,发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母德均 《考试周刊》2009,(25):29-30
汉字作为一个文化系统,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汉字文化对于发展中华民族的智慧,创造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如果说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教育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首先必须继承的就是汉字与汉字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诗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园地里两朵盛开的并蒂莲花。从中国诗画艺术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诸方面论述两者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旨在探寻中华民族诗画艺术发展的规律,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融入中华民族血液中的精神烙印,是随着时代的更迭、社会的发展薪火相传的优秀传统,是与时俱进、不断进步的知识宝库,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特征鲜明的中国式文化。而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学科——语文,在教学方面,正是通过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教化,使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和完善基础文化素养的同时,逐渐去培养自己优秀的品性,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在新世纪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中,小学语文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合理运用优秀的中国式文化知识去充实语文教学的课堂,通过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入到语文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求知欲,以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精神是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核心伦理,是中华儿女实践历程的结晶。共同的实践历程,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其内在生成发展逻辑及现代转化,彰显了中华儿女对民族发展的深刻价值认知。中国精神是国家软实力的具体展现,鼓舞中华民族,汇聚智慧与力量,引领文化发展,重树文化自信,凸显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智慧结晶,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义务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史哲知识,其精华部分更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审美情操的集中反映。通  相似文献   

15.
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中华民族信仰崇拜的古老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炎黄子孙们创造的艺术形象。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本源,5000多年来,始终是一颗璀璨明珠。其新的精神内涵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社会主义时代开辟了龙文化空前发展繁荣的新纪元。它始终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民族文化、人民文化、大众文化;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走向世界。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中国,它都是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血脉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她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初始阶段,学习并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德育品质,有利于学生生发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同时也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源泉和发展的根本。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美丽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随着国际经济和交往日益频繁,中国文化逐渐向现代化转型,各种文化相互掺杂和交融,所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与民族团结离不开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体育学科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该门学科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学校作为传播文化的平台,本来就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史是中华民族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民族文化史研究,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史的丰富与发展。民族文化史的研究成果对增强各族人民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增进各民族间的友好团结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现实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廉洁文化与中华民族时代精神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大力弘扬廉洁文化,努力培育中华民族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因素。结合廉洁文化内涵以及中华民族时代精神核心,论述了廉洁文化在培育时代精神中的基础作用,并给出了以廉洁文化为基础培育时代精神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