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体育教学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学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体育态度量表为工具,通过田径和篮球项目来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1)篮球项目的学习对男生的体育态度在身心健康、审美、精神解脱三个维度倾向上的得分都明显提高,田径项目的学习仅在精神解脱一个维度上产生了显性积极变化。(2)篮球项目对女生的体育态度在社交、追求刺激、精神解脱、自我磨练四个方面有显性积极影响,田径项目仅在精神解脱一个维度上产生了显性变化。在对体育态度的积极性影响方面,篮球项目明显好于田径项目。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编的"高校体育类硕士研究生科研现状调查问卷"对10所高等师范院校的531名体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其科研现状,并探讨对其科研造成不利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学生科研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科研教育和科研能力培养力度不够,学生良好科研兴趣和态度的培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从事科研活动较少,科研能力不强;学生的科研动机中存在较多的不良动机,对学生科研造成不利影响的原因来自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社会、学校和导师对男生和女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男生和女生的科研能力相当,女生在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科研兴趣和态度方面明显好于男生;研二学生科研兴趣和态度情况明显差于其他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大学生体育态度、兴趣和动机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中,抽取9所高校中的1035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大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男生的态度明显比女生更积极;辽宁省大学生对体育劳务消费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但女生的态度明显比男生更积极;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态度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积极。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其中篮球、羽毛球、足球、游泳、乒乓球、跑步是大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活动内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仍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最主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体质测定法和田野调查法,通过对汉族和彝族大学生体质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彝族和汉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等方面存在差异.汉族男大学生的身高显著性优于彝族男大学生,彝族男大学生在哈佛台阶指数、立定跳远等指标优于汉族男大学生,而体重、肺活量、握力等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彝族与汉族女大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分析彝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发现其健康问题,为提高彝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民族健康素质提供科学依据,对楚雄师范学院1 157名(非体育专业)彝族在校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体质健康测试,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6.0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发现:1)除彝族女学生运动耐力等级优于全校女学生外,彝族男女学生总体体质健康水平、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级与全校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彝族女生总体体质健康、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级均优于男生,身体机能等级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彝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上与全校学生无差异,但应重点关注彝族男生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学生身体机能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忠  林杰  何应凯 《体育学刊》2004,11(2):107-109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华南理工大学为在校本科生男生10436人、女生2928人为对象,对当前理工科大学本科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和男生体育态度得分高于高年级学生(三、四年级学生)和女生。  相似文献   

7.
体育隐性课程会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和锻炼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过程模式”课程研究思想的个案研究法更适用于体育隐性课程身心健康效应的研究.通过个案研究的实验表明,体育隐性课程内容的干预对于受试学生的锻炼态度、体质健康、自我效能、心境状态等身心健康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且容易涉及到显性课程难以达到的心理层面,影响更加持续久远,因此应当对体育隐性课程给予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体育隐性课程会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和锻炼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过程模式”课程研究思想的个案研究法更适用于体育隐性课程身心健康效应的研究.通过个案研究的实验表明,体育隐性课程内容的干预对于受试学生的锻炼态度、体质健康、自我效能、心境状态等身心健康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且容易涉及到显性课程难以达到的心理层面,影响更加持续久远,故应当对体育隐性课程给予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了解广西瑶、壮、汉族7~18岁学生的体质状况,获取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等信息,探讨改善和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和途径.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质的相关数据进行t检验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瑶、壮、汉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基本保持增长.汉族男、女生的身高、体重增长普遍高于瑶、壮族的;瑶族男、女生的胸围普遍出现负增长,壮、汉族学生的胸围有升有降.汉族男、女生胸围发育水平优于瑶族,壮族男、女生发育水平欠佳;瑶、汉族男生50m跑成绩基本保持稳中有进,瑶族男生普遍好于汉族男生,壮族男生较差,汉族女生有升有降,瑶族女生则普遍呈下降趋势,壮族女生下降最明显;汉族男、女生(15岁除外)的立定跳远成绩呈正增长,瑶、壮族整体呈负增长,而瑶族略好于壮族;壮、汉族女生的仰卧起坐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汉族学生普遍好于壮族,瑶族学生则有升有降.瑶、汉族学生的斜身向上基本保持增长,瑶族男生上臂屈肌群力量优于汉族男生,壮族男生相对较弱;耐力素质整体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壮族男、女生的耐力下滑较为严重,汉族男、女生次之,瑶族男、女生下滑较小;汉族男、女生的肺活量有升有降,壮族男、女生下降幅度普遍小于瑶族.研究结论:广西瑶、壮、汉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耐力继续呈现下降趋势,速度素质有回升的迹象,肺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学校体育:您如何认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吴亮: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能力、道德和意志品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对此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学习的效力来自智力,智力来自精力,精力来自体力,体力则来自适宜的、长期坚持的体育锻炼。智力、精力、体力三者一脉相承,才能少年强则民族强,民族强则中国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体育政策是中国政府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平等、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思想与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少数民族体育政策的基本特征及少数民族体育政策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索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繁荣之道.  相似文献   

12.
福建师大98 级新生体质测定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福建师大98 级新生体质测定,等级数据为依据,分析入学新生的体质状况,并提出有针对性增强学生体质的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武汉地区部分高校新生进行<阶段变化问卷>的测量,以检验跨理论模型各分问卷在研究大学新生锻炼行为上的适用性,并调查分析大学新生锻炼行为现状.结果显示:阶段变化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都达到了较理想的水平,在研究大学新生锻炼行为上是适合的.大学新生在各锻炼行为阶段上的人数分布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并存在性别差异,但不存在专业和区域差异;大学新生在均衡决策、自我效能和改变过程等因素上的变化情况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山东省少数民族体育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从加强理论研究、加强推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培养传承人、构建后备人才体系以及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等6个方面,提出山东省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对策,旨在促进山东省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入学新生身体发育的主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的测定、统计,制定了符合高校新生身体发育的相关评价指标,并依据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类别及标准,评价新生身体发育水平,为综合评价学生体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校新生军训中定向越野运动的技能训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高校的特点,从定向越野运动的识图与用图训练,模拟定向比赛训练等方面,分析与探计了高校参加全国定向越野赛的组队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几个理论与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蕴涵着多元的体育文化,主要表现为:草原、游牧体育文化,农耕体育文化,渔猎体育文化.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各种体育文化互相交织、融合,表现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包容性与涵化性.  相似文献   

18.
肖国强 《体育学刊》2007,14(6):35-39
调查高中一年级男女学生隐形肥胖者的血清脂质性状的特征.受试者为男子400名、女子400名共800名15~16岁的高一学生.结果如下:(1)隐形肥胖者男子为33名(8.3%),女子为41名(10.3%)(标准:男子17≤BMI<23.60和BF≥25%、女子17≤BMI<24.17和BF≥30%).(2)非隐形肥胖者男子为303名,女子为305名(标准:男子17≤BMI≤23.60和BF<25%、女子17≤BMI<24.17和BF<30%).(3)隐形肥胖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酸脂(TG)和动脉硬化(AI)等指标明显高于非隐形肥胖者(P<0.05~0.01).研究结果发现在高中一年级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隐形肥胖者,并与高浓度血清脂质有关,是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9.
祝大鹏 《浙江体育科学》2003,25(5):55-57,62
群体凝聚力是使群体团结在一起的重要因素。它对于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项目体育课对大学新生群体凝聚力的影响的研究,探讨大学体育课对促进大学新生群体凝聚力的作用,为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武陵地区城市、农村60~646、5~69岁两年龄组城乡老年人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了武陵地区城乡老年人体质因年龄段、城乡、性别而所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