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狄德罗认为,真正的真实是未经雕琢的自然,是原始的美.黑格尔也主张把现实生活作为剧本创作的源泉与出发点.但是,狄德罗所主张的原始的、完全自然的美与黑格尔所主张的静穆的美背道而驰.狄德罗主要是把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哲学事实作了比较,而黑格尔的视野则宽广得多,他把艺术事实与生活事实,也即与整个现实作了一番比较.至于在演员的表演问题上,狄德罗与黑格尔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在《美学》中反复提到"心灵",其心灵观在黑格尔美学思想占有重要地位。"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自在自为阶段的理念,即绝对心灵。其心灵观体现出他对人体心灵的肯定。理念达到了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就获得了其定性,是在普遍性实现自身于特殊个体之中,心灵于是也成为了统一体与绝对心灵,这种定性的状态表现出来是一种静穆的、守住自我的镇定。因此,当绝对心灵处于这种状态之时,其实也是处于在神性凝视的光辉之中,黑格尔的美的艺术理想也从而在这沐浴着光辉的静穆状态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3.
儒家的“礼乐教化”从内外两方面着手,通过外在的“礼”与内在的“乐”两方面进行政治教化,同时也是个体修养的手段。这一内外兼修的教化思想对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和“美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美,是“属人的自然”和“向人生成”的世界给人的一种动情的心理反映。“美”不在“心”,不在“物”,而是作为人与物相互联系的一种“中介”形态而存在。人化自然是美生成的最先途径。幻想性的人化自然即用审美来掌握世界。不直接以人化自然为出发点的艺术创造,使人在内外欲求心理上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主题为“感受大自然”。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一组文质兼美的课文,其中《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是精读课文,并且这两篇课文有别于一般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作者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极其充分地“人化”。在自然的人化同时,也是人化的自然,从而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心境、自然的感动、自然的喜悦……  相似文献   

6.
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观点是中国画重要的一个艺术特征.即在反映客观现实时应该力求外在形象真实的同时还应追求内在精神本质.其不拘于形似而着力于物象内在神韵的把握和主观情怀的表达,从而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通过对形的描绘来表达审美情趣和主观情怀,最终达到传情达意的创作目的.这种意象造型观念使人与自然,主客观,外在与内在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使艺术造型的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远远超出自然形象本身,从而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元化文艺理论思想的学术思想源渊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王元化对黑格尔美学思想的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学术劳动,具体体现在,他运用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把黑格尔从其客观唯心主义出发颠倒的东西颠倒过来,同时,剥离出黑格尔美学思想中“作出把握事物表身的真实的叙述”的成分,肯定它的理论价值。王元化把经过自己提炼得到的黑格尔美学思想作为一种活的学术思想资源,用于其《文心雕龙》研究和文艺批评的学术实践。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其著作《美学》从美的概念或基本原则出发来推衍艺术发展的具体情况。通过对《美学》第一卷的解读,分析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四个论题,即“美的概念”、自然美、艺术美和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对于美的概念和本质,黑格尔认为美是真实而非虚构的,同现实密不可分,“美的理念”即是美的具体概念。对于自然美和艺术美,他将艺术美看作是理念发展的最高阶段,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自然不因自身而美,只是为主体而美。他还强调艺术家的个人素质以及对生活的领悟。  相似文献   

9.
西方绘画艺术的“真”的概念在数千年的嬗变中,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不论绘画是作为通过精确计算再现三维空间的“欺骗眼睛的艺术”,还是以明晰的形、严整有序的结构,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的形式出现,亦或回到艺术家主观纯粹情感,极力表现个体情感真实的方式,实际上人们都在力求让绘画与外在或内在的“真”达到相似或者吻合一致,强调达到“逼真”的把握。论文试通过绘画史不同阶段绘画特点及当时美学思想的分析,大致整理出西方绘画真实观发展变化之脉络。  相似文献   

10.
试论王元化文艺理论思想的学理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化文艺理论思想的学术思想源渊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王元化对黑格尔美学思想的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学术劳动,具体体现在,他运用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把黑格尔从其客观唯心主义出发颠倒的东西颠倒过来,同时,剥离出黑格尔美学思想中“作出把握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叙述”的成分,肯定它的理论价值。王元化把经过自己提炼得到的黑格尔美学思想作为一种活的学术思想资源,用于其《文心雕龙》研究和文艺批评的学术实践。  相似文献   

11.
因果范畴是人们较早认识的一对范畴。黑格尔在因果范畴上提出了“导因”的思想,认为大结果不可能产生于小原因,这样的原因至多是一个“导因”或外在的激发,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其“内在精神”的,这对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是富有深刻启示的。特别是黑格尔指出应用相互关系时要有“中介”,这个思想对我们阐述生产力、生产关系之相互作用,解决人和历史规律的悖论关系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国家,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与西方文化的天人分裂不同,中国文化中自然既不是人化的自然,同时人也没有消失。王国维的“有我”与“无我”是对西方诗的概括,并不符合中国诗的实际。  相似文献   

13.
“自然”是马克思自然概念的核心概念。学术界大多把它理解为“人化自然”,也就是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突出其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质。其实,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也隐含着“自在自然”。马克思认为,“自在自然”指优先于人的天然自然,是人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人化自然”指以实践为中介的自然,突出了自然的“社会-历史”性质。  相似文献   

14.
艺术美的追求来源于人对自然、自身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目的是找到自然和自身所存在的艺术真实加以表现。这种艺术真实有表现自然外在表象真实的现实主义;也有对自然、神话、事件进行理想化表现的理想主义;还有因对自然、神话、事件等外因的观照而激起的艺术家内心情感真实体现的表现主义。  相似文献   

15.
克尔凯郭尔是西方思想上一位十分重要且极具挑战精神的哲学家和基督教思想家,在他所生活的黑格尔思想根深蒂固统治下的丹麦,他以思辩且散文化的语言坚持自己的思想并不断回应着黑格尔。“个体”是克尔凯郭尔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其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6.
“人化的自然”、“自然的人化”,或者说“人的对象化”和“对象的人化”,是欧洲十八世纪后期以来一直引人注目和争论不休的美学命题。严格地说,这个命题在西方哲学和美学史上至少有二千五百年的演变过程。早在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和拍拉图的学说里就已成为“感觉论”和理念论”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说也已明显地蕴含着这个命题。这是因为人的审美意识只能萌发并建立在审美关系中,审美主体和客体,即人和对象的关系,是任何美学思想不能回避的第一个命题。尽管古代美学家没有提出“人化的自然”、“人的对象化”这些概念,但却不可避免地必须接触这个  相似文献   

17.
将已有的"人化自然"概念加以细化分类,从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人在能动的改造自然的问题全面诠释并运用辩证思想与人类能动改造自然的目的性相结合的方法将"人化自然"分为"主动人化自然"与"被动人化自然"两种。这不仅是形式上的细化,而且是在具体内容和对"人化自然"这一人类改造自然的过渡类型所产生的影响的细化,对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对马克思“人化自然”理论的再认识 美学界对未加工的自然的美有着不同的看法,这由来已久。不少研究自然美的同志都非常重视对《手稿》进行研究,并以为要科学地阐明自然美的问题,必须联系马克思关于“自然的人化”的思想,从自然与人的关系上去寻找答案。 但笔者以为,有些美学家对“人化自然”理论的把握有时还欠全面。 所谓“人化”,指的是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改造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的对象。这里所说的人类劳动,应指广义的生产实践,它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因此,“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应该包括人类改造对象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物质结果和精神结果,离开后者谈“劳动创造美”是很容易走向片面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同时,他对自然的理解也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这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正> 关于“人化自然”与美的关系问题,美学界有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人化自然”与美不存在任何关系;一种观点认为,“人化自然”是美的唯一形式。我持第三种观点:“人化自然”与美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范畴,它各自具有独立的结构,其中只有一个层次是同一的,其余的层次是不相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