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与发展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因高职教育自身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内部驱动力,二是因外部产业经济环境需求而产生的外部驱动力。从产业集群与专业群协同的视角设置专业群,是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开门办学的新途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原则是:适度超前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立足于本区域的特色产业集群、考虑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群设置的统筹安排和相互衔接、实现资源与需求导向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李隽  吴波 《教育与职业》2021,997(21):52-56
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大多专业比较齐全且有一定的特色,专业设置与国家战略以及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基本吻合,但专业特色不够鲜明、与区域产业集群契合度较低、专业群资源利用率较低、专业群管理机制落后.因此,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应找准定位,打造特色优势专业群;科学规划,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多方共举,实现资源集成共享;以群建院,创新院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进入“全面提升质量和加强内涵建设”的阶段,专业群建设不仅是加强内涵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更是服务区域经济、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的客观要求。文章从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能力的角度出发,针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方向脱节、专业设置结构不尽合理、就业质量不高和服务区域产业群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以系统理论为基本指导,探讨高职院校通过专业群建设提高技术技能积累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职重点专业群的耦合式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是重点专业群和优势产业集群在知识、技能、资源等各方面全面融合的复杂过程。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产学研各方形成合力,不仅是高职院校自身改革和发展壮大的契机,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的突破口。针对本地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可以整合“旅游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打造“旅游管理及在线运营服务”重点专业群,围绕与本地旅游产业集群的知识、技能、资源等三方面“耦合”,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实现专业群与产业群之间的协同创新与发展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但因其缺乏协同创新阻碍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文章从高职院校当前专业群设置出发,分析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在促进产业群发展的同时,形成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使专业群能高效地服务于地方产业群。  相似文献   

6.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的作用日显突出。扬州市高职院校建设了10个省级重点专业群,20个校级重点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了部分扬州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放大了产业集聚效应。而与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三新"产业相关的专业群建设尚显不足。基于专业群与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耦合发展。本文以扬州为例,在对扬州地区"十二五"九大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职院校省级重点专业群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应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以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设置为例,重点以保山市卫生产业发展趋势为切入点,分析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保山市产业经济的适应性,由此提出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应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建立联动和共享机制,优化外部政策环境,突出专业特色,发挥专业群协同效应,加大校院(企)合作、医教协同力度,实现高质量就业,以加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河北省产业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选取产业—专业偏离度、技术服务和非学历培训规模等多项数据指标,对河北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及其对产业发展的服务贡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群设置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或区域特色,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专业群面向产业的服务还存在设置不均衡、对接不紧密等问题。需要从对接地区重点产业、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对接区域功能定位、对接社会服务需求和对接高质量发展要求五方面,提升专业群服务区域的贡献能力。  相似文献   

9.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域产业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第一动力和专业设置的逻辑基础。专业设置契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是地方高职院校增强其适应性、提升其贡献度和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地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发展匹配度的分析,探寻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性的特点,提出增强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适应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群建设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提出了源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思想,解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概念要义,并概括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三个基本特点,最后对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演变产生了对专业集群建设的需求,专业集群作为顺应产业变化的技术创新组织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两者耦合发展,其路径有互动、共享、竞争、新设四种。受传统办学思维制约,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存在耦合困境。陇东南高职院校通过组建职教联盟、优化专业群布局、共建共享集群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区域贯通培养体系,为提升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耦合水平提供了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专业群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其概念与基本理论源自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与变形。源于经济学中的概念与原理从专业群的内涵、竞争优势与途径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进行剖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专业设置与调整对学生的就业及社会人才需求具有重要影响。构建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是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旨在解决人才供需失衡问题,以满足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解决专业建设内部问题,助推高水平、特色化专业发展;解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方面的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成长需求。高职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构建面临一定挑战,构建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应着重强化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凸显专业优势,打造专业特色;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积极适应产业变化,推动优化与升级;调整政府的宏观调控方式,实施科学认证,实现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专业群内部机理是群内各专业的结构关系、职业面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条件、师资结构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内部机理决定了专业群基本特征的形成;产业集群理论和学科建设理论是专业群建设的基本理论;专业群的发展动力关键是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也是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生需求。构建专业群应建立与行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同步调整机制,建立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协调合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职教改革的持续深入,专业群的建设已成为助推我国高水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路径,成为实现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支撑.以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双高计划"黑色冶金技术专业群建设为例,明确专业群建设目标,重构模块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组织与实施,以组建能够适应产业发展、协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群,为冶金行业供给优质人力资源,更好地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从而构建专业—产业—职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承担着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使命,也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通过分析特色专业群建设内涵与产业集群发展诉求,提出"三层治理、八链对应"特色专业群建设模式,为促进特色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在"教学研用"方面的融合、形成利益共同体提供了方法与载体。  相似文献   

17.
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职院校组建专业群具有多重维度与内在规律,依循专业逻辑、产业逻辑、资源逻辑等专业群建构的三维逻辑,有利于廓清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与实践向度。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将专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基础思路,以专业间的动态调整强化组群活力;将产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根本遵循,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需求;将资源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内在机理,以统筹资源布局发挥集聚优势。通过厘清专业、产业、资源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有效协调内外关系,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产业结构由块状向集群演进,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愈来愈受到关注.着眼区域“产业、专业一体化”,常州高职园区建设了18个重点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七大新兴产业的85.71%,而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医药、新能源对应的专业群建设尚显不足.基于提升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的适应性,未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专业群建设宜采取四大发展策略:宏观调控、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作鹏 《教育与职业》2021,998(22):91-96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产教融合理论为基础,结合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双高"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应以深化产教融合逻辑为主线,以区域产业发展为依据,对接产业调整和岗位需求,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同时,构建双主体育人模式并建设与岗位能力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课堂革命,同步推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以产教融合基地、产业学院、实体化职教集团等部门为载体,主谋技术技能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以专业群建设发展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需求是实现供需对接的关键环节。在高职专业设置实证研究中,民族地区高职专业设置研究较少。因此,以云南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云南民族地区高职重点专业设置数量上基本符合区域重点发展产业需求,但是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专业质量方面存在着区域特色专业有待强化、专业建设水平不高导致办学效益低等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策略,以期实现云南民族地区高职专业数量、结构、质量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