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紧密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是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江苏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江苏沿海地区高职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为服务区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仍存在办学层次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专业建设与地区产业集群和区位优势不匹配、社会服务能力与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需求不相契合、高职教育发展格局与沿海一体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因此,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创建高职本科、建设海洋特色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协同创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应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以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设置为例,重点以保山市卫生产业发展趋势为切入点,分析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保山市产业经济的适应性,由此提出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应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建立联动和共享机制,优化外部政策环境,突出专业特色,发挥专业群协同效应,加大校院(企)合作、医教协同力度,实现高质量就业,以加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具有服务与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鲜明特点,构建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结构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增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尤为重要。对海南14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的实证分析发现:海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不强,存在专业设置匹配度失衡、专业设置聚集度偏低、专业设置注重回报率等问题。为提升海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海南自贸港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各高职院校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立足产业改造专业、注重利益相关者多元参与,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优化专业布局,增强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4.
立足扬州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扬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对应度,提出扬州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四点建议: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制定高职院校整体发展规划;高职院校要兼顾多方需求,提高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加强市场调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建立有效机制,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与发展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因高职教育自身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内部驱动力,二是因外部产业经济环境需求而产生的外部驱动力。从产业集群与专业群协同的视角设置专业群,是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开门办学的新途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原则是:适度超前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立足于本区域的特色产业集群、考虑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群设置的统筹安排和相互衔接、实现资源与需求导向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与发展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因高职教育自身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内部驱动力,二是因外部产业经济环境需求而产生的外部驱动力。从产业集群与专业群协同的视角设置专业群,是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开门办学的新途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原则是:适度超前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立足于本区域的特色产业集群、考虑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群设置的统筹安排和相互衔接、实现资源与需求导向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倒逼高职院校务必从四个方面入手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是确立一个准确定位的职教文化,引导高职教育健康发展,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和终身化;二是打造一个致力于产业发展的服务文化,重点建设围绕产业链发展的专业群,促进地方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建设一个充分融入产业文化的专业文化,人才培养方案要全过程、全方位体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相互融通;四是构建一个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课程文化,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培养体现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知识、技术技能和素养。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无锡高职院校紧盯产业链条、市场信息、技术前沿和民生需求,有效形成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但当前无锡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仍存在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社会服务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三教”改革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三个问题。因此,无锡高职院校应对接无锡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能力,以适应产教融合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学习者的多样性、需求的个性化对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提出了挑战。增强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梳理了职业教育课程研究脉络,对其适应性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产岗人课”适配模型对提升课程的适应性途径进行了探索,最后提出了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四个提升策略,即与高质量发展吻合的高职课程开发策略、与岗位人才需求契合的课程内容构建策略、与岗位要求高度耦合的高职课程实施策略、与培养目标匹配的高职课程质量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0.
推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是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2018年至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4个市(区)高职院校专业数和专业布点数相关数据,发现区域三次产业相关专业设置数及专业布点数与对应产业结构分别处于不同程度的磨合阶段;部分专业同质化严重,出现热门专业扎堆现象;支柱产业相关专业供给不足,滞后于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建议健全专业—产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升专业结构区域适应性;找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消解同质化办学迷局;对标区域重点产业,强化相关专业设置薄弱点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与其专业建设密不可分。该文深入考察了重庆市相关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通过对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定位和分析,找出目前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设置及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建议,以满足重庆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与其专业建设密不可分。该文深入考察了重庆市相关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通过对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定位和分析,找出目前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设置及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建议,以满足重庆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以区域产业结构引导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能够实现地方经济与高职院校教育的高度融合发展。以地方经济产业发展为导向能够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引导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中更加强化专业的应用性,并以更加明确的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构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建设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前,无锡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不相适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模偏小,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趋同,专业设置重复。无锡市高职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拓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培养符合无锡市经济发展特色的高技能型人才,同时也应准确定位,科学设置与无锡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此外,无锡市政府应引导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建立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促进无锡市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杭州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和18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对接,但对支柱性产业的适应性较弱,专业设置前瞻性不足,重复度较高。对此,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培育重点专业,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品牌专业。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作为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始终是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主体,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在职业教育专业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在专业建设改革中需要加强区域产业分析研究,尤其是装备制造类院校应准确把握制造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对照制造业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紧盯制造业发展现状,关注科技发展动态,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实时调整装备制造大类专业布局设置,才能真正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的作用日显突出。扬州市高职院校建设了10个省级重点专业群,20个校级重点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了部分扬州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放大了产业集聚效应。而与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三新"产业相关的专业群建设尚显不足。基于专业群与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耦合发展。本文以扬州为例,在对扬州地区"十二五"九大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职院校省级重点专业群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分析可知,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第一产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基本适应,第二产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适应性较低,第三产业专业设置超出其发展。为此,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产业专业设置体系,建设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第二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群,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专业设置保障机制,以加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也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布局和调整直接依据相关产业群的组成和发展,体现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的特色。通过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群与龙岩市产业群的对比分析,发现专业群建设规划力度、对接程度、前瞻性等方面的不足,着重从点(专业群的设置)、线(产学研联盟的成立)、面(校区、校县的合作)的角度思考专业群与产业群深度契合、协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区域高职教育发展路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需要专业化、配套化人才的集聚,才能产生群聚效应,激发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的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作为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高职教育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积极打造区域战略合作联盟,完善职业教育系统,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结构布局,增强高职院校技术服务意识,探索应用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