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家档案姚振东1964年4月生于广西。1987年毕业于成都气象学院探测系探测专业,在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和成都气象学院(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探测系、科研所从事天气雷达地物杂波抑制器及数据处理、传输系统的研制工作。1991年起,承担X波段数字化雷达、X波段双极化雷达的研制以及成果转化和全国推广工作;承担微机、DSP等课程的教学任务。1998年后,主持了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等多个项目。2000年,5cm常规天气雷达多参数化改造的研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2003年调电子系,从事气象雷达、信号与信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对流层风廓线仪和二次测风雷达的测风实验数据,对其数据处理、统计、比对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低空和高空,二者探测存在一定差值,中间高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肖波 《科技广场》2013,(3):108-110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地下错综复杂的新老管线及空洞已严重阻碍着施工进程。然而传统的高密度电法及浅层地震探测技术在城市勘探中受到明显的场地限制和工业干扰;管线仪在探测非金属管线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探地雷达作为一种原位浅层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凭借其快速无损、分辨率高、实时剖面记录图像清晰直观等特点在地下管线及空洞探测中备受欢迎。本文从探地雷达原理出发,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探地雷达在地下管线、防空洞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后期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舰载雷达组网协同探测能力受到多种关键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不同雷达对同一目标观测时的RCS起伏特性,并针对典型关键因素提出了基于双雷达协同探测能力的试飞评估方法,给出雷达协同探测时的站点布设方案,以及针对分离站点模式的协同探测能力评估方法,为验证雷达协同探测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工程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5.
从地质雷达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参数设置和处理解释等方面着手,通过对地质雷达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地质雷达的检测方法,阐述了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实用性能,为同类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电法和地质雷达探测,在岩溶地区的工程勘察和灾害地质调查过程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岩溶地区的铁道路基探测中,应用高密度电法和地质雷达探测相结合,能提高探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野外施工方法,查明铁道路基及隧道底部的岩溶发育情况,验证出这两种方法在实际探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为铁道的后期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程加快,公路建设速度一日千里,与之相匹配的,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衬砌检验中发挥着其独特而广泛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路隧道衬砌工程的质量。地质雷达是基于电磁理论发展起来的实用工具,在公路隧道的衬砌无损检测中,地质雷达的波速选取关系着隧道衬砌的厚度和缺陷的探测精准程度。文章精心设计实验,模拟公路隧道的衬砌结构。  相似文献   

8.
针对京沈客专南杖子隧道衬砌进行检测。检测采用LTD-2100探地雷达,测量出衬砌裂缝深度。通过对雷达数据处理与雷达图像分析,得出衬砌裂缝产生的原因,为类似工程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堤工程的隐患探测对客观评估堤防现状、排查隐患及加强工程的可持续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以大地电导率仪和探地雷达为隐患探测工具,结合大地电导率仪探测快速和探地雷达成像精确的优点,建立组合物探方法。并以杭州市钱塘江标准堤塘江干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渗漏隐患及地质缺陷探测。结果可以看到,该组合物探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排查工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堤防工程隐患探测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陆铮  罗建宝 《大众科技》2012,14(3):11-13
谐波雷达的特点是能够从杂波背景中根据目标辐射非线性的特性来探测有效目标。由于受到谐波雷达目标截面积较小的影响,谐波雷达探测距离较近。文章主要分析了谐波雷达的作用原理,设计了一种可以区别探测目标是否具有金属结或者PN结的谐波雷达接收系统,并对其系统组成部分进行了仿真及分析。  相似文献   

11.
爆破挤淤抛石法通过在抛石体外缘一定距离和深度的淤泥质软基中埋放炸药包群,引爆后瞬间产生巨大的压力形成空腔,同时抛石体借助自身重力在受到爆炸冲击力作用下沿着斜面滑移填充空腔形成石舌,形成泥石置换的效果,从而实现了软土地基的加固,其广泛应用于淤泥地基的处理。该方法中抛填石的落底深度是评判其加固地基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探地雷达技术对滨海公路现场爆破挤淤加固的路基进行落底深度探测分析,在对爆破挤淤后的抛石层进行探测时,根据抛石的介电常数与淤泥和黏土有较大的差异,并且通过对雷达图像的解释和分析,得到回填置换层深度。结合实际工程,探讨采用地质雷达评估爆破挤淤效果,通过分析对比可知,40 MHz低频组合天线可用于探测抛石层在25 m左右的下落深度,达到了预期的探测深度和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探地雷达在无损检测中的工作原理和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探地雷达在不影响结构安全及施工的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的探测。  相似文献   

13.
雷达数据处理单元是飞机雷达处理机中的重要糸统,要求具有很高的性能和集成度,而其核心部分主机模块的功能强大与否影响着整个雷达系统的性能。文章讨论一种的雷达数据处理单元的构成与原理。其主机模块采用高性能处理器作为数据处理中心,同时拥有LBE总线和VME总线两个总线接口电路,以实现控制内却从设备和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两个功能。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1,(4)
雷达收发原理是我院雷达工程、预警探测指挥与工程等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受实验条件的制约,多年来实验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本文结合雷达收发原理的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课程实验设计思路,给出了实验安排,研制了雷达收发原理实验教学平台,三个期班教学实践证实了实验教学内容合理性和实验教学平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不同参数影响下的雷达威力进行数学分析,如不同的SNR,不同的RCS,以及不同的脉冲条件下雷达探测距离,常见反隐身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我们通过采用系统仿真分析软件System Vue,对雷达方程转化为图像,进行更加直观,明了的分析。通过采用固定变量的方法,对影响雷达威力的诸多因素逐一分析。文中列举3种飞行器,对其不同的SNR,RCS、雷达探测距离以及电子对抗中各种参数进行比较分析,最终达到对雷达威力分析评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王天正  刘宏  芦山  张建昌 《科技通报》2019,35(10):46-53
利用"华南季风降水试验"联合观测资料,对比了Ka波段云雷达和C波段连续波雷达对非降水云和降水云宏观结构的观测结果,定量对比了Ka波段云雷达、C波段连续波雷达、Ku波段微降水雷达和雨滴谱仪的探测回波强度和径向速度,对比分析了Ka波段云雷达和Ku波段微降水雷达云-降水的功率谱密度数据,得到了如下结论:(1) Ka波段云雷达和C波段连续波雷达对不同类型云的探测结果在回波整体的形状、高度及随时间演变上是一致的,云雷达对云的探测灵敏度要略高,对云边缘、云底和云顶的弱回波探测能力更强,但云雷达探测积云和降水云时稍微回波强中心偏弱,两部雷达探测的径向速度和谱宽较为一致;(2)弱降水条件下,Ku波段微降水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较雨滴谱仪偏弱,但偏弱的最大平均误差在-2. 84d BZ,微降水雷达的探测结果基本可靠;(3)弱降水条件下,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较微降水雷达分别偏弱4. 81 d BZ和3. 01 d BZ,三者回波强度统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42、0. 887和0. 920 (Ka-Ku,C-Ku,Ka-C),在考虑衰减、雷达采样体积差异、雷达灵敏度和天线积水等因素后认为3种雷达回波强度探测结果均较为可靠;(4)微降水雷达探测的径向速度分别比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偏小0. 59m/s和1. 02m/s,统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35、0. 690和0. 9442 (Ku-Ka,Ku-C,Ka-C),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探测的结果较为一致,造成微降水雷达径向速度偏小的原因与多普勒速度谱偏移和多普勒速度谱速度模糊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地下管线探测工程内业数据处理过程中,LzxPipe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内业工作效率,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探地雷达在无损检测中的工作原理和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探地雷达在不影响结构安全及施工的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的探测。  相似文献   

19.
地质雷达利用高频电磁波对不可见目标体进行扫描探测,以确定其内部结构形态和位置,在隧道检测中具有无损、快速和高分辨率等特点。本文阐述了地质雷达工作原理及其探测方法,并结合实践经验对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中存在的天线频率的选择、天线重量的轻型及小型化、隧道检测专用台车、空洞准确定位、标准图谱库建立等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雷达领域当中,气象雷达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多用于交通、气象以及农业等不同的领域当中。在民航飞机当中,气象雷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主要专用于大气探测,不仅可以对天气情况进行预报还可以探测出空风切变等一系列的危险因素,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进行预报和警戒,进而有效保证民航飞机的顺利、安全航行。近几年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气象雷达的性能也日益增强,探测功能也愈加广泛。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型气象雷达的性能,进一步体现新型气象雷达探测性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