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土木工程专业“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分析了地方高校力学课程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方式。通过优化教学手段、方法和内容,强化学生的结构体思维;通过课程学习和工程交流平台,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实践表明,通过教学改革,使力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变得易懂易学.力学实践知识能更好地服务工程。  相似文献   

2.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应认清存在的认识误区,明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并通过转变教师思想观念、加强教师基层实践锻炼、拓宽教师引进渠道、建正兼职教师队伍、制定相关配套制度等途径培养“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3.
孙利 《文教资料》2021,(3):135-137
加快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双师型”教师是关键。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双师型”教师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不强、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制约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及管理体制,对“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阐述了煤炭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力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然后论述了煤炭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力学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包括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基于“虚实结合”进行教学案例库建设与习题集编写等。  相似文献   

5.
省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是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打造高水平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对省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进行分析后发现,现有认定制度存在认定标准不科学、认定机构不权威、再认定系统不完备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省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的建议,从制定研究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认定内容,打造认定与评审并行的认定程序,从确立国家主导与地方主体的“双师型”认定机制出发,推动省域视角下“双师型”教师的科学认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赤峰建筑业实际,突出地方经济特色,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能力"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核心,从基于模块学习、案例学习的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探索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对构建赤峰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可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等理科教育》2023,(2):F0002-F0002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成立于2005年6月,是秉承学校“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在整合力学、土木工程、地质工程3个学科资源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工科型学院。学院的发展目标是:以力学、地质工程为基础,以土木工程为主线,面向工程科学与工程实践,将学院建设成为集应用基础研究、工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工程管理为一体的一流研究型学院。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方高校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新办土木工程专业的现状以及《房屋建筑学》的课程特性,从课程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对《房屋建筑学》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建议任课教师走"双师型"道路,教学中要灵活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并优化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刘晓丽 《科教导刊》2023,(28):89-91
文章通过分析湖南地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现状,查找地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并结合湖南省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任务,从整合资源、专兼结合,校企互惠、培养升级,政策保障、稳定激励三个角度,针对性地提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策略,有效解决地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困境,为其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机结合、构建全课程育人的综合教育形式,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之根本,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实践问题做出了回答,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影响的教学实践。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力学课程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探究力学课程思政的内涵,深层次了解什么是课程思政、为什么开展课程思政以及如何做到课程思政这三个问题,从而构建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大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基本思路、举措和成效。结合土木工程行业需求和结构全寿命周期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三师人才”的培养定位和“三主体、三阶段”的培养模式,构建了包括综合素质教学、专业基础教学、“三师人才”特色课程教学、案例教学及专业创新实践等五大模块的课程体系,提出了专业实践的实施要求和考核办法,组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团队和“双师型”导师团队,基本形成了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型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地方本科院校的类型定位及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了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指出了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和措施,目的是通过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进一步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素质,从而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改革试点”研究的基础上,从1998年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概念以来,对有关“双师型”教师的文件进行阅读和分析,重点梳理了“双师型”教师标准建设的发展脉络,提出了制订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地方标准要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学者观点为参考、院校标准为基础、其它地方标准为借鉴、专兼教师为对象、能力考核为核心、动静考核相结合、可操作性为准则的八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具体做法,对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的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实践证明,转变重学轻用思想,重视工程实践;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以师带生;主动服务一线,校企合作,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并将创新付诸实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双师型”教师成为高校当前的重要任务。改变传统重学历、轻实践的错误观念,规范认定程序和标准、根据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培养方式,健全相关职称制度,加大资金及政策的扶持力度,能够进一步解决“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6.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传授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参与专业实践,能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进行职业教育的教师.“双师型”教师是适应当今时代特征的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本文重点探讨“双师型”教师成长因素与影响“双师型”教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关系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地方职业教育改革实绩,牵动各方利益主体。以多重制度逻辑为分析框架,采用NVivo软件对68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双师型”认定文件进行质性分析,并结合实践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工作中的认定标准、实施认定主体和认定机制等进行实践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在认定指标、认定制度、认定结果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具体改革路径是:强化各主体制度逻辑的共同价值导向,师德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融合各主体制度逻辑的认定体系,强化监督评价机制、完善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8.
法律实践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专业理论扎实、法律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双师型”法学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法学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双师型”教师法律制度,建立激励性“双师型”教师考评机制,建立校内外教师互聘交流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保障机制,拓展“双师型”法学教师培训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包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虚拟仿真与工程实践相融合;校企联合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少科学合理化的指标体系。从资格要求、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职业道德与品行规范这六个方面探索构建了“双师型”教师的具体评价标准,形成了分层分类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认定规范流程和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能力与素质,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