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是最富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之一.这一理论的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问题认识上的创新与发展.它对于冲破所有制问题上的"左"的思想束缚,澄清和矫正人们的错误认识,促进我国所有制改革,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把握这一理论,本文拟从理论的进程、理论的内容、理论的依据及其意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必须科学地把握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大的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所有制方面做出了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正是这些重大的创新使得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所有制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僵化的教条主义的认识,阻碍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所有制问题的认识,实现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相似文献   

4.
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关于判断所有制优越与否的标准究竟以什么作为标准衡量一种所有制的优劣,这是所有制理论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即“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而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究竟选择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也是一个客观过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提出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奠定了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基础;第二,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第三,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所有制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所有制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实现了所有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澄清了人们在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问题上存在的各种片面的、模糊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我国改革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党在传统的所有制理论上有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正本清源 ,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这必将有利于国有经济的深化改革 ,并为之找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形式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作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论断,并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更进一步明确"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制经济",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这就非常明确地界定了两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这是我们党在所有制问题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正确把握这一理论,对于我们当前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所有制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形式的科学设想。然而,这一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个人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对我们当前的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速所有制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建设必须在观念、用人、实践上有新突破陶秀伟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所有制问题的精僻论述,在理论上有重大的突破,消除了人们的各种疑虑,对于改革攻坚,提高生产力水平,加速经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  相似文献   

13.
物质财富或一般意义上的财产及其归属,是私有制社会以后人类纷争的焦点。因而,与各种财产形式相关联的所有制问题,是人类经济思想史的中心议题,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同任何学说一样,亦有一个发展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是他们经济思想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是理论的形成时期,以后是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时期。虽然,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著作中,他们的所有制理论尚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但是,已经提出了关于所有制范畴的一般原理。因此,探讨马克思早期的所有制理论的形成,不仅是开展所有制理论系列研究的基本前提,而且,对于当前加深所有制改革的认识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教育理论界一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讨论,应该怎样关注,本文讨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讨论的实质意义不是探讨马克思主义经费著作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原本涵义,而是力图寻找中国社会现实中人的发展的问题;二,研究中国现实社会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和教育学理论共同关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对教育目的理论的指导作用就体现在这一层次;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应该是教育理论中应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的两大课题。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调整与完善所有制结构的任务。十五大报告中关于所有制问题的精辟论述,既坚持与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突破了一些传统的看法与框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一、全面认…  相似文献   

16.
对于所有制与它的实现形式,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与西方的产权经济学都做了严格的区分。应当深入、准确地发解和确定二者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认识经济改革的根本原因,并且正确地确定经济改革的对象和目标。据此,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与市场经济内在制度要求相适应的“市场型公有制”及新的所有制结构,不能把经济改革停留在实现形式这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进行了不断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提出了一些设想,在总体上把单一公有制看成是现实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认为公有制为主体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确认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生产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一、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1.部分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学们没有从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这一高度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伟大现实意义,而仅从个人就业的角度,从实用、功利出发,来否认它的意义,没有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内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应从所有制和所有权两个层次上判定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劳动力所有制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弄清这一问题,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劳动力所有制这个经济范畴的理解,我认为应明确两点,第一,劳动力所有制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即当人们的权利和劳动力有直接联系时,才有劳动力所有制的问题。第二,劳动力所有制的一定形式总是由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并同与这种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相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