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迄今,博客来到世界已有12年了,在中国发展也有7年了。因为博客的“零进入门槛”,所以任何一名普通百姓有了博客之后.在遵守国家法律和公众道德的前提下,都可以拥有信息发布和知识生产的自主权利,能从一般的受众变成公众,自主地进入公共领域,对公共事务发言,同时也让个人的信息和知识与人共享。  相似文献   

2.
邹芙蓉 《今传媒》2007,(9):57-59
被称为“个人媒体时代先锋”的博客,凭借着“零体制、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的技术优势,以及自由、自主、自我的制作理念,迅速成为了网络媒体的新宠。但是这一“低门槛、高互动”的传播平台在传播信息、张扬个性的同时,也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始终伴随着各种纠纷与冲突,暴露出博客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许多盲点与难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社会困扰和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育 《新闻爱好者》2007,(12):72-73
博客即blog,由英文weblog缩写而成,意为网络日志。在汉语中,博客兼指网络日志及撰写网络日志的人。博客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早期主要流行于小部分IT从业者及新闻爱好者中,既是人际交流、信息过滤和知识管理的平台,又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媒体。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网络并对博客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邹芙蓉 《今传媒》2007,(9):57-59
被称为"个人媒体时代先锋"的博客,凭借着"零体制、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①"的技术优势,以及自由、自主、自我的制作理念,迅速成为了网络媒体的新宠.但是这一"低门槛、高互动"的传播平台在传播信息、张扬个性的同时,也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始终伴随着各种纠纷与冲突,暴露出博客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许多盲点与难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社会困扰和不良影响.于是,探求博客管理的佳策良方就成为有关部门和博客管理者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中个人知识共享的兴起和繁荣,为创建一个全新的知识公共领域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大众基础。论文以基于网络博客的图书馆员个人知识共享实践为典型,探讨了馆员博客个人知识共享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知识共享主体、客体和知识共享环境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的权利下放到每一个人。由于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为传统媒体时代有话无处说的人们开辟了空间,同时也导致了网络信息杂乱不堪、难以把关的问题。以下从博客和论坛这两大网络言论阵地的信息传播形态和方式进行网络信息把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前,博客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博客及博客化正在成为互联网的热点和焦点之一,并被视为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由博客短暂的发展历史来看,博客并不是全新的事物。个人网站进一步的大众化。就是博客浪潮的生命本源。博客技术门槛的过低,以及概念、模式的迅速复制,是它得以迅速传播并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的重要原因,也使得它将个性化的知识积累、信息过滤和深度沟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上海档案》2007,(4):31-31
周林兴在《北京档案》2007年第3期撰文,提出利用网络.创建档案知识博客群的设想。文章论: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和迷恋在不断加强。档案馆的工作重点也必须从传统的纸质文献处理向网上数字化信息处理转移。因为博客具有零技术等特性,通过超链接,可以使个人博客与同一部门的其他工作人员的博客链接成一个部门博客圈,同时部门博客间再互联形成整个档案馆博客圈,馆际之间就可以互连成档案馆联盟博客群。在档案馆内部,可以通过一种“聚合”方式收集员工公开的信息,使得档案馆各部门之间、馆领导和职工之间、馆员和馆员之间、馆员博客与利用者博客之间保持思想交流的通畅,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作战能力.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博客文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今的网络环境下,博客已成为网络应用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无时空限制、无身份限制、无主题限制、无门槛准入、非实体接触、言论自由、传播面广的特性以及延日寸、互动、共享的交流特点,使博客成为多元化信息的集散地,为网民提供了表达情感、结识朋友、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空间,形成了一道崭新的文化景观。博客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既有自身内部的动力,也有外部的推动力量。其中,个人诉求是博客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互动交流是博客文化发展的助推力,网络技术等是博客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博客文化由基本文化、时代文化和拓展文化构成,它既是全球同步的文化、全民参与的文化、个性十足的“客”文化,同时也是集大成的文化、强势的文化和增大社会风险的文化,对当前和未来人们的生活、生存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影响力和渗透力。鉴于此,博客应成为图文时代的精神平台、新思想的创意空间、个人媒体权力适度展示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新论     
《新闻实践》2011,(2):79-79
今天,我们阅读新闻的理由在改变 进入网络化时代,新闻制作和传播呈现出个人化的趋势,网站、博客、社交媒体,通过图像、文字、声音来表达观点,报道新闻和信息。这种数字化的网络传播带来的信息更多的是个人的观察、个人的活动、个人的观点、个人的信息。今天的新闻消费者本身对新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读者也更愿意阅读持相同观点的新闻报道,只关注过去没有听说过的新鲜话题和问题,或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特别话题。  相似文献   

11.
张文莉 《青年记者》2012,(26):22-23
微博,是继Web1.0"门户网站"时代和Web2.0"个人博客"时代之后兴起的、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它以实时性、交互性、便捷性,草根化、碎片化、个性化等特征极大地拓宽了网络受众群体,迅速超越传统媒体和论坛、个人博客等网络平台,成为最为快捷的信息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博客及博客文化正成为互联网的热点,被称为是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甚至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2.0版应用”或“新闻媒体3.0”。但在这种对网络的乌托邦式想象中,博客的功能和意义被无限制地扩大,尤其是在资本力量的推动和一批网络/技术狂热主义者的吹捧下,使得博客似乎具有了改变世界和社会结构的力量。但这种倡导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理想的型构过程,加之少数网络技术精英的垄断式诱导,使得众多论者和博客写手都在理想中沉浸,而忘记了博客背后的技术社会因素,也忽略了人自身,而将所有的想象寄托于并不可靠的技术之上。博客…  相似文献   

13.
郝烨 《传媒》2015,(22):75-77
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发展标志着高聚合性、高黏性的信息生产方式正在流行起来.越来越多拥有较强生命力的互联网产品的产生标志着Web2.0时代的来临.社交媒体既是网络舆论生成的主要载体,同时也肩负着网民在网络社会中进行自身角色重构的任务,个体如何在新媒体时代重新塑造个人形象成为这一时期拟剧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博客:网络传播的新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罗慧 《新闻记者》2004,(10):40-43
近两年来,博客及博客文化正成为互联网的热点,并被视为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网络传播无国界,"博客不是全新的事物,黑客进一步的平民化,个人网站进一步的大众化,就是博客浪潮的生命本源。它将个性化的知识积累、信息过滤和深度沟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网络参与是网络社会的信息反馈和信息生产的中心环节,网络参与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媒介情境所能提供的可能.本研究采用社会文化的视角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博客、BBS论坛、微博和维基百科所设定的传播情境和网络社会生产紧密相关,研究发现,个体生产与集体生产是网络参与的主要情境,参与的形式出现对话,而维基百科类对话和辩论增加了公共知识...  相似文献   

16.
邓劲松  蒋宏 《新闻界》2006,(2):93-94,92
博客,其英文为Blog,即是Web Log(网络日志),源于1998年美国,流行于2000年,2002年被引入中国。《市场术语》对博客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从“信息共享”开始向“思想共享”和“知识共享”转变。  相似文献   

17.
以学术博客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和用户两个角度,梳理了学术博客信息组织和用户间知识交流相关的研究。以科学网博客为例,对用户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以及知识管理中的社交关系进行探讨,总结了学术博客中个人知识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涛 《新闻传播》2006,(11):34-35
“博客”来源于英文Weblog,Weblog,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内容可以随心所欲。其承载形式即网络,以个人为单位。写尽生活琐事,发布个人生活感受,人生百态、社会问题,也发布关于社会的见解……博客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平民的堀起。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更强调记者责任和舆论引导力如今,微信、博客等新媒体信息越发活跃,每个个体不仅可以经济便捷地接收获取信息,也可以经济快捷地以多种方式制作传播信息,参与新闻生产,进行“信息传播”。“草根新闻”弥补了传统媒体时效性欠缺、新闻资源有限等缺陷,也开始“使大众媒体时代让位于个人和参与性媒体时代”。但,这之于当下的记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20.
顾孟青 《今传媒》2007,(6):61-62
博客的出现使得来自个人的声音也有了一个广泛传播的渠道.在技术上,个人媒体享有能够和传统媒体同样的潜在受众群,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其他应用方式共同构建社会的话语方式.一些研究者认为博客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模式,把关人理论以及议程设置理论在博客的传播环境里被消解,一个开放的公共领域在博客环境里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