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想加快推进广播媒体的深度融合,尽快完成广播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的转型,必须要走出一条能够充分发挥广播媒体声音优势的“迭代”融合之路。这条路要怎么走?首先必须要找好广播媒体声音优势与新媒体受众市场需求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2.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有声语言和音乐、音响构成广播的全部声音表现,声音的再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决定着广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其中有声语言又是最活跃、最影响广播传播效果的一个因素。本文结合播音作品《探秘宣纸的制作技艺》,谈谈广播声音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以声音作为唯一传播媒质的广播新闻,应该大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展现。千变万化与丰富多彩的声音,为广播报道开辟了广阔、多样的舒展空间和运用手段。因此,广播新闻报道只有大力开掘声音源,充分挖掘与运用新闻报道的种种声音,才能激发和满足受众的收听兴趣,提高收听率。  相似文献   

4.
孟兴隆 《视听纵横》2007,(5):108-109
广播靠声音传播,人们通过听觉来接受信息。而广播节目中的音响是广播节目最具特色的元素。音响是广播节目的优势所在,也是广播与其他媒体竞争中的核心潜力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何昱 《记者摇篮》2009,(7):126-126
广播作为传播媒介,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广播靠声音传播,人们通过听觉来接受信息。而广播节目中的音响是广播节目最具特色的元素。声音是广播的载体,而音响是广播节目的优势,也是广播与其他媒体竞争中的核心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李亚琼 《声屏世界》2007,(12):28-2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广播的传统优势也在发生着变化,过去被大家公认的优势,可能已成为当前所有媒体都具有的手段,不再是广播的独家专利。因此,只有把握广播的当前优势,打好广播的“好牌”,才能独树一帜,办出特色。广播以声音传播,除了陪伴性、时空性、参与性和服务性,笔者以为,广播节目还有几张明白实在的“好牌”是其它媒体难以望其项背的:  相似文献   

7.
哈悦 《记者摇篮》2005,(5):43-43
以声音作为惟一传播媒质的广播新闻,应该大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展现。千变万化与丰富多彩,为广播报道开辟了广阔、多样的舒展空间和运用手段。因此,广播新闻报道只有大力开掘声音源,充分挖掘与运用新闻报道的种种声音,才能激发和满足受众的收听兴奋,提高收听率。  相似文献   

8.
传播声音是广播媒体的主要运行形式,它凭借特有的声音魅力吸引着人们的关注。然而,随着其它传播媒体的迅猛发展,广播媒体所特有的“声音”魅力正在暗淡和消褪,广播要想更大空间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必须在“声音”上下功夫,改变以往传统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9.
巩明 《记者摇篮》2001,(10):31-31
广播媒体是一种声音媒体,也是广告信息传递最快的媒体之一。由于广播媒体同时还具有对突发新闻进行同步传播及不用文字做载体传递信息,适合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和极强的亲和力等优势,所以,广播媒体的广告经常被广告主及企业选用。这种以声音为主体的广告形式决定了广播广告只能通过对受众听觉的吸引而唤起人们的注意、兴趣和感知,从而发挥广告的作用。因此,广播广告的声音的魅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杨旭 《新闻窗》2008,(4):71-72
广播是以声音为主的媒体,音响效果的运用,在广播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广播节目中声音的编辑、处理对节目的成败具有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对声音编辑的思路、技巧和正确的方法,都是构成一个成功的广播新闻专题、文艺专题等节目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以声音作为信息载体的广播媒介,无法像电视媒介一样,通过丰富的画面语言给人们带来直观的感受.与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中铺天盖地的奥运宣传和报道相比,广播媒体的声音似乎略显微弱.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广播属于"听觉艺术",这已被人们广泛认同,因为广播是通过声音来传播的。语言、音响、音效等,是声音的不同表现样态。声音是通过人体的听觉器官来完成接收的。优秀的广播节目给人以美好的听觉享受。广播自然属于"听觉艺术"。然而,笔者以为,除此以外,广播节目还应属于包括"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人体各种感官感受在内的"感官艺术"。  相似文献   

13.
广播广告制作是把广播广告文案转化为声音的一个过程。它考验了制作人对文案的理解及对声音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将广告音乐、音响与广告词合理配合?如何展现广播广告独特的声音魅力并产生视觉上的丰富联想?我们以为在广播广告制作中应该重视“三要”标准,即:广播广告制作要吸引受众的注意:广播广告制作要激发受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广播以声音见长,播音员以神秘取胜,广播留给人们的更多是想象和猜测,广播的媒体特质一直偏向含蓄、内敛。近年来,常州电台的主持人却频繁在常州的各种场合缤纷亮相,并以一批创意新颖、构思独特的公益活动引起社会的热烈反响,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与鲜活成趣的广播活动使常州广播更加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5.
张妍 《记者摇篮》2008,(8):65-66
数字技术和网络广播的兴起给传统的广播带来了机遇,一种颠覆广播手段的可视广播正在起步,它将“视觉元素”融进了声音传播,使广播不再是单一的听觉艺术,“视觉元素”将延伸广播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美国传媒学家施拉姆说过:“传播是多种多样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广播靠声音来传播,音响是广播节目中最具特色的元素,也是广播节目的优势所在,带音响的报道和节目成为了广播“扬独家优势”的有力武器之一。所谓广播音响就是指被报道的事物和人物及其所在环境中发出的声音,善于传情,富有感染力,有着无穷的遐想空间,在当前众多新闻媒体激烈...  相似文献   

17.
广播新闻靠声音传播信息,也靠声音来感染、吸引听众.因此,广播新闻必须在"声响"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广播"声响"的传播优势,让"声响"成为广播新闻的主流,以"声"吸引听众、感染听众,使广播新闻能够"响"彻大地.  相似文献   

18.
去年年底,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推出2002年冬春新版节目表时,不时在播放这样一条广告宣传带,其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把最美的声音奉献给广大听众。那么,什么样的声音是最美的呢?大家知道,广播是以电波为载体,诉诸于受众听觉的媒介。声音是广播与受众进行交流、沟通并产生共鸣的唯一元素。因此,声音的特点也就构成了广播的特点。我们常说要按广播的特点和规律来办广播,其实也就是要按声音的特点和规律来办广播。  相似文献   

19.
变中求存 在媒体变革中,广播独有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也许新媒体的发展可能会导致某些媒体形态的灭亡,但并不意味着某种传播形态的消失,就像纸质媒体可能会被电子媒体所取代,但并不代表着文字传播就会销声匿迹一样,在新技术革命中受到冲击的只是传统广播媒体,而非声音传播形态。只要人类还有对声音传播的需求,广播就有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广播是听觉媒体,它是通过声音向人们传递信息的。从小听着《小喇叭》、《星星火炬》、《小说连播》这些经典广播节目长大的我,至今对广播情有独钟,没想到的是我有幸也成为一名广播人,因为热爱广播,我至今都奔跑在新闻之路上。在新媒体盛行的今天,广播节目依然备受听众喜爱,我认为是广播声音的魅力无法抗拒。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